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政觀江蘇丨產業支撐,“蘇大強”霸榜千億縣

發布時間:2023-02-13 15:12: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近日,江蘇各地2022年GDP數據陸續公布,“千億(yi) 縣”再成熱門話題。昆山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GDP突破5000億(yi) 元的縣級市,東(dong) 台、高郵、沛縣、儀(yi) 征首次跨過千億(yi) 門檻,江蘇“千億(yi) 俱樂(le) 部”縣市成員增至21個(ge) ,數量全國領先。

  一座縣城,經濟總量突破千億(yi) 元,在江蘇司空見慣。無論是以GDP為(wei) 指標的千億(yi) 縣,還是根據綜合評價(jia) 排出的百強縣,江蘇都是“大贏家”。

  紛紛破千億(yi)

  經濟總量達到5000億(yi) 元量級,昆山被稱為(wei) “縣域經濟天花板”。1月28日,昆山市統計局對外發布數據,昆山2022年全年完成地區生產(chan) 總值5006.7億(yi) 元。

  若以地級市以上城市論,5000億(yi) 元量級能在全國排50多名,且超過多個(ge) 省會(hui) 城市。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編製的《2020中國人口普查分縣資料》顯示,作為(wei) 縣級市的昆山已躋身大城市行列。

  早在2007年,昆山、江陰、張家港攜手跨過千億(yi) 門檻,成為(wei) 江蘇首批“千億(yi) 縣”成員。此後,昆山又分別於(yu) 2014年、2019年、2022年跨越3000億(yi) 元、4000億(yi) 元、5000億(yi) 元台階。

  東(dong) 台、高郵、沛縣、儀(yi) 征則是江蘇“千億(yi) 縣”新成員。2021年,東(dong) 台實現地區生產(chan) 總值986.1億(yi) 元,距千億(yi) 門檻僅(jin) 一步之遙,沛縣、儀(yi) 征、高郵也均登上900億(yi) 級台階,四地在去年全部“轉正”。

  縣域經濟是江蘇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強縣眾(zhong) 多是“蘇大強”的特征之一。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農(nong) 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後凱曾指出,從(cong) 沿海經濟發達省份的經驗來看,省域經濟在很大程度上靠縣域經濟。

  在江蘇省社科院社會(hui) 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程俊傑看來,除了區位、文化、競爭(zheng) 、園區等因素,江蘇縣域經濟能夠長期保持優(you) 勢主要得益於(yu) 改革和創新的不斷賦能。他說,江蘇通過充分發揮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持續優(you) 化良好營商環境,及時完善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體(ti) 係和體(ti) 製機製。與(yu) 此同時,江蘇高度重視創新的核心驅動作用,區域創新能力持續多年位於(yu) 全國前列,為(wei) 縣域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

  產(chan) 業(ye) 作支撐

  產(chan) 業(ye) 旺,經濟好;經濟好,縣域強。產(chan) 業(ye) 支撐,項目為(wei) 王,是江蘇千億(yi) 縣壯大縣域經濟的不二法門。

  得益於(yu) 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昆山生產(chan) 的筆記本電腦占到了全球1/3的份額,坊間流傳(chuan) 著“拆筆記本電腦招商”的故事。當年,昆山招商人員把一台筆記本電腦拆開,緊盯其中的主要零部件有針對性地招商,最終構築了一條大規模的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鏈。

  昆山製造業(ye) 實力雄厚,已擁有1個(ge) 千億(yi) 級IT產(chan) 業(ye) 集群和12個(ge) 百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2021年,昆山實現了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突破萬(wan) 億(yi) 元台階,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超萬(wan) 億(yi) 的縣級市。

  觀察眾(zhong) 多千億(yi) 縣可見,當縣域經濟總量過千億(yi) ,一般都有規模化的專(zhuan) 業(ye) 性產(chan) 業(ye) 支撐支持。程俊傑說,縣域作為(wei) 空間尺度較小的區域,一般通過走專(zhuan) 業(ye) 化分工路徑,實現區域間的有序競合、協同共生,因此,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縣域,往往都有較強競爭(zheng) 力的細分產(chan) 業(ye) 或較高規模能級的產(chan) 業(ye) 集群支撐。

  2022年,新晉千億(yi) 縣東(dong) 台推動工業(ye) 經濟邁上“兩(liang) 個(ge) 千億(yi) 、三個(ge) 百億(yi) ”的裏程碑。“兩(liang) 個(ge) 千億(yi) ”,即地區生產(chan) 總值曆史性突破千億(yi) 元,全口徑工業(ye) 開票銷售超1500億(yi) 元。東(dong) 台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大健康,“三新兩(liang) 特”五大主導產(chan) 業(ye) 占製造業(ye) 比重提高到78%。

  東(dong) 台市委市政府今年的“新春第一會(hui) ”為(wei) 工業(ye) 強市暨招商出征大會(hui) 。當地將全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大健康5條地標性產(chan) 業(ye) 鏈;經開區、沿海區、高新區致力打造區域有地位的重點產(chan) 業(ye) 集群;各鎮錯位打造區域有影響的特色產(chan) 業(ye) 集聚區。

  實體(ti) 為(wei) 根、製造為(wei) 本,項目為(wei) 王、招商為(wei) 要。東(dong) 台市委書(shu) 記商建明表示,當地將堅定不移推動產(chan) 業(ye) 向高端化突破、集群化邁進、數字化轉型,全力打造發展水平高、規模體(ti) 量大、質量效益優(you) 的區域製造中心。

  南北趨均衡

  在江蘇,蘇南地區的蘇州、無錫、常州都已實現下轄縣全部進入“千億(yi) 俱樂(le) 部”。蘇南有6個(ge) 千億(yi) 縣進入全國百強縣前十強,昆山、江陰、張家港更是多年包攬前三,凸顯蘇南縣域經濟的強勁實力。

  東(dong) 台、高郵、沛縣、儀(yi) 征等新晉千億(yi) 縣則來自蘇中、蘇北地區。隨著江蘇千億(yi) 縣的不斷擴容,蘇中、蘇北下轄縣爭(zheng) 相入局。

  目前,江蘇共有21個(ge) 經濟總量過千億(yi) 的縣市,8個(ge) 來自蘇南,9個(ge) 來自蘇中,4個(ge) 來自蘇北。

  回看近五年江蘇千億(yi) 縣新成員,也幾乎都是蘇中、蘇北的身影。2018年南通啟東(dong) ,泰州泰興(xing) 、靖江入圍;2019年南通海安、如東(dong) 入圍;2020年宿遷沭陽、徐州邳州入圍;2021年泰州興(xing) 化入圍。

  江蘇千億(yi) 縣的區域分布,蘇南、蘇中、蘇北不斷趨向均衡。其實早在十多年前,《中國縣域基本競爭(zheng) 力與(yu) 科學發展評價(jia) 報告》即指出,全國較成熟的“區域經濟強縣統籌發展組團”共有6個(ge) ,蘇南組團、蘇中組團、蘇北組團均列其中。

  上海社科院研究院研究員、南通大學長三角現代化研究院院長何建華指出,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進一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不二選擇與(yu) 重要舉(ju) 措。對江蘇來說,要支持蘇南地區發揮優(you) 勢,加快打造現代化建設先行示範區;支持蘇中地區跨江融合,加快實現中部崛起;支持蘇北地區發揮優(you) 勢,努力實現跨越趕超。

  江蘇一直致力於(yu)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2023年的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江蘇將加快形成“蘇南引領、蘇中崛起、蘇北趕超”的區域發展格局。

  推動江蘇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千億(yi) 縣是重要力量。程俊傑認為(wei) ,“蘇中崛起、蘇北趕超”是高質量發展要求下的崛起與(yu) 趕超。近年來,蘇中、蘇北地區通過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有力促進了縣域經濟體(ti) 量的崛起與(yu) 趕超,這不僅(jin) 是江蘇推動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格局的題中之義(yi) ,也是必要條件。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