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法院為民“一站式”解憂
2022年,全省三級法院共訴前調解糾紛45.95萬(wan) 件,訴前調解在一審民事案件中占比達85.15%,調解成功率超70%……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在每一個(ge) 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yi) ,湖南法院全力推進訴源治理和“一站式”建設工作,探索出一係列可複製、可推廣的湖南模式。
“小”站點有“大”作為(wei)
2021年12月,瀏陽市集裏街道轄區某小區600多名業(ye) 主因不滿房屋麵積誤差大等問題,準備訴至法院。
瀏陽市法院立案庭收到起訴材料後,將糾紛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台委派給集裏街道訴源治理工作站。經過社區、街道、法院協同配合,組織業(ye) 主代表與(yu) 開發商友好協商,最終握手言和。
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2020年,省高院出台《關(guan) 於(yu) 全麵建設訴源治理工作站的實施方案》,在全國首創訴源治理工作站服務網絡,指導各基層法院在糾紛多發區域設立訴源治理工作站1521個(ge) ,安排法官及司法輔助人員2128人,聯係社區(村組)9887個(ge) 。
此外,為(wei) 積極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湖南法院將萬(wan) 人成訟率、“一站式”矛調中心建設等指標納入各市州平安建設考核,將訴源治理納入營商環境及市域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考評體(ti) 係,不斷壓實矛盾糾紛協同治理責任。2020至2022年,湖南萬(wan) 人起訴率持續3年居於(yu) 全國最低位。
解紛就在“家門口”
“如果雙方都同意調解協議的內(nei) 容,請直接在手機上簽字確認。”2022年4月7日,雙牌縣法院江村法庭的金融糾紛鄉(xiang) 村調解工作室內(nei) ,特邀調解員正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台對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進行音視頻調解。
由於(yu) 一方當事人在廣東(dong) 務工,為(wei) 避免來回奔波,雙牌縣法院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台“總對總”端口將該案委派給湖南省金融消費糾紛調解委員會(hui) 永州工作室調解。經調解,最終雙方在線簽署了調解協議。
為(wei) 了讓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一站式”金融糾紛解紛服務,省高院與(yu) 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聯合建立金融消費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機製,不僅(jin) 在全國率先探索成立了13個(ge) 市州工作室,而且將“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工作從(cong) 城市拓展到縣域鄉(xiang) 村,建立起首批36家訴調對接縣域試點工作室。
此外,省高院不斷完善各類多元解紛聯動工作體(ti) 係,與(yu) 20家單位聯合製定10大領域訴調對接工作機製。目前,全省三級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多元解紛區、訴前調解室實現全覆蓋,在線對接調解組織1877個(ge) 、調解員7175人。
聚焦民生“解民憂”
堅決(jue) 鞏固立案登記製改革成果,湖南法院大力推行網上立案、跨域立案,進一步簡化立案手續,拓寬立案渠道。2022年,全省法院共辦理網上立案申請31萬(wan) 件、跨域立案申請5000餘(yu) 件。
為(wei) 滿足人民群眾(zhong) 訴訟服務新需求,省高院出台《關(guan) 於(yu) 在訴訟過程中進一步優(you) 化適老服務的指導意見》,要求全省三級法院堅持“消除障礙、融合共享”的理念,因地製宜設置無障礙設施,為(wei) 特殊群體(ti) 構建起快速綠色通道,以保障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ti) 平等便捷參與(yu) 訴訟活動。
“湖南法院將以更大決(jue) 心、更強力度把‘一站式’建設這項民心工程、民生大事辦實辦好,積極回應人民群眾(zhong) 對更優(you) 質、更高效司法服務的需求,不斷健全‘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ti) 係,持續推出更多司法便民利民舉(ju) 措,提供可選擇、更高效、更經濟的糾紛解決(jue) 方式,切實讓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更高質量的司法服務。”省高院黨(dang) 組書(shu) 記、院長田立文說。(通訊員 陶琛 甘雯雯 記者 楊佳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