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看湖南】澧縣持續改善人居環境
“以前我們(men) 村的環境不太好,灌溉莊稼的涔河支渠裏堆了好多垃圾。如今村裏建了幸福屋場,有了文化活動中心,還配備了不少健身器材,村民滿意得很。”這幾天,在湖南省常德市澧縣碼頭鋪鎮紅岩村,保潔員皮青鬆和朋友分享起當地人居環境的變化。
紅岩村的變化是澧縣農(nong) 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澧縣把人居環境整治擺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突出位置,大力推進村莊清潔、農(nong) 村改廁、打造幸福屋場三大專(zhuan) 項行動。縣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指揮部定期部署,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實行全域推進、全麵考核,每個(ge) 月對19個(ge) 鎮街251個(ge) 村進行檢查,檢查結果及時交辦,限期整改,兌(dui) 現獎懲,不斷激發鄉(xiang) 村振興(xing) 活力。
不僅(jin) 如此,澧縣還借鑒城區的網格化治理模式,探索建立“村黨(dang) 支部委員+衛生網格+無職黨(dang) 員+農(nong) 戶”機製。村幹部兼任網格長,無職黨(dang) 員帶頭踐行垃圾“不落地”、農(nong) 作物秸稈不焚燒,源頭減量、分類減量,不斷提高村民參與(yu) 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
去年年初,金羅鎮魯家衝(chong) 村6名村黨(dang) 支部委員兼任6個(ge) 網格長,112名無職黨(dang) 員聯係900多個(ge) 農(nong) 戶,村裏的衛生環境大幅改善,連續多月的考評均位居全縣前列,還被評為(wei) 常德市2022年二季度農(nong) 村人居環境“五佳村”。“網格長每天在村裏巡邏,線上通報網格的衛生狀況,指出存在的問題。通過精細化的網格治理,衛生環境越來越好了。”金羅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陳林說。
去年,澧縣財政還安排近1億(yi) 元專(zhuan) 項資金,用於(yu) 農(nong) 村改廁、垃圾分類減量示範及鎮村考核獎勵,加大人居環境專(zhuan) 項行動的保障力度。截至目前,澧縣共清理農(nong) 村衛生死角6800餘(yu) 處,清理溝渠986公裏、堰塘400餘(yu) 口,新(改)建農(nong) 村戶廁8533個(ge) 、農(nong) 村公廁57個(ge) ,23個(ge) 新建成的農(nong) 村汙水處理廠已投入運行。如今,幸福屋場、美麗(li) 庭院點綴著鄉(xiang) 村美景,一處美向處處美全域拓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宜居催生宜業(ye) 的長足發展。隨著農(nong) 村“顏值”不斷提升,越來越多在外務工的村民選擇回村投資興(xing) 業(ye) 。小渡口鎮夾堤口村青年王鈳2021年辭去在外地的工作,返鄉(xiang) 流轉了310畝(mu) 耕地種植優(you) 質稻,每年純收入達23萬(wan) 元。據統計,近兩(liang) 年來,澧縣類似王鈳這樣的返鄉(xiang) 創業(ye) 人員發展高效產(chan) 業(ye) 1.6萬(wan) 畝(mu) ,成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力量之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