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長沙縣2022:星沙智造 步履鏗鏘

發布時間:2023-01-05 16:37:00來源: 人民網-湖南頻道

 

  世界最高泵送紀錄、世界最長混凝土泵車、世界最大上回轉塔式起重機、世界最大旋挖鑽機、國產(chan) 最大直徑盾構機……湖南工業(ye) 看長沙,長沙工業(ye) 看星沙。

  日前,2022全球工程機械50強峰會(hui) 發布了“2022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等榜單,長沙縣、長沙經開區獨占4席,作為(wei) 全省全市先進製造業(ye) 的主戰場,不僅(jin) 多個(ge) 產(chan) 品市場占有率第一,更是創造了多個(ge) 全球之最,不斷向高質量發展攀登的星沙智造,步履鏗鏘。

  做大 以“製”取勝,穩步拓展國際市場

  2022年8月23日,在山河工業(ye) 城,一批鑿岩設備整機及配件發往非洲市場,為(wei) “一帶一路”建設貢獻力量。

  去年上半年,山河智能國際市場實現營業(ye) 收入9.7億(yi) 元,同比增加44.43%,印有SUNWARD商標的產(chan) 品銷往全球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山河智能的蓬勃發展,正是長沙縣、長沙經開區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ye) 高地的生動寫(xie) 照。

  一年來,長沙縣、長沙經開區堅持製造業(ye) 為(wei) 本,一個(ge) 世界級的先進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正在此拔節生長:在“2022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榜單,星沙人熟悉的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鐵建重工,全部榜上有名。

  2021年,長沙縣地區生產(chan) 總值首破2000億(yi) 元,躋身全國縣級GDP總量前十。其中,工程機械產(chan) 業(ye) 貢獻超1600億(yi) 元。

  三一集團挺進福布斯世界500強;三一集團、山河智能、鐵建重工、中聯工起和五新隧裝5家工程機械上市公司齊聚園區,形成“世界級”產(chan) 業(ye) 現象;山河智能不斷探索和推動二手工程機械設備進入國際化市場,在破局發展中搶占先機;鐵建重工下線國產(chan) 最大直徑盾構機,公司排名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營業(ye) 利潤第一……如今,以“製”取勝,越來越多打著“星沙智造”標簽的產(chan) 品揚帆出海,在國際市場中開疆拓土。

  做強 項目為(wei) 王,聚能夯實發展後勁

  無論是做大工業(ye) 經濟總量,還是提升工業(ye) 經濟質量,都離不開項目的支撐。

  2022年,縣區全年共鋪排重大項目293個(ge) ,總投資3132.31億(yi) 元。一年來,長沙縣、長沙經開區緊緊抓住項目建設這個(ge) “牛鼻子”,以大項目、好項目驅動產(chan) 業(ye) 能級提升步伐又穩又快。

  汽車產(chan) 業(ye) 是長沙縣、長沙經開區的首個(ge) 千億(yi) 產(chan) 業(ye) 集群,集聚了上汽大眾(zhong) 、廣汽三菱、三一重卡、北汽福田等整車企業(ye) 及博世長沙、住友橡膠、索恩格等知名汽車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兩(liang) 旺”,日趨完備的產(chan) 業(ye) 鏈和利好政策,讓企業(ye) 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2022年4月,長沙自貿臨(lin) 空區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chan) 業(ye) 園項目開工,項目總投資52億(yi) 元,總用地規模約1000畝(mu) ,主規劃年產(chan) 能30萬(wan) 車付,將打造成為(wei) 新能源汽車配套零部件戰略基地。預計今年底完成一期工程建設,達產(chan) 後預計年產(chan) 值不低於(yu) 50億(yi) 元。

  “春江水暖鴨先知”,比政府更早感受到轉型升級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自然是在市場中打拚的企業(ye) 。

  2022年12月18日,長沙立誠機械有限公司投入1.5億(yi) 元在金井鎮開發建設的智能製造生產(chan) 基地正式建成投產(chan) 。當天,在新廠房內(nei) ,先進的數字化專(zhuan) 業(ye) 生產(chan) 線已經開始加工配套零部件。該項目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投產(chan) ,跑出了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加速度”。

  不僅(jin) 於(yu) 此,伴隨著三一智聯重卡、藍思科技視窗觸控玻璃麵板、山河工業(ye) 城(三期)等製造業(ye) 重點項目完成既定投資任務,長沙縣、長沙經開區正不斷積蓄高質量發展澎湃動能。

  做優(you) 創新不止,用“智造”為(wei) 製造加碼

  2022年3月,世界經濟論壇公布2022年度第一批13家“燈塔工廠”名單,博世汽車部件(長沙)有限公司入選,成為(wei) 湖南本土第一家榮獲“燈塔工廠”稱號的智能製造工廠。

  隨即,三一重工(長沙)充分利用柔性自動化生產(chan) 、人工智能和規模化的IIoT,建立了一個(ge) 數字化柔性的重型設備製造係統。最終實現工廠產(chan) 能擴大123%,生產(chan) 率提高98%,單位製造成本降低了9%,成為(wei) 湖南第二家上榜“燈塔工廠”的企業(ye) 。

  博世、三一邁進智能製造之路與(yu) 長沙縣、長沙經開區向智能製造轉型一脈相承:自動化、信息化,再到智能化、數字化。

  在盯緊高、大、上的同時,也不忽視小、精、尖,形成“大企業(ye) 頂天立地、小企業(ye) 鋪天蓋地”的局麵。目前,長沙縣共有在庫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519家,培育市級以上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215家,其中國家級24家、省級96家、市級95家,數量和質量穩居中西部第一。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全國製造業(ye) 百強縣(市)”榜單顯示,長沙縣位居全國製造業(ye) 百強縣(市)第五位。

  目前,新型“智造”已逐漸成行業(ye) 主流。在長沙縣、長沙經開區,一批批實體(ti) 製造企業(ye) 搭上了智能製造的風口快車。

  2022年,長沙縣、長沙經開區積極推進“5G+工業(ye) 互聯網”標杆項目建設,縣區智能製造試點企業(ye) 達到240家。目前,長沙縣、長沙經開區企業(ye) 培育數量增長到近2萬(wan) 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ye) 40餘(yu) 家、規上工業(ye) 企業(ye) 294家、百億(yi) 企業(ye) 6家、國家級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產(chan) 品8項、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22家、國家智能製造示範標杆23項。加大創新力度、提高科技水平、向產(chan) 品與(yu) 產(chan) 業(ye) 鏈高端轉型升級,已成為(wei) 縣區越來越多產(chan) 業(ye) 和企業(ye) 的共識。

  新征程上,長沙縣、長沙經開區將深全麵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以“五好”園區建設為(wei) 載體(ti) ,以“五大”產(chan) 業(ye) 鏈建設為(wei) 主抓手,深入實施“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ye) 高地三年行動計劃”,率先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ye) 高地,為(wei) 加快建設現代化新湖南貢獻星沙力量。(李丹)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