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修複濕地生態 加大保護力度 衡水湖鳥類達到333種

發布時間:2023-02-03 16:40:00來源: 人民網-河北頻道

  人民網石家莊2月2日電 蘆葦搖曳,候鳥啼鳴;一湖碧水,萬(wan) 鳥越冬。這裏便是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被譽為(wei) “東(dong) 亞(ya) 藍寶石”“京津冀最美的濕地”的衡水湖。近年來,河北省衡水市逐漸恢複湖區自然生境,完善生態係統生物鏈,科學推進濕地係統保護與(yu) 恢複。如今,衡水湖濕地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大氣負氧離子含量達4600個(ge) /立方厘米,鳥兒(er) 種類達到333種。

  群鳥翻飛,聲聲啼鳴,冬日的衡水湖同樣充滿著靈動。平靜的湖麵上,成群的豆雁穿行其間,怡然自得;湛藍的天空中,成千上萬(wan) 的候鳥競相展翅,時而騰空而起,時而俯衝(chong) 而下,鳴叫聲此起彼伏。眾(zhong) 多鳥兒(er) 的到來,吸引了攝影愛好者們(men) 前來拍攝。

  環境好不好,鳥兒(er) 說了算。作為(wei) 華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澤、水域、灘塗、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濕地生態係統的自然保護區,衡水湖濕地已成為(wei) 一條候鳥遷徙線路上的“中心客棧”。近年來,衡水湖監測到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青頭潛鴨,國家“三有”保護動物赤嘴潛鴨、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鴻雁、白琵鷺以及種群數量較多的豆雁、白鷺、紅嘴鷗等物種和鳥類數量持續增加。

  “正是由於(yu) 衡水湖不斷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使得生物多樣性不斷豐(feng) 富,這些足以證明咱們(men) 保護成效顯著提升。”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資源保護局濕地生態監測科科長張餘(yu) 廣介紹說。

  近些年,衡水市堅持生態保護和修複為(wei) 主,統籌推進衡水湖區村莊搬遷、環境整治、生態補水、濕地修複、環湖綠化等工程,啟動衡水湖濕地保護與(yu) 恢複項目,構建了河北省首個(ge) 濕地監測體(ti) 係,完成了衡水湖生物多樣性數據庫建設。張餘(yu) 廣表示,目前衡水湖北麵的滏陽新河灘地水禽棲息地修複麵積達到350公頃,對小湖隔堤進行了3.2公裏棲息地的自然修複,為(wei) 鳥類營造了很好的棲息環境。

  2022年3月1日,《衡水湖保護和治理條例》正式實施,為(wei) 保護和治理衡水湖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堅決(jue) 徹底的治理,帶來了顯著變化。不久前,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15)第二階段會(hui) 議上,衡水湖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案例作為(wei) 河北省唯一入選的案例,向世界分享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實踐和成效。

  “接下來,我們(men) 將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加大生態補水力度、清除汙染和加強湖岸帶生態修複,持續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全力推動衡水湖生態環境治理與(yu) 保護工作,讓衡水湖的天更藍、水更綠、鳥更多。”衡水濱湖新區管委會(hui) 主任劉廣寧說。(方童、馬順)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