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交所兩融交易平穩開閘

發布時間:2023-02-14 15:12:00來源: 北京日報

  昨天,北交所又迎來重要節點——融資融券(簡稱“兩(liang) 融”)交易業(ye) 務上線啟動。作為(wei) 一項基礎性製度,兩(liang) 融交易正式開閘,是北交所持續推進市場功能建設的重要一環。此舉(ju) 將進一步提升市場流動性,充分激發市場活力。落地首日,首批56隻融資融券標的股票有44隻收紅,市場成交額明顯放大,兩(liang) 融交易平穩起步。

  ■25隻個(ge) 股融資372萬(wan) 元

  融資融券是證券市場重要的基礎性製度,也是國際證券市場中較為(wei) 成熟的交易方式。作為(wei) 一種信用交易,在融資融券交易中,投資者可向具有北交所會(hui) 員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mai) 入證券或借入證券並賣出。

  從(cong) 2022年9月2日設立一周年時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到2022年11月11日發布業(ye) 務規則,再到如今正式上線,北交所兩(liang) 融交易的推出,前後僅(jin) 曆經數月時間。

  上線首日,兩(liang) 融交易實現平穩起步。從(cong) 交易數據看,當日共有25隻個(ge) 股融資買(mai) 入,合計買(mai) 入金額為(wei) 372.31萬(wan) 元。融資額買(mai) 入前五的個(ge) 股為(wei) 矽烷科技、海泰新能、貝特瑞、穎泰生物、吉林碳穀,成交額分別達82.11萬(wan) 元、64.74萬(wan) 元、56.58萬(wan) 元、53.34萬(wan) 元和20.08萬(wan) 元。其中貝特瑞、穎泰生物、吉林碳穀為(wei) 北證50成分股。從(cong) 各券商融資買(mai) 入情況看,國泰君安證券、華西證券融資買(mai) 入成交額均超100萬(wan) 元。

  “兩(liang) 融交易首日運行平穩,為(wei) 北交所帶來了可觀的增量資金,大幅提升流動性。”華西證券運營管理部(零售)總經理吳金有表示。吳金有介紹,據統計,北交所共有169隻股票,其中56隻融資融券標的,56隻標的在2月10日的成交總額為(wei) 3.3億(yi) 元,而昨天的成交總額達5.2億(yi) 元,相當於(yu) 單日成交總額放大近60%。由此可見,市場投資者對參與(yu) 北交所融資融券交易抱有較高熱情。

  ■杠杆效應提升市場流動性

  投資者看好某隻股票,預測其價(jia) 格將要上漲時,可通過融資做多來放大收益;看空某隻股票,預測其價(jia) 格將要下跌時,通過融券做空獲取收益,或者通過融券交易對衝(chong) 持倉(cang) 風險。自2010年我國資本市場逐步實施融資融券交易以來,這一業(ye) 務模式逐漸成熟。

  專(zhuan) 業(ye) 人士認為(wei) ,北交所引入融資融券交易,將有利於(yu) 吸引增量資金,改變“單邊市”狀況,促進市場雙向價(jia) 格發現,進一步改善市場流動性和定價(jia) 效率。

  “融資融券具有放大成交量的杠杆效應,是市場情緒的放大器;同時兩(liang) 融業(ye) 務的開展,對增加股票市場流動性有幫助,有望帶動市場的活躍。”安永北京主管合夥(huo) 人楊淑娟表示,從(cong) 曆史上看,自A股開始融資融券試點以來,兩(liang) 融業(ye) 務多次擴容,吸引增量資金入市,提升了A股的活躍度。北交所兩(liang) 融業(ye) 務的開展,將有助於(yu) 提高相關(guan) 股票的流動性。

  截至昨天,北交所共有169家上市企業(ye) ,首批有56家企業(ye) 的股票入選兩(liang) 融標的,約占全部上市企業(ye) 的33%。業(ye) 內(nei) 人士稱,兩(liang) 融標的股票覆蓋北證50成分股,將有利於(yu) 進一步活躍成分股交易,保證北證50指數能更好地反映北交所市場運行情況。

  ■兩(liang) 融規模有望繼續提高

  春節後,得益於(yu) 市場信心的增強以及北交所政策預期的強化等多重因素,市場流動性和活躍度有了明顯改善。

  “兩(liang) 融的推出能給北交所二級市場輸入更多新鮮資金血液,放大資金和證券供求,增加市場交易量。”資深新三板評論人、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表示,兩(liang) 融業(ye) 務開閘速度略快於(yu) 市場預期,這體(ti) 現了監管層推進北交所製度建設的速度、力度和持續性改革的決(jue) 心,有利於(yu) 提升市場信心。

  截至2022年年末,北交所全市場合格投資者超526萬(wan) 戶。這意味著,將有數百萬(wan) 投資者有資格參與(yu) 融資融券交易。吳金有認為(wei) ,北交所前期以機構投資者為(wei) 主體(ti) ,個(ge) 人投資者對融資標的證券熟悉度較低,雖然投資參與(yu) 熱情比較高,但交易量不會(hui) 出現爆發式增長。隨著市場熱度提高,投資者教育工作深化,以及券商投研服務的穩步開展,北交所融資融券標的擴容以及轉融通製度的推出,北交所兩(liang) 融業(ye) 務有望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yu) 。

  據了解,北交所融資融券業(ye) 務按“兩(liang) 步走”策略,初期僅(jin) 推出兩(liang) 融基礎業(ye) 務,並未同步放開轉融通業(ye) 務。楊淑娟表示,未來如放開轉融通業(ye) 務,將進一步提升資金增量,融資融券規模也將有大幅提高,從(cong) 而促進市場的活躍度。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