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徐工集團構建全價值產業鏈 加強研發加快發展

發布時間:2023-01-18 15:2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

  徐工集團構建全價(jia) 值產(chan) 業(ye) 鏈——

  加強研發 加快發展(新時代新征程新偉(wei) 業(ye) )

  這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ye) 史上的最佳成績——2022全球工程機械50強榜單近期揭曉,徐工集團名列第三。

  走進徐工集團,在公司最醒目的位置,立著一台XCA220型全地麵起重機。

  2017年12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徐工集團重型機械有限公司時,饒有興(xing) 致地登上公司完全自主研發的XCA220型全地麵輪式起重機駕駛室。總書(shu) 記強調,裝備製造業(ye) 是製造業(ye) 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努力占領世界製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wei) 現代裝備製造業(ye) 大國。

  “親(qin) 切的關(guan) 懷,殷殷的囑托,堅定了徐工集團廣大幹部職工錨定更高目標、追求科技自立自強的信念。5年來,我們(men) 創新再創新,攀登再攀登,向著世界一流企業(ye) 進發。”徐工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楊東(dong) 升說。

  鏈上攻關(guan) ,重要零部件自主可控

  在徐工集團下屬阿馬凱液壓技術有限公司,一枚藍色外殼的閥塊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操作員李同同摁下啟動鍵,工作台順時針轉動起來,機床上方的刀具輪流打磨閥芯孔。

  “液壓係統相當於(yu) 起重機的心髒,決(jue) 定著起吊的高度與(yu) 重量。這是液壓閥上的關(guan) 鍵零部件電磁閥,整個(ge) 製造過程叫作珩磨。”阿馬凱公司工藝技術部副部長王宗勇說,別看電磁閥個(ge) 頭不大,卻控製著起重機“長胳膊”的內(nei) 外伸縮,及所吊重物上下升降。

  2020年前,受製於(yu) 加工精度,高端電磁閥隻能從(cong) 國外進口。為(wei) 了攻克技術難題,徐工集團打通內(nei) 部研發資源,立誌為(wei) 液壓閥生產(chan) 打造一把“尖刀”。

  “通過理論模型計算,我們(men) 發現一次加工需要有5把刀,有的負責粗加工,有的負責細加工,還有的負責拋光、精修,最後的誤差才能不超過1微米。”王宗勇說。

  理論設想走通了,如何能將珩磨的機床做出來?徐工決(jue) 定沿著產(chan) 業(ye) 鏈找助力。

  “太難了。”這是首次接到任務時,合作公司工程師孫亞(ya) 剛的感受。要將5把大刀集成到一個(ge) 多工位的加工中心,加工體(ti) 量如此小而輕的閥塊,主軸、座架、工位都要既精準又穩定。

  為(wei) 了解決(jue) 難題,孫亞(ya) 剛找來了產(chan) 業(ye) 鏈上遊的主軸、電機、麵板等企業(ye) 一起研發。“整機打造出來後,我們(men) 又與(yu) 徐工集團進行反複測試、調整,直到實現理想精度。”孫亞(ya) 剛介紹,作為(wei) 一家業(ye) 內(nei) 普通企業(ye) ,經此一“戰”,逐漸成為(wei) 細分市場的“龍頭”,對下遊企業(ye) 也有了“帶隊”能力。

  將電磁閥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徐工的全地麵起重機連創佳績。從(cong) 220噸到1200噸,再到1800噸、2600噸,一次次刷新全球全地麵起重機的起重重量紀錄。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guan) 工程。近年來,徐工集團發揮鏈主作用,帶領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先後攻克高端全自動變速箱、高速高機動轉向驅動橋、超大扭矩行走減速機等23項傳(chuan) 動係統關(guan) 鍵技術,新開發液壓閥、油缸產(chan) 品30餘(yu) 類,獲得授權專(zhuan) 利243項。

  “最近,徐工集團召集了國內(nei) 20多家行業(ye) 頭部企業(ye) ,一起製定工程機械液壓缸用精密無縫鋼管的國家標準。以標準促發展,帶動全產(chan) 業(ye) 一起強起來。”楊東(dong) 升說。

  數字再造,智能化貫穿全周期

  正值冬季,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江達縣玉龍銅礦采礦場,一台XE690DK挖掘機遇到了麻煩。

  此時,2700公裏外的徐州,徐工挖掘機械有限公司智慧服務管理平台上,該挖掘機所在位置也彈出提醒:轉速低於(yu) 設定值。

  “這是自動預警。”仔細分析,公司服務管理部部長顧海瑞認為(wei) ,挖掘機可能有“高原反應”,動力輸出不足。

  顧海瑞立即派出工單,就近轉給昌都市的一家服務網點。不到15分鍾,網點響應,派出“醫生”給挖掘機“看病開藥”。然而兩(liang) 小時後,前方卻傳(chuan) 來消息:由於(yu) 礦區封閉管控,趕到的“醫生”短時間內(nei) 無法進入現場。這可怎麽(me) 辦?

  工單再次轉回總部,顧海瑞決(jue) 定“遠程會(hui) 診”。他請來技術中心的專(zhuan) 家,為(wei) 這台挖掘機重新編寫(xie) 代碼,刷新電控程序。“相當於(yu) 給它打了一劑‘強心針’,增加進氣量,提升挖掘機的工作能力。”顧海瑞不斷查看最新數據:5分鍾後,發動機轉速逐步恢複到了1500轉/分,自動預警也成功解除。

  千裏維修,秘密就藏在每台挖掘機駕駛室的“小黑匣”中。它叫“漢雲(yun) 智能終端”,利用北鬥定位係統和5G網絡,將實時采集的設備位置、轉速、能耗、壓力等工業(ye) 數據傳(chuan) 送到徐州總部的管理人員手中。

  “實現這一切的數字化底座,是徐工漢雲(yun) 5G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徐工漢雲(yun) 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黃凱介紹,底座上鏈接著“徐工造”的135萬(wan) 台設備,通過大數據采集分析,進行“設備畫像”、生成“體(ti) 檢報告”,研發出麵向管理端的“遠程智慧平台”和麵向客戶端的“徐工e修”等應用界麵2萬(wan) 餘(yu) 個(ge) 。

  這些數據的采集,從(cong) 挖掘機還是一個(ge) 個(ge) 零部件的時候就開始了,智慧化貫穿了設備的全生命周期。

  在徐工挖掘機械有限公司,最快8分鍾就有一台挖掘機下線,奔向全國各地。在此過程中,焊接、加工、塗裝、裝配均實現了智能製造,實現了生產(chan) 效率的翻倍。

  以焊花飛濺的三號智能車間為(wei) 例,機器人焊接完成的每個(ge) 動臂部件,身上都有“身份識別碼”,它從(cong) 哪裏來、要到哪裏去,都記錄得清清楚楚。

  “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是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要求。智能化是工程機械的未來,而數字化則是基礎。”黃凱說,下一步,徐工將向更多成員開放徐工漢雲(yun) 5G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開發出更多互動性強、嵌入性多、內(nei) 容豐(feng) 富有趣的機械設備“朋友圈”界麵功能,進一步擴大工業(ye) 互聯網的受益麵。

  全鏈出海,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走向世界

  2022年12月的一個(ge) 晚上,徐工進出口公司的員工餐廳裏,不少加完班的員工一邊吃著夜宵,一邊收看卡塔爾世界杯直播。

  今年35歲的張兆鬆正看得入迷。“我看球,更看足球場,我們(men) 有660多台設備參與(yu) 全部8座體(ti) 育場館的建設。”身為(wei) 徐工駐卡塔爾相關(guan) 負責人,張兆鬆如數家珍:僅(jin) 盧塞爾體(ti) 育場,就有起重機、挖掘機、裝載機等10餘(yu) 類330多台設備參與(yu) 建設。

  2018年,卡塔爾麵向全球招標工程機械設備。“那是真正的打擂台,直接現場測試。以挖掘機為(wei) 例,比拚的是用破碎錘擊碎岩石。連續‘破碎’兩(liang) 周後,隻剩徐工和另一家企業(ye) 入圍。”在現場見證這一幕的張兆鬆坦言,這是徐工與(yu) 卡塔爾的第一次大規模合作,客戶當即簽下了1億(yi) 美元的大單,世界杯舉(ju) 辦後還有望再次合作。

  “這次的勝利並非偶然,我們(men) 早已做了萬(wan) 全的準備。”徐工機械副總裁、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劉建森道出了獲勝秘籍:針對中東(dong) 地區高溫、幹熱、多風沙的特點,所有產(chan) 品提前安裝兩(liang) 層濾清器、使用大功率的空調。

  徐工的產(chan) 品走出去了,產(chan) 業(ye) 也逐步走出去。

  在巴西,徐工直接投資建設徐工巴西產(chan) 業(ye) 基地。目前,這裏的工程機械年產(chan) 量達6000台,比2021年翻了一番,還直接帶動了下遊電纜公司、駕駛室建造公司的入駐。

  “2023年,產(chan) 業(ye) 基地有望實現量產(chan) 8000台。我們(men) 將立足南美市場,開拓北美市場。”徐工巴西製造負責人李寒光說。

  “國際市場是檢驗企業(ye) 競爭(zheng) 力的最佳校驗場。”楊東(dong) 升說,“從(cong) 賣產(chan) 品到賣品牌,從(cong) 單一營銷鏈到全價(jia) 值產(chan) 業(ye) 鏈,徐工希望帶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一起勇闖國際市場,共同成長。”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