大紅門“蝶變”科技園 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一期開園
昨天,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一期(西樓)正式開園。 本報記者 劉平攝
本報記者 孫奇茹
首都商務新區建設再落重要一子。昨天,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一期開園,曾是華北最大服裝批發交易中心的“大紅門”正式變身,為(wei) 推動大紅門地區功能重塑、產(chan) 業(ye) 升級和品質提升、推進高精尖產(chan) 業(ye) 向南中軸地區集聚發展按下“加速鍵”。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現代感十足的玻璃幕牆和古銅色的格柵在陽光下交錯呼應,超大的采光中庭從(cong) 一層貫穿七層。你很難想象,這裏曾經是人聲鼎沸、商戶穿梭的服裝商貿城。
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毗鄰南三環,位於(yu) 中軸路和涼水河交會(hui) 處,園區總建築規模19.5萬(wan) 平方米。該項目曾為(wei) 北京乃至華北最大服裝批發交易中心之一的大紅門服裝商貿城,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戰略的指引下,去年10月底徹底騰退關(guan) 停,告別過去的傳(chuan) 統功能和業(ye) 態。
在加速推動區域改造升級的同時,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按照“龍頭引領、產(chan) 業(ye) 先行”的思路推進產(chan) 業(ye) 組織和資源導入。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為(wei) 主導、文化貿易數字貿易和高端科技服務為(wei) 支撐的“一主兩(liang) 翼”產(chan) 業(ye) 定位,目前已引進落地50餘(yu) 家高精尖企業(ye) ,包括國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2家、上市公司子公司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16家。
此次,科技園一期(西樓)率先交付,將為(wei) 落地企業(ye) 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在一層同步亮相的1300平方米數智創新中心,利用數字人、元宇宙等前沿技術全景式展現大紅門和南中軸地區文化底蘊、曆史變遷和未來規劃,將同時作為(wei) 入園企業(ye) 的展示窗口和元宇宙科普教育基地。
西樓還引入了餐飲、銀行、超市、創意直播基地等產(chan) 業(ye) 服務配套,加上園區配置的約500套人才公寓,共同打造辦公、休閑與(yu) 生活的閉環。昔日的大紅門服裝商貿城已蛻變為(wei) 綠色低碳、健康舒適、活力共享、智慧科技的未來科技園區。
打造南中軸城市更新標杆
記者了解到,豐(feng) 台區和中關(guan) 村發展集團發揮政府引導和市屬國企的示範帶動作用,以大紅門服裝商貿城項目為(wei) 先導區,共同建設“空間+投資+服務”於(yu) 一體(ti) 的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共同打造南中軸城市更新示範的新標杆。
豐(feng) 台區委常委、副區長崔旭龍介紹,豐(feng) 台區深入實施豐(feng) 台發展合作夥(huo) 伴計劃,近年來相繼出台“豐(feng) 九條”“獨角獸(shou) 八條”“高新八條”“新開放五條”等扶持政策,在空間載體(ti) 、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上市補貼、高管個(ge) 稅、固定資產(chan) 投資等方麵給予企業(ye) 獎勵和補貼,在支持科技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麵集中發力。2022年,豐(feng) 台區兌(dui) 現政策實際扶持資金約10億(yi) 元。
中關(guan) 村發展集團作為(wei) 北京市整合創新資源的市場化平台,為(wei) 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中關(guan) 村發展總經理助理、中建投公司董事長苗軍(jun) 介紹,園區建立了“空間+投資+服務”的新型運營模式,全周期、一站式、管家式的創新集成服務體(ti) 係正全麵導入南中軸地區,打造具有豐(feng) 台特色的“中關(guan) 村創新社區”。
瞄準數字經濟新高地
開園當天,前景無憂、鴻遊科技、漢捷科技、優(you) 遊AI、中環豐(feng) 清等一批入駐企業(ye) 代表獲頒了開啟園區大門的“金鑰匙”。其中,前景無憂公司是一家專(zhuan) 注新一代電力載波芯片、電源管理芯片及模塊的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公司副總經理李焱告訴記者,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交通便利、配套完善,有突出的地理優(you) 勢、產(chan) 業(ye) 聚集優(you) 勢,入駐園區有利於(yu) 縮小管理和研發半徑,提升公司規模經濟效益。
截至目前,園區共落地企業(ye) 52家,特別是在元宇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集聚了一批代表性企業(ye) ,其中不乏行業(ye) 頭部企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態勢初顯,為(wei) 打造數字經濟新高地奠定了良好的產(chan) 業(ye) 基礎。
據悉,園區二期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推動工程建設和產(chan) 業(ye) 招商蓄客,預計2023年全園開放。
園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未來,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將麵向科技前沿、關(guan) 鍵技術和創新領域全力構建產(chan) 業(ye) 生態,力爭(zheng) 通過3到5年的培育涵養(yang) ,集聚超過150家企業(ye) ,元宇宙、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高精尖產(chan) 業(ye) 占比70%以上,實現年產(chan) 值達到100億(yi)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