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做好能源保供 確保溫暖過冬(權威發布)

發布時間:2023-01-16 10:4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2022年以來,國際能源市場供需形勢嚴(yan) 峻複雜、能源供應持續緊張、價(jia) 格大幅波動,我國能源保供壓力明顯增加。當前全國能源生產(chan) 保供的總體(ti) 情況如何?新一輪冷空氣來襲,加之春節臨(lin) 近,確保群眾(zhong) 溫暖過冬將采取哪些舉(ju) 措?1月13日,國新辦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有關(guan) 情況。

  能源供需平穩有序,天然氣資源有保障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入冬以來的曆次寒潮天氣均得到較好應對,全國能源供需總體(ti) 平穩有序。”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介紹。

  看生產(chan) ,煤炭先進產(chan) 能明顯增加,供暖季煤炭日產(chan) 量穩定在1200萬(wan) 噸以上;油氣增產(chan) 潛力充分挖掘,我國原油產(chan) 能、天然氣產(chan) 能分別提升至每年2億(yi) 噸以上、2200億(yi) 立方米以上;電力供給能力穩步提高,2022年各類發電裝機增加2億(yi) 千瓦以上。

  看儲(chu) 備,我國天然氣儲(chu) 備能力超過320億(yi) 立方米,入冬前實現應儲(chu) 盡儲(chu) ,目前剩餘(yu) 可動用儲(chu) 氣量200億(yi) 立方米。煤炭儲(chu) 備能力建設大幅提升,政府可調度煤炭儲(chu) 備5000萬(wan) 噸,全國統調電廠存煤保持在1.75億(yi) 噸高位,可用天數達到22天。

  “我國能源安全穩定可靠供應之所以有保障,主要體(ti) 現在‘五個(ge) 有’:即增產(chan) 增供有空間、外購資源有長協、重要品種有儲(chu) 備、穩定價(jia) 格有政策、應急保供有機製。”連維良說,我國統籌做好煤炭、天然氣、電力、成品油等各種能源品種的互濟互保,能源頂峰保供能力穩步提升;需求側(ce) 負荷管理預案進一步完善,堅決(jue) 做到非極端情形不限電、不限氣,極端情況下限電不拉閘、限氣不關(guan) 閥,牢牢守好民生用能底線。

  近期個(ge) 別地區出現居民天然氣限購、斷供情況。連維良回應,監測到該問題後,已立即責成地方政府采取措施,予以糾正,“這一問題暴露出一些地方和企業(ye) 對民生用能保供穩價(jia) 措施沒有落實到位。我們(men) 將進一步壓實能源保供屬地責任,對民生用能不折不扣地落實保供穩價(jia) 措施。”

  連維良介紹,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現城燃企業(ye) 限購停供天然氣問題,客觀上是因為(wei) 在國際天然氣價(jia) 格大幅上漲情況下,一些企業(ye) 市場化購氣成本過高,而且短期內(nei) 難以有效疏導,出現了階段性經營困難。對這些問題必須遠近兼顧、標本兼治,通過深化改革加以解決(jue) ,當前要“一企一策”幫助企業(ye) 紓困,同時企業(ye) 也要擔負起能源保供的主體(ti) 責任,涉及民生用能,絕對不能限購停供。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men) 在采暖季之前組織簽訂的天然氣中長期合同量超出了各地預計需求,進入采暖季以來,實際消費量低於(yu) 預期。從(cong) 全局看,現在天然氣資源總量是有保障的。”連維良說。

  清潔能源大顯身手,核能供暖成為(wei) 亮點

  煤炭、油氣之外,風電、光伏、核能等清潔能源同樣在保供工作中大顯身手。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介紹,2022年我國風電、光伏新增裝機1.2億(yi) 千瓦以上,累計裝機超過7億(yi) 千瓦,帶動可再生能源裝機超過12億(yi) 千瓦。隨著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不斷擴大,它們(men) 在能源保供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根據電網公司調度數據,2022年全國大部分地區風電、光伏發電平均出力約占平均用電負荷的15%左右,最高可達40%。2022年迎峰度夏期間,江蘇、山東(dong) 、浙江等光伏發電裝機大省午間用電高峰,光伏平均出力係數達到0.5,有力支撐了能源安全供應。

  這個(ge) 供暖季,核能供暖同樣成為(wei) 亮點。目前我國在運核電機組53台、裝機5557萬(wan) 千瓦,發電量占比接近5%;已經核準在建的28台、裝機3272萬(wan) 千瓦,正在穩步建設中。

  “核能供暖在核電廠發電的同時抽取部分蒸汽作為(wei) 熱源,通過換熱站進行多級換熱,最終經市政供熱管網輸送到用戶。用戶與(yu) 核電機組之間采取多重屏蔽隔離,隻有能量傳(chuan) 遞,沒有介質接觸,是一種安全可靠的城市集中供暖方式。”章建華說,目前山東(dong) 海陽、浙江秦山核能供暖後續工程正在建設,向更遠距離、更大範圍進行供暖。國家能源局積極支持核能供暖發展,將組織做好在運核能供暖項目經驗總結,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推廣應用。

  重點做到四“保”,積極應對冷空氣過程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張祖強介紹,入冬以來,全國氣溫總體(ti) 接近常年略偏低。冷空氣活動會(hui) 從(cong) 供需兩(liang) 方麵對能源保供造成影響:一方麵,低溫降溫會(hui) 導致居民對供暖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麵,雨雪天氣會(hui) 給供電設施以及供電原材料運輸等帶來不利影響。

  春節期間,北方以晴到多雲(yun) 天氣為(wei) 主,南方陰雨天氣相對多一些。目前預計有3場冷空氣影響我國,第一場是1月11日至15日全國大範圍雨雪天氣,預計15日至16日結束;第二場是19日至20日,影響我國北方地區;第三場是23日前後,影響我國中東(dong) 部大部地區。“氣象部門將加強監測預報預警,為(wei) 老百姓過一個(ge) 安全祥和的春節做好氣象保障服務。”張祖強說。

  連維良分析,根據往年經驗,春節前後的能源總需求將有所下降,滿足因降溫增加的采暖需求有可靠的資源保障。即使極端情況下,出現超預期的居民用能需要,可以啟動壓非保民預案,確保民生用能不受影響。

  但是,麵對冷空氣過程也不能掉以輕心,要堅持底線思維、積極應對,重點做到四個(ge) “保”:一是保正常生產(chan) 。針對雨雪可能導致的停產(chan) 減產(chan) ,指導能源企業(ye) 提前製定預案,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爭(zheng) 取產(chan) 量不減或少減。二是保正常運輸。主要是指導北方地區的發電供熱企業(ye) 、港口做好凍煤卸車工作,確保煤炭運輸大通道和關(guan) 鍵樞紐暢通。三是保頂峰出力。加強統籌調度,增加高峰期的頂峰資源供應,確保極端降溫情況下的增量民生用能需求。四是保個(ge) 案快速解決(jue) 。加強對個(ge) 案問題的監測預警,及時發現苗頭性、傾(qing) 向性問題,及時協調解決(jue) 個(ge) 案問題。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14日 02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