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多措並舉保障“糧袋子”
原標題:達州多措並舉(ju) 保障“糧袋子”
“我去年流轉了君塘鎮土地1000餘(yu) 畝(mu) ,種植水稻、大豆。水稻平均畝(mu) 產(chan) 765公斤,比2021年增加63公斤,獲得大豐(feng) 收。”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的海平種植家庭農(nong) 場內(nei) ,農(nong) 場主桂剛說,“我對今年的產(chan) 量信心滿滿。”
近年來,達州糧食產(chan) 量持續穩定增長,此前已連續9年穩居全省第一。2022年全市實現糧食播種麵積864.2萬(wan) 畝(mu) 、總產(chan) 319.6萬(wan) 噸,成功實現全省糧食產(chan) 量“十連冠”。
糧食豐(feng) 產(chan) 穩產(chan) 離不開科技支撐。達州市認真落實“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全市農(nong) 業(ye) 科技水平、機械化水平取得長足發展。截至2022年底,累計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428萬(wan) 畝(mu) ,整治撂荒耕地37.16萬(wan) 畝(mu) ;2022年全市農(nong) 機總動力達291.62萬(wan) 千瓦,水稻機收率達93%,主要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64.36%。“通過規模化、機械化、科技化發展及標準化管理,水稻的產(chan) 量、效益每年都跨上一個(ge) 新台階。”開江縣天成農(nong) 機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蔣先明說。
同時,達州市建立院士工作站,開展水稻製種和再生稻推廣集中攻堅,完成雜交水稻製種麵積2.5萬(wan) 畝(mu) 。建成市級國家農(nong) 作物種子檢測區域分中心,大竹縣雜交水稻製種成功躋身國家級種子生產(chan) 基地。2022年全市推廣國標三級以上優(you) 質稻224.48萬(wan) 畝(mu) ,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
“充分調動種糧主體(ti) 積極性,也是達州市糧食產(chan) 量多年穩居全省第一的重要舉(ju) 措之一。”達州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總農(nong) 藝師鮮文介紹,達州在惠農(nong) 補貼政策上嚴(yan) 格執行“誰種植誰受益”,在財政資金使用上重點扶持糧食規模經營主體(ti) 。
此外,達州市財政部門在支持糧食生產(chan) 上持續加力,全麵落實耕地地力保護、稻穀目標價(jia) 格、實際種糧農(nong) 民一次性補貼等惠農(nong) 政策補貼,市本級財政安排2000萬(wan) 元獎勵對糧食生產(chan) 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ge) 人,激發農(nong) 戶多種糧、種好糧的積極性。
2022年8月,達州遭遇極端高溫幹旱天氣,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幹部和2000餘(yu) 名農(nong) 技人員深入下沉種糧一線,指導、幫扶農(nong) 戶抗旱保苗,抗旱搶墒、搶收減損。據統計,全市共搶修各類提灌設施518處,調動抽水機械5200台套,運水車682台,組織農(nong) 戶挑水等抗旱保苗麵積達到156萬(wan) 畝(mu) ,將旱情影響降到最小。
“2023年小春全市糧油播種麵積計劃達到371萬(wan) 畝(mu) ,進一步夯實糧油生產(chan) ‘壓艙石’。”達州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盧玲寧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