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新疆民族樂器製作匠人:保護+傳承讓琴聲更悠揚

發布時間:2023-01-05 16:3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烏(wu) 魯木齊1月5日電 題:新疆民族樂(le) 器製作匠人:保護+傳(chuan) 承讓琴聲更悠揚

  作者 戚亞(ya) 平 劉佳樂(le)

  循著悠揚的琴聲,記者4日走進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四十四團永安鎮一家樂(le) 器銷售店,店主吐遜·那買(mai) 提正在為(wei) 新製作的一把獨它爾試音。看見有人走進來,便起身熱情地介紹起他的“寶貝”。

  在以吐遜·那買(mai) 提名字命名的這家店裏,各式各樣的樂(le) 器幾乎占滿一間房,除用於(yu) 演奏的樂(le) 器,還有精致小巧的樂(le) 器擺件。

  “我從(cong) 小受父親(qin) 的熏陶,喜歡民族樂(le) 器。由於(yu) 家庭貧困,一直靠維修家電維持生活。1995年之前,我自學了獨它爾製作手藝,獨立製作樂(le) 器,但不知道樂(le) 器外形如何裝飾。”吐遜·那買(mai) 提說,帶著這個(ge) 難題,1995年3月,他前往喀什古城高台民居風景區,專(zhuan) 門向老藝人學習(xi) 樂(le) 器外形裝飾核心技術。

  吐遜·那買(mai) 提家住四十四團永安鎮三連,年近六旬的他為(wei) 學習(xi) 樂(le) 器製作,至今手上仍留有不少疤痕。20多年過去了,這位雙手布滿老繭、雙鬢斑白的老人,已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民族樂(le) 器製作匠人。

  2019年,四十四團永安鎮在圖木舒克市東(dong) 城區打造民族風情街,便為(wei) 有開店願望的吐遜·那買(mai) 提提供了一間三年免租金的商鋪。

  獨它爾原名都塔爾,2016年12月,新疆製定《維吾爾樂(le) 器分類與(yu) 術語》通用標準,最終確定它的正規名稱為(wei) 獨它爾。

  傳(chuan) 統的獨它爾,外形像個(ge) 長柄的大水瓢,由共鳴箱、琴頭、琴杆、弦軸、琴馬和琴弦等部分組成。多采用經過自然幹燥的桑木、杏木或核桃木製作。

  “獨它爾體(ti) 型略大,有2根線;彈撥爾體(ti) 形有點小,有5根線;薩塔爾有13根線;熱瓦甫一般有5-7根線。每個(ge) 品種樂(le) 器用線數量有差別,彈奏出的聲音也有差別。”談起樂(le) 器,對其“情有獨鍾”的吐遜·那買(mai) 提總是滔滔不絕。

  在吐遜·那買(mai) 提的工作室,除能欣賞到製作精致、花紋精美的樂(le) 器外,還可看到製作樂(le) 器的全過程,並選購自己喜歡的樂(le) 器。

  據悉,這些純手工製作的民族樂(le) 器銷往烏(wu) 魯木齊、阿克蘇、阿瓦提、巴楚等地,附近團場的樂(le) 器愛好者也常來光顧。

  “從(cong) 長輩那裏流傳(chuan) 下來的文化遺產(chan) ,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men) 有責任傳(chuan) 承下去。”這兩(liang) 年,吐遜·那買(mai) 提先後收了兩(liang) 個(ge) 徒弟,他們(men) 一起為(wei) 樂(le) 器製作技藝的傳(chuan) 承努力著。“我會(hui) 傾(qing) 盡全力培養(yang) 更多傳(chuan) 承人。”吐遜·那買(mai) 提說。

  唱著刀郎木卡姆,表演著麥西熱甫,喝著慕薩萊斯……如今,在四十四團永安鎮民族風情街,琴聲和空氣已融為(wei) 一體(ti) ,蕩漾著美妙的音樂(le) 。(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