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春節返鄉期在即 江蘇加強基層醫療機構人員物資保障

發布時間:2023-01-06 09:59:00來源: 新華日報

  最新一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讓全省基層鄉(xiang) 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迎來巨大壓力。連日來,各地基層醫療機構多措並舉(ju) 迎“大考”,醫護人員克服藥品、器械短缺和身體(ti) 不適等因素,全力以赴護佑百姓健康。專(zhuan) 家提醒,隨著春節前返鄉(xiang) 人員增加,預計疫情將再出現一個(ge) 小“高峰”。

  醫護“一人頂幾人用”

  “醫生,我渾身酸痛,腿邁不開,一點力氣都沒有。”“家裏老人昨天開始發燒,今天到現在還沒起來。”……連日來,豐(feng) 縣王溝鎮單樓衛生院門診新冠感染患者紮堆,接診量是平時的三四倍。

  “最近來就診的發熱老人、孩子特別多,我們(men) 7位醫生、9位護士已經連續十多天沒休息。”高郵市周山鎮衛生院也迎來嚴(yan) 峻挑戰,周山鎮衛生院防保所所長晏國春說,最近每天接診量都是平時的4倍以上,藥房53歲的藥師晏家佩因為(wei) 過度勞累,腦梗發作倒在工作崗位,至今還在醫院搶救。

  高郵市周山鎮龍華村有3000多人口,但隻有2名村醫。由於(yu) 才過來上班的助手大半時間被借調,隻有68歲的李萬(wan) 青在勉力支撐:“村裏多數是留守老人和孩子,目前幾乎陽了一大半,每天都要看幾十號病人。”

  李萬(wan) 青介紹,全鄉(xiang) 鎮有7個(ge) 村衛生室、共13名村醫,平均每個(ge) 村不到2名,平均年齡近60歲,人手嚴(yan) 重不足。“沒人願意幹村醫,工作量大、辛苦,待遇不高,一年滿打滿算也隻有5萬(wan) 元左右收入。”

  常州市金壇區方邊村衛生室58歲的村醫王俊祥說,他所在的近4000人口的村子隻有他1名村醫,最近每天都忙得“腳不沾地”。

  人手不夠,基層醫護人員“一人頂幾人用”。“實在忙、實在累!我工作24年來,頭一次遇到這麽(me) 多病人紮堆來看病,基本上一來就是一家子。”單樓衛生院醫生孫緒峰告訴記者,醫院平時每天門診量也就五六十人,現在猛增至200多人,他們(men) 每天除了中午扒幾口飯的工夫,其他時間都在看病人。“幾位同事發著燒還得硬撐,晚上抽空輸點液,第二天照常上班。”

  同樣忙得不可開交的,還有金壇區薛埠鎮中心衛生院內(nei) 科主任李旭。“這段時間日接診量近300人次,科室裏的同事都帶病上崗,吃了退熱藥接著忙,24小時連軸轉!”麵對轄區居民就醫需求明顯提升和醫務人員大幅“減員”的雙重挑戰,李旭表示,他和同事們(men) 再苦再累也得確保發熱門急診正常運行,確保每一個(ge) 人都能看上病。

  除了與(yu) 大家一道參與(yu) 發熱門診、急診工作排班外,李旭作為(wei) 家庭醫生,還必須為(wei) 轄區群眾(zhong) 提供24小時電話谘詢、指導服藥、病情評估和指導轉診服務。“很疲憊,但必須咬牙堅持。特殊時期,患者都在指望著我們(men) !”

  退燒藥指氧儀(yi) 普遍短缺

  部分農(nong) 村醫療機構不僅(jin) 缺醫少護,更缺感冒藥、退燒藥、止咳藥等物資,一些發燒的村民不得不轉到鄉(xiang) 鎮衛生院或縣級醫院就診。

  一位村醫告訴記者,防疫政策調整之前,村衛生室不能接診發熱患者,沒有儲(chu) 備感冒、退燒等藥物,比如布洛芬、連花清瘟膠囊等,現在隻能用其他藥來代替。他擔心,春節將至,屆時大量農(nong) 民工返鄉(xiang) ,人員流動增加,走親(qin) 訪友、婚宴、集市等活動增多,疫情防控形勢嚴(yan) 峻,農(nong) 村醫療將麵臨(lin) 新的挑戰。

  王俊祥告訴記者,前兩(liang) 三周一直缺藥,最近區衛健局才購進一批退燒藥,分發到各村衛生室。“我們(men) 村分到500片布洛芬,發燒來就診的村民每人隻能給開幾片。擔心春節期間發熱人數陡增,所以得省著用。”不過,令他高興(xing) 的是區裏還送來一台指氧儀(yi) ,解了燃眉之急。過去沒指氧儀(yi) ,年紀大的或病情稍重一點的患者就不敢接診了,趕緊讓他們(men) 到鎮衛生院去。“現在有了這個(ge) 小儀(yi) 器,隻有血氧飽和度低於(yu) 95%或心率大於(yu) 100次/分的,我才讓他們(men) 轉院,把寶貴的資源用在刀刃上。”

  據了解,根據國家衛健委相關(guan) 要求,必須將氧飽和度納入對重點人群感染者健康監測內(nei) 容,並按照服務人口總數的1%比例配足指氧儀(yi) ,確保每個(ge)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xiang) 鎮衛生院至少配備20個(ge) 、每個(ge) 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至少配備2個(ge) ,為(wei) 每個(ge) 家庭醫生團隊、養(yang) 老機構、福利機構配備一定數量的指氧儀(yi) 等。

  據了解,由於(yu) 目前指氧儀(yi) 緊缺,蘇北、蘇中一些基層醫院和村衛生室遠達不到上述要求。蘇南狀況略好一些,其中蘇州市吳中區先後投放5800餘(yu) 台指氧儀(yi) ,服務覆蓋範圍超4萬(wan) 人;姑蘇區也為(wei) 110個(ge) 家庭醫生團隊每個(ge) 團隊配備20台指氧儀(yi) 。條件更好的吳江區還為(wei) 青雲(yun) 中心衛生院、黎裏中心衛生院、鬆陵衛生院、同裏衛生院、七都衛生院和廟港衛生院等6家衛生院新配備CT設備。

  專(zhuan) 家下沉迎戰節前“高峰”

  春節將至,外出務工人員及探親(qin) 返鄉(xiang) 人員大量增加,疫情流行高峰與(yu) 返鄉(xiang) 高峰疊加,專(zhuan) 家預計1月中旬疫情將再出現小“高峰”,我省將如何應對?

  據省衛健委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全省各級衛健部門正在密切關(guan) 注基層發熱門診、普通門急診、住院、重症病例、120院前急救等變化情況,特別是對縣級醫院的床位使用情況加強監測預警,並由各縣衛健委負責人任“總院長”,對區域內(nei) 各類醫療資源實行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統一配置、統一管理,實現輕症患者能下得去,重症患者能上得來,急救患者能及時收,需要會(hui) 診的患者有專(zhuan) 家會(hui) 診。同時,加快推進鄉(xiang) 鎮衛生院擴容建設,增加診療區域、輸液區域、氧療區域、病房病區等,並想方設法加強指氧儀(yi) 配備,確保重症早期發現、治療與(yu) 分流。

  我省還加強農(nong) 村區域醫聯體(ti) 的雙向轉診能力的演練,對鄉(xiang) 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醫務人員開展基層救治培訓。“在去年12月中旬以前,我們(men) 其實從(cong) 未真正意義(yi) 上接診過新冠患者,心裏很沒有底。”南京市高淳區漆橋中心衛生院院長馬玉清坦言,人手和床位不足、缺乏必要的救治經驗,成為(wei) 當前困擾很多鄉(xiang) 鎮衛生院的難題。

  而高淳區人民醫院大內(nei) 科主任李小石的到來,讓該衛生院的20多位醫護有了更多信心和底氣。“我們(men) 成立4支專(zhuan) 家團隊,分別定點下沉到高淳區漆橋、東(dong) 壩、淳溪和椏溪4家衛生院。”李小石告訴記者,為(wei) 了讓基層更多醫護人員學習(xi) 、掌握輕型和普通型新冠患者的醫治技術,識別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臨(lin) 床指征,專(zhuan) 家組召集衛生院醫護人員集中進行培訓。據介紹,高淳區發揮醫共體(ti) 牽頭醫院的技術優(you) 勢,由三級醫院製定新冠感染者住院治療實操版臨(lin) 床路徑,在全區組織培訓。同時組建區級醫院的高級專(zhuan) 家組,每個(ge) 專(zhuan) 家帶隊一個(ge) 技術小組,包幹一個(ge) 衛生院,進行臨(lin) 床收治技術指導。

  全省各地全力迎戰可能到來的小“高峰”。徐州市衛健委組建1457支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實現“鎮-街道-村-社區”網格全覆蓋。淮安市清江浦區按照“一員、一警、一醫、一護”標準配備人員,對孕產(chan) 婦、兒(er) 童、獨居老人、殘疾人等身體(ti) 狀況特殊或缺乏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紅、黃色重點人員進行“分類包幹”,每日進行巡診,做到“每天看得到人,聽得見聲音,問得到病情”,動態掌握重點人群健康狀況。

  南通市開通街道(鄉(xiang) 鎮)、社區(村居)、家醫團隊三級詢醫問診24小時熱線電話,1620個(ge) 家庭醫生團隊為(wei) 1894個(ge) 社區(村)建立三級醫院分片包幹責任製、對口支援、對口收治機製,依托10個(ge) 城市醫療集團、12個(ge) 縣域醫共體(ti) ,形成市縣鎮村從(cong) 問診到救治的四級服務網絡,將115個(ge) 基層醫療機構全部納入醫聯體(ti) 建設體(ti) 係,明確轉診聯係人、對接關(guan) 係。

  如東(dong) 縣組建255個(ge) 村居“愛心小分隊”,黨(dang) 員幹部帶頭上一線,調動基層醫生、社區網格員、微網格員、黨(dang) 員誌願者等力量,為(wei) 老年人、殘疾人、孕產(chan) 婦等重點人群開展健康指導、送醫送藥等幫扶工作。如東(dong) 縣栟茶鎮的15個(ge) 村居各設有一個(ge) “愛心小分隊”,從(cong) 2022年12月25日以來,“愛心小分隊”對重點空巢獨居等人群上門探訪、電話聯係的人次分別超過200人次,合計超過400人次。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