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人民觀點)
一方麵要靠內(nei) 循環牽引外循環,塑造我國參與(yu) 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另一方麵要靠外循環促進內(nei) 循環,在參與(yu) 國際循環中提升國內(nei) 大循環效率和水平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堅定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既可穩固和擴大國內(nei) 循環基本盤,又能撬動和帶動國際循環
自強彰顯大國擔當,合作譜寫(xie) 共贏篇章。一輛體(ti) 格碩大、最大牽引組合總重達250噸的大件運輸車在第五屆進博會(hui) 亮相,近日完成留購手續即將交付國內(nei) 買(mai) 家。中老鐵路開通運營滿一年,累計發送旅客850萬(wan) 人次、貨物1120萬(wan) 噸。寶馬集團沈陽裏達工廠已投產(chan) ,諾和諾德在天津第八次增資擴產(chan) ,鬆下集團將冷鏈設備生產(chan) 、銷售等更多業(ye) 務板塊轉移至中國。數據顯示,2022年前11個(ge) 月,我國進出口總值達38.34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8.6%;前10個(ge) 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898.6億(yi) 元,同比增長14.4%。一份份亮眼“成績單”,充分反映了我國推動內(nei) 外循環順暢聯通、與(yu) 世界共享市場機遇的決(jue) 心與(yu) 努力。
國民經濟運行是一個(ge) 周而複始、不斷發展的過程。新發展格局決(jue) 不是封閉的國內(nei) 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一方麵要靠內(nei) 循環牽引外循環,塑造我國參與(yu) 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另一方麵要靠外循環促進內(nei) 循環,在參與(yu) 國際循環中提升國內(nei) 大循環效率和水平。不久前舉(ju) 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強調要堅持係統觀念、守正創新,明確提出“六個(ge) 統籌”,其中之一是“更好統籌國內(nei) 循環和國際循環”,為(wei) 我們(men) 統籌利用好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當前我國經濟恢複的基礎尚不牢固,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必須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國內(nei) 大循環內(nei) 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
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nei) ,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才能在高質量發展中贏得曆史主動。大國經濟的優(you) 勢在於(yu) 內(nei) 部可循環,“國內(nei) 大循環”是國民經濟循環的“主體(ti) ”。我國擁有世界最完整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和潛力最大的內(nei) 需市場,製造業(ye) 規模占全球比重達30%,是全球製造業(ye) 的重要樞紐。這是我們(men) 應對風險挑戰的堅強保障和底氣所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以國內(nei) 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堅定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既可穩固和擴大國內(nei) 循環基本盤,又能撬動和帶動國際循環。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經濟複蘇動力不足,唯有立足自身實際促進形成強大國內(nei) 市場,把國內(nei) 大循環暢通起來,加快補上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短板弱項,保證產(chan) 業(ye) 體(ti) 係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才能夠不懼國際風雲(yun) 變幻,在激發自身增長動能的同時為(wei) 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
更好統籌國內(nei) 循環和國際循環,就要使國內(nei) 循環與(yu) 國際循環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發揮好開放對拓展循環空間的作用,深度參與(yu) 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和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guan) 係,才能與(yu) 外部世界良性互動,推動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要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貿易、投資、人才、技術、能源資源的國際循環都要進一步擴大規模、優(you) 化結構,主動對照相關(guan) 國際規則、規製、管理、標準,深化國內(nei) 相關(guan) 領域改革。展望未來,在我國國民經濟循環中,國際循環部分的比例可能不像以往那樣高,但其絕對規模還會(hui) 持續擴大,在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格局中的地位會(hui) 逐步上升,對國內(nei) 循環質量的提升帶動作用會(hui) 更加凸顯,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會(hui) 持續增大,給各國帶來的發展機遇會(hui) 持續增多。
艱難顯勇毅,磨礪得玉成。我國經濟運行仍麵臨(lin) 不少風險挑戰,但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變。2023年發展有利因素增多,經濟運行有望整體(ti) 好轉。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必勝信心,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好統籌國內(nei) 循環和國際循環,用好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我們(men) 一定能不斷增強生存力、競爭(zheng) 力、發展力、持續力,妥善應對好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推動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06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