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經典話劇《茶館》在首都劇場再度上演

發布時間:2023-02-03 16:34:00來源: 北京日報

  昨晚,北京人藝看家大戲《茶館》在首都劇場開啟新一輪演出,“老裕泰”茶館在兔年新春再度呈現座無虛席的熱鬧盛況。在開年大戲《正紅旗下》圓滿完成首輪演出後,同樣出自老舍之手的《茶館》緊接著上演,不僅(jin) 讓節後的演出市場再度升溫,也讓觀眾(zhong) 再次體(ti) 會(hui) 到人藝經典的舞台號召力。

  演出陣容超強

  以庚子事變為(wei) 敘事核心,話劇《正紅旗下》將晚清的京城圖景進行了一次翔實的舞台呈現,而《茶館》則以同一時期的戊戌變法為(wei) 開端,對清末至民國年間的京城眾(zhong) 生進行了一次跨越數十年的描摹。“在《正紅旗下》後,接著看《茶館》,相信這樣的安排會(hui) 給觀眾(zhong) 一份驚喜。”北京人藝院長馮(feng) 遠征表示。

  作為(wei) 中國話劇舞台上裏程碑式的作品,《茶館》的經典地位毋庸置疑。老舍先生的劇本,焦菊隱、夏淳作為(wei) 導演的創造,林兆華、楊立新擔任複排藝術指導的繼承,一代代表演藝術家對角色的塑造,共同成就了這部舞台經典。幾十年來,《茶館》在北京人藝的舞台上,如同一種精神,被堅守和傳(chuan) 承;也如同一種儀(yi) 式,伴隨一代代觀眾(zhong) 和演員,連接起舞台上下。

  經過了去年《茶館》院慶紀念場的演出,線上線下觀眾(zhong) 共同見證了這部作品的演出盛況。今年歸來,這一輪演出仍聚集了包括梁冠華、濮存昕、楊立新、何冰、吳剛、馮(feng) 遠征等在內(nei) 的超強陣容,對觀眾(zhong) 而言,無疑又是一次觀看人藝舞台中堅力量集體(ti) 表演的戲劇盛宴。剛一開票,九場演出票就全部“秒空”,足見這部經典在觀眾(zhong) 心目中始終不變的吸引力。

  打磨從(cong) 未停止

  本輪演出的排練首日正值春節,排練廳裏一片節日團聚的氣氛,大家互相拜個(ge) 年,道幾句家常話,將生活氣息從(cong) 台下延續到台上。二十餘(yu) 年的舞台沉澱,讓這些角色在這代演員身上生長,而幾十年的舞台配合,也讓他們(men) 之間形成了不用言說的默契,正是這種默契,讓舞台群像塑造得絲(si) 絲(si) 入扣。

  此輪首演開啟了《茶館》第726場的演出。但作為(wei) 經典,這部作品依舊沒有停止打磨。無論是演員對角色背景的不斷豐(feng) 富,還是新演員進入劇組後,新老演員間的再次融合,都讓這部作品的排練和演出再次碰撞出新的火花。

  大幕拉開,觀眾(zhong) 首先看到的是茶館中生動鮮活的一片景象。為(wei) 了演好這被曹禺先生譽為(wei) “古今中外劇作中罕見的第一幕”,此輪排練中,執行複排藝術指導楊立新仍然反複要求演員去做好人物設定和場景訓練,紮紮實實地演好每一個(ge) 細節,即便是舞台上轉瞬間的一舉(ju) 一動也要體(ti) 現舞台真實。

  傳(chuan) 承不走樣

  “這是我演的第365場,還是356場,我得翻翻我的‘賬本’。”從(cong) 當初小心謹慎到現在越來越自信,飾演掌櫃王利發的梁冠華已經陪伴這個(ge) 角色走過了20多年。但他表示:“每次演出都有新鮮感,每一次講出那些台詞還是會(hui) 心潮澎湃,因為(wei) 老舍先生的劇本寫(xie) 得太好了,那些台詞和曆史、現實都結合得非常緊密,讓我佩服他對社會(hui) 發展的總結和預見。也正因為(wei) 他寫(xie) 的是真實的人,所以才感人。”

  “這些角色已經長在我們(men) 身上了,大家默契到了不用更多交流。”馮(feng) 遠征透露,盡管演員們(men) 已經對劇本再熟悉不過,但每一次排練仍很認真。他對自己的表演始終有要求,那就是“這一版《茶館》在我們(men) 手裏不能走樣,精髓不能丟(diu) ”。

  “觀眾(zhong) 買(mai) 票的理由首先是老舍先生,是文學滋養(yang) 這個(ge) 劇院,這個(ge) 品質我們(men) 需要繼承。”濮存昕希望,劇院的年輕演員能盡快成長起來,向老一輩表演藝術家的藝術標準看齊,不斷提高品質,把這部經典延續下去。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