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公布2023年財政預算報告 涉及13個方麵支出安排及保障重點

發布時間:2023-02-03 16:33: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2月2日電(記者鮑聰穎)2月1日,北京市《關(guan) 於(yu) 北京市2022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3年預算的報告》正式對外公布。

  2023年財政支出政策,主要是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jue) 策部署,圍繞加強“四個(ge) 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ge) 服務”水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疏解非首都功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提升首都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維護首都安全穩定等要求,統籌市本級財力和提前下達的中央轉移支付資金,通過市本級支出、市對區共同事權轉移支付和專(zhuan) 項轉移支付等方式,保障好市級部門和各區重點領域支出需求。

  教育方麵,市級支出安排477.2億(yi) 元,其中:市本級328.9億(yi) 元,市對區轉移支付148.3億(yi) 元。主要是落實中央教育投入增長要求和義(yi) 務教育“雙減”政策,支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重點支持繼續落實普惠性幼兒(er) 園財政補助政策,促進學前教育發展;鞏固提升“雙減”工作成效,支持出台中小學學位建設專(zhuan) 項行動計劃,新增學位2萬(wan) 個(ge) ,促進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和城鄉(xiang) 一體(ti) 化;完善職業(ye) 教育和培訓體(ti) 係,深化產(chan) 教融合;支持高校“雙一流”建設,深化市屬高校分類發展改革,繼續支持沙河、良鄉(xiang) 高教園區加快建設;支持改善辦學條件,保障校園安全;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推進教育公平。

  科學技術方麵,市級支出安排401.2億(yi) 元,其中:市本級398.2億(yi) 元,市對區轉移支付3.0億(yi) 元。主要是更好服務保障創新驅動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加快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塑造首都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重點支持建設高水平國家實驗室,加快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加快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推進前沿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領域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布局建設,加大機構經費使用自主權;支持開展“卡脖子”關(guan) 鍵核心技術、顛覆性技術攻關(guan) ,實現更多“從(cong) 0到1”突破;聚焦支持“三城一區”創新發展,培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建成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高地和高精尖產(chan) 業(ye) 主陣地;支持推動中關(guan) 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開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先行先試改革,加強“一區多園”統籌協同發展;支持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創新,激發創新主體(ti) 活力,營造一流創新創業(ye) 生態。

  文化旅遊體(ti) 育與(yu) 傳(chuan) 媒方麵,市級支出安排134.4億(yi) 元。主要是加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促進首都文化繁榮發展,提升大國首都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重點支持強化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引領作用,加強首都紅色文化建設;支持深化文明城區創建,爭(zheng) 創全國文明典範城市;深入推進中軸線申遺保護,推進核心區騰退保護利用;加強老字號傳(chuan) 承創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統籌推進“一城三帶”保護發展,支持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支持實施文化精品工程,打造“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體(ti) 係,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利用冬奧遺產(chan) ,支持舉(ju) 辦重大國際冰雪賽事;助力高水平辦好北京文化論壇、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設計周等活動。

  社會(hui) 保障和就業(ye) 方麵,市級支出安排407.0億(yi) 元,其中:市本級236.0億(yi) 元,市對區轉移支付171.0億(yi) 元。主要是強化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健全多層次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紮實推動共同富裕。重點支持實施新就業(ye) 形態發展計劃,做好困難群體(ti) 就業(ye) 幫扶;開展大規模多層次職業(ye) 技能培訓,提升人力資本質量和人才專(zhuan) 業(ye) 技能;完善殘疾人社會(hui) 保障製度,促進殘疾人就業(ye) ;完善基本養(yang) 老、基本醫療、工傷(shang) 、失業(ye) 等社會(hui) 保險製度,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hui) 救助體(ti) 係,兜牢困難群眾(zhong) 基本生活底線;優(you) 化養(yang) 老服務機構設施規劃布局,繼續擴大普惠性養(yang) 老服務供給,修訂社會(hui) 辦養(yang) 老機構床位運營補貼等政策,促進失能失智老年人服務政策落地實施,為(wei) 破解全國大城市養(yang) 老難題提供“北京方案”;進一步完善退役軍(jun) 人服務保障體(ti) 係;繼續提高優(you) 撫對象撫恤優(you) 待保障待遇;繼續落實供熱補貼、困難群眾(zhong) 價(jia) 格補貼,降低百姓生活成本。

  衛生健康方麵,市級支出安排327.7億(yi) 元,其中:市本級291.3億(yi) 元,市對區轉移支付36.4億(yi) 元。主要是支持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健全公共衛生體(ti) 係,推進健康北京建設。重點支持落實好新階段疫情防控舉(ju) 措,保障醫療服務有效運轉,維護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支持實施首都防疫設施專(zhuan) 項規劃,加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ti) 係建設;開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試點,持續改善醫療服務;加大社區衛生服務投入,加強醫療設施配備,提升基層救護能力;完善分級診療服務體(ti) 係,促進優(you) 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實施中醫藥薪火傳(chuan) 承工程,推動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完善生育配套支持政策和婦幼健康服務,加快普惠托育服務體(ti) 係建設。

  公共安全方麵,市級支出安排270.0億(yi) 元,其中:市本級257.5億(yi) 元,市對區轉移支付12.5億(yi) 元。主要是嚴(yan) 格落實總體(ti) 國家安全觀,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北京。重點支持做好大型會(hui) 議及活動安保服務;持續推動科技興(xing) 警、裝備強警,深化立體(ti) 化、信息化、智能化社會(hui) 治安防控體(ti) 係建設;支持提升訴訟服務能力,推動知識產(chan) 權法院、互聯網法院遷址提升,持續推進基層法院人民法庭和訴調對接場所建設;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ti) 係,深入開展法治宣傳(chuan) 教育。

  節能環保方麵,市級支出安排176.4億(yi) 元,其中:市本級132.1億(yi) 元,市對區轉移支付44.3億(yi) 元。主要是大力實施綠色北京戰略,持續推動綠色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重點支持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大力發展綠色經濟,開展低碳技術攻關(guan) 和低碳試點,實施市級工業(ye) 園區綠色低碳循環改造;支持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開展“一微克”行動,實施城鄉(xiang) 水環境治理行動,強化土壤汙染風險管控和修複,支持推進機動車“油換電”;支持開展環境質量和汙染源監測,減少能源消耗和汙染排放。

  城鄉(xiang) 社區方麵,市級支出安排279.9億(yi) 元,其中:市本級267.3億(yi) 元,市對區轉移支付12.6億(yi) 元。主要是推進城市精細化治理,持續提升首都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重點支持推進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打造更多精品宜居街巷;持續開展重點地區及城市環境薄弱地區的環境綜合提升工作,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的環境訴求;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支持全市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創建工作;支持開展物業(ye) 管理突出問題專(zhuan) 項治理,多措並舉(ju) 破解老舊小區物管難題。

  農(nong) 林水方麵,市級支出安排209.9億(yi) 元,其中:市本級103.8億(yi) 元,市對區轉移支付106.1億(yi) 元。主要是支持全麵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加強區域生態環境協同保護,保障本市水資源及供水安全。重點支持發展都市型現代農(nong) 業(ye) ,推進農(nong) 業(ye) 中關(guan) 村建設,打造“種業(ye) 之都”;落實各類農(nong) 業(ye) 補貼政策,確保糧食和“菜籃子”產(chan) 品自給率;支持壯大村級集體(ti) 經濟,培育農(nong) 業(ye) 支柱產(chan) 業(ye) ,帶動農(nong) 民增收致富;實施政策性農(nong) 業(ye) 保險保費補貼,為(wei)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提供保險保障;實施鄉(xiang) 村建設行動,持續開展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建設美麗(li) 家園;支持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繼續做好南水北調調水和永定河生態補水,保障全市水資源及供水安全;深化跨區域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實施京冀密雲(yun) 水庫流域水生態保護共同行動;健全完善河長、林長、田長“三長聯動、一巡三查”機製。

  交通運輸方麵,市級支出安排353.6億(yi) 元,其中:市本級351.7億(yi) 元,市對區轉移支付1.9億(yi) 元。主要是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ti) 化戰略,完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養(yang) 護管理長效機製。重點支持落實軌道交通授權服務機製,提升軌道交通運營安全和服務水平;持續完善城市及高速路網,優(you) 化公交線網和場站布局,提升地麵公交運行速度和準點率,完善步行和自行車道網絡,營造便捷舒適的綠色出行環境;促進環京地區通勤圈深度融合,完善區域快線連接,進一步提升交通互聯互通水平。

  援助其他地區方麵,市級支出安排49.5億(yi) 元。主要是落實中央脫貧摘帽“四個(ge) 不摘”要求,鞏固拓展對口支援成果。重點支持深入做好東(dong) 西部協作、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協作,助力受援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

  住房保障方麵,市級支出安排34.6億(yi) 元,其中:市本級31.5億(yi) 元,市對區轉移支付3.1億(yi) 元。主要是完善租購並舉(ju) 的住房體(ti) 係,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重點支持公共租賃住房建設,推進重點區域棚戶區改造,改善居民住房條件。

  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方麵,市級支出安排18.9億(yi) 元,其中:市本級17.6億(yi) 元,市對區轉移支付1.3億(yi) 元。主要是積極推進韌性城市建設,提升全市應對突發事件能力。重點支持推動燃氣等城市管道更新改造,提升城市生命線工程應急保障能力;開展安全生產(chan) 監管,支持森林消防等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