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行走的小藥箱”“雲端問診”…… 北京延慶零距離守護村民健康

發布時間:2023-01-13 10:59: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一個(ge) 多月來,北京延慶區針對農(nong) 村地區新冠疫情防控實際,結合區域特點,通過“雲(yun) 端問診”、送疫苗上門、“行走的小藥箱”醫藥下鄉(xiang) 等多種形式為(wei) 當地村民提供個(ge) 性化醫療服務,盡最大努力零距離守護人民群眾(zhong) 的身心健康。

  “雲(yun) 端問診”解村民燃眉之急

  2022年12月16日上午,張山營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誌願者接到一通尋求用藥指導的熱線電話,求助者自述正處於(yu) 哺乳期,上午開始有些發燒,想要谘詢哺乳期用藥問題。誌願者耐心詢問其家中備藥情況,了解藥物過敏史,給予用藥建議,並叮囑其做好個(ge) 人防護。當天下午,這位求助人員退燒後,特意打來電話表示感謝。誌願服務人員用24小時熱線連通群眾(zhong) ,撫慰了一顆顆焦慮的心。

  自疫情防控工作重心轉到醫療救治上以來,延慶區新時代文明實踐誌願服務總隊充分整合係統內(nei) 醫療資源,結合百姓就醫需求,開展醫療誌願服務,推出線上健康指導誌願服務新模式。誌願者按所屬單位劃分,通過微信群、公示欄等渠道公布線上谘詢熱線及家醫服務專(zhuan) 線,為(wei) 百姓提供24小時線上就醫谘詢、健康指導、用藥指導、心理疏導等服務,截至目前,累計接聽谘詢熱線3695次,讓大家獲得更便捷、更及時的防疫指導。

  延慶區衛健委作為(wei) 區新時代文明實踐誌願服務總隊醫療健身誌願服務隊,與(yu) 屬地鄉(xiang) 鎮街道、村(居)委會(hui) 主動對接,建立溝通互聯機製,組織誌願服務人員加入村(居)民微信群,深入了解百姓需求,在線答疑解惑的同時,為(wei) 居家人員、行動不便老年人等群體(ti) 提供巡診送醫送藥服務,截至目前累計服務600餘(yu) 人次,盡量滿足群眾(zhong) 就醫需求。

  沈家營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布了家庭醫生團隊電話,為(wei) 轄區居民提供健康服務。2022年12月9日,沈家營鎮北梁村的孫大爺撥打了家醫團隊的電話,自述患有高血壓病,控壓藥已經吃完,但由於(yu) 處於(yu) 居家自我隔離階段,不方便外出開藥。了解情況後,工作人員立即聯係北梁村衛生健康員,上門拿取孫大爺的醫保卡,代其開藥,解決(jue) 了孫大爺的燃眉之急。

  打通鄉(xiang) 村老年人疫苗接種“最後一公裏”

  老年人是新冠病毒易感人群中最脆弱的群體(ti) 之一,積極接種新冠疫苗能有效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近日,張山營鎮持續加快推進老年人疫苗接種工作,築牢農(nong) 村地區免疫屏障,為(wei) 老年群體(ti) 送健康、送安心。截至目前全鎮60歲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種6145人,接種率達93.19%。

  通過提前入戶調查、召開動員會(hui) 、數據比對等方式,張山營鎮精準摸排未接種人員信息,統計各村需要進行疫苗接種的老人名單,分工作組聯係張山營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門為(wei) 老人提供疫苗接種服務,對有意願接種、符合接種條件的老人實現應接盡接。

  1月4日,張山營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務人員繼續入村入戶,為(wei) 老人接種疫苗。在黃柏寺村唐大爺家中,醫務人員細心核對老人的疫苗接種信息、確認老人身體(ti) 狀況、指導家屬填寫(xie) 知情同意書(shu) ,並為(wei) 他們(men) 答疑解惑。“您今天該接種第二針了,咱們(men) 打右臂。”老人聽力有些弱,醫務人員特意提高嗓門與(yu) 他溝通,接種完成後,還不忘叮囑家屬各種注意事項,“這幾天要注意保暖、多休息、合理飲食,胳膊不要沾水,留意觀察疫苗接種後的反應。”囑咐完後,又朝著下一戶接種老人家中趕去。

  “我們(men) 呼籲符合條件的老人應接盡接,構建免疫屏障。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通風、保持社交距離,做好這些能有效切斷新冠病毒的傳(chuan) 播途徑。”張山營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保健科主任宋慧智說。據了解,張山營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目前提供鼻噴式和注射式兩(liang) 種疫苗接種方式,居民每周一、周三下午無需預約,便可自行前往進行接種。

  “行走的小藥箱”零距離守護山區百姓健康

  “醫生,我最近乏力,您幫我看看是什麽(me) 問題?”......連日來,在延慶區千家店鎮,“千家健”誌願服務隊的誌願者穿梭在各個(ge) 村子裏,為(wei) 村民問診答疑。

  據了解,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千家店鎮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各實踐站共同組建了27支誌願服務隊,參與(yu) 服務的誌願者有600多人。其中創新成立了“千家健”誌願服務隊,並發起“行走的小藥箱”項目,為(wei) 村民提供巡診、送藥上門等服務。當下,根據最新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千家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向前一步,主動服務,組織誌願服務隊將“行走的小藥箱”改版升級,實現院前分流,減少院內(nei) 聚集,為(wei) 山區群眾(zhong) 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駕護航。

  為(wei) 減少百姓等候時間,降低疫情傳(chuan) 播風險,千家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谘詢北京中醫醫院專(zhuan) 家,調配中藥預防新冠方劑。2022年12月17日,中心工作人員連夜配製預防新冠方劑,通過“行走的小藥箱”送醫送藥誌願服務活動送至轄區百姓手中。“大夫,聽說咱們(men) 醫院有預防新冠的中藥,我們(men) 早早就來排隊了。”“大夫,你們(men) 來得太及時了。”一句句樸素的話語,深刻詮釋了誌願服務的意義(yi) 。

  “您有頸椎病,平時要注意保暖。”“大娘,您的血糖太高了,一定要到醫院規範化治療。”……當“行走的小藥箱”巡診小組來到大石窯村時,原本安靜的村委會(hui) 變得熱鬧起來。

  為(wei) 做好此次入村巡診工作,醫護人員結合百姓購藥需求及日常門診用藥進行分析,配備了日常用藥和慢性病用藥,既能滿足村民的購藥需求,也減少了患有基礎病的老年人到院就診時,造成交叉感染的風險。麵對老人們(men) 提出的各種問題,醫護人員耐心地講解,直到最後一位看病的村民滿意而歸,巡診工作才結束。

  “感謝醫生們(men) 來我們(men) 村,讓我們(men) 在村裏就能看病,真是太好了!”大石窯村87歲的王大娘道出了自己的心聲。

  千家店鎮位於(yu) 延慶深山區,由於(yu) 路途遙遠,給老年人出行就醫帶來了不便。 為(wei) 解決(jue) 老年人遠途看病問題,“行走的小藥箱”巡診小組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建立了微信群,做到小病不出門。針對有特殊症狀的疾病,通過患者描述,群裏的醫護人員會(hui) 給予可疑性診斷,建議盡快就醫,做到大病提前知。

  “我們(men) ‘行走的小藥箱’堅持下鄉(xiang) 巡診送醫送藥服務,用實際行動解決(jue) 群眾(zhong) 看病就醫難題、優(you) 化醫療服務體(ti) 驗,有效保障群眾(zhong) 醫療健康服務需求。”千家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dang) 建辦主任高菲說。

  據了解,自2022年12月12日起,“行走的小藥箱”將原本每月15日—18日定期巡診4個(ge) 行政村,改為(wei) 對全鎮19個(ge) 行政村進行巡診。

  “行走的小藥箱”把便捷的醫療服務送到群眾(zhong) 身邊。下一步,千家店鎮將持續深挖地區誌願服務資源,完善機製、建強隊伍、樹立品牌,把更貼心的誌願服務送到百姓身邊。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