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奮鬥,讓綠色底子更紮實(現場評論·一起來想一起來幹?·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大力弘揚“右玉精神”,不斷提升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剛過雁門關(guan) ,塞外的遼闊蒼茫迎麵而來。站在山西省右玉縣鬆濤園的山頂環顧四周,大片的樟子鬆、落葉鬆筆直挺立,充滿生命的力量。地處毛烏(wu) 素沙漠邊緣的右玉,新中國成立之初曾深受黃沙之圍困。幾十年來,幾代右玉人接力造綠,靠著“鋤頭加窩頭、覺悟加義(yi) 務”,成就了如今56%的林木綠化率,將右玉打造成了全國造林綠化先進縣。
前不久,記者來到右玉蹲點采訪,看過去戰沙鬥荒的曆史,看今朝接續奮進的行動,深感這裏的人們(men) 沒有躺在功勞簿上停步不前,而是奮力建設塞上綠洲“新右玉”。右玉縣林業(ye) 局負責同誌說:“我們(men) 緊握接力棒,打好右玉綠化的‘二次戰役’。”當地聚焦植綠、興(xing) 綠、愛綠、護綠等工作,讓綠色品種更豐(feng) 富、綠色底子更紮實,不斷做大做強生態產(chan) 業(ye) 。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wei) 嗬護生態,依托縣鄉(xiang) 村三級“林長製”,建立森林資源巡查、護林員、病蟲害防治三支護林隊伍,與(yu) 網格化預警和林業(ye) 執法相配合,用心守護祖輩們(men) 留下來的“綠色銀行”;為(wei) 守護成果,堅持既擴綠又減汙,近年來累計拒絕近百億(yi) 元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右玉人從(cong) 風沙堵門的經曆中形成了自覺與(yu) 共識:守住綠色底線、擦亮綠化底色,才能築牢生態安全屏障,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
綠化沒有完成時,隻有進行時。目前,右玉已造林160多萬(wan) 畝(mu) ,可供綠化的宜林地所剩無幾。為(wei) 此,右玉更加注重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一邊持續激活既有林地資源潛力,一邊著力改造退化地與(yu) 低效林。未來幾年,右玉規劃了5萬(wan) 畝(mu) 的提質林地,在栽種已久的小葉楊地塊和檸條地塊上間種經濟林,盡可能創造經濟效益。與(yu) 此同時,通過補植補種,完成生態功能退化品種的更新換代。植綠,既要重數量又要重質量。實踐證明,不斷提高綠化的質效,把生態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能夠使綠水青山產(chan) 生巨大效益。
在右玉縣蒼頭河森林公園,有兩(liang) 張照片對比鮮明:一張是幾年前的蒼頭河畔,植被單一、品種老化;一張是經過林草生態綜合治理的流域,夏天時色彩斑斕、十幾種喬(qiao) 灌木搭配得當。從(cong) 綠化到彩化,右玉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兼顧喬(qiao) 灌木、針闊葉、經濟林和生態林,完善樹種搭配、提高栽植水平,讓環境一天天美起來。這啟示我們(men) ,好生態是立體(ti) 、多維度的,在綠化的基礎上,更加係統、科學地提高彩化建設水平,才能有更豐(feng) 富的生態、更美麗(li) 的風景。
生態是寶藏更是財富。沙棘不僅(jin) 能防風固沙,也能結出富含黃酮和維生素的水果,右玉的種植麵積達28萬(wan) 畝(mu) 。此前,沙棘多為(wei) 野生,缺少管護、產(chan) 果量低,加工方式較粗放,產(chan) 業(ye) 附加值不高。為(wei) 提高效益,右玉近兩(liang) 年著力扶持龍頭企業(ye) ,打造產(chan) 業(ye) 品牌,推進沙棘果園標準化種植;同時,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推進沙棘原漿鎖鮮工藝,研發出沙棘籽油、沙棘衝(chong) 劑等可食用產(chan) 品。如今,右玉沙棘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年產(chan) 近萬(wan) 噸,產(chan) 值達2億(yi) 元。小小沙棘果變成生態果、致富果,讓右玉人借綠生財、點綠成金。
右玉縣南山森林公園中,矗立著一座由紅、黃、藍、綠四色“樹”組成的“綠化豐(feng) 碑”雕塑——四色代表四季,彰顯了迎難而上、艱苦奮鬥、久久為(wei) 功、利在長遠的精神。新時代新征程,大力弘揚“右玉精神”,不斷提升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必能在黃土高原上續寫(xie) 新的生態奇跡。
(作者為(wei) 本報山西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09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