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曬亮眼“成績單”
2021年底,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正式組建成立,一個(ge) 統一規範、公開透明、服務高效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在京誕生。建機製、優(you) 服務,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一年後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2022年,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四大板塊全年共完成交易項目數量32493項,總交易額突破萬(wan) 億(yi) 元。
推動公共資源領域“一網通辦”
打開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台網站,記者看到,各市場主體(ti) 可以隨時通過平台享受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同時,監管平台、金融服務平台、北京市評標專(zhuan) 家庫管理係統、綜合交易係統和智能場地管理係統等信息係統,也被統一納入了公共資源信息化建設運行體(ti) 係。
“打造全市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體(ti) 係能夠推進招標投標全流程電子化,推動公共資源各領域‘一網通辦’,提高招標投標透明度、規範性和便捷性。”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例如,在房屋建築和市政工程全流程電子化項目中全麵推行遠程在線開標,政府采購項目穩步推動全麵實現公開招標方式的全流程電子化,全力保障了項目的順利實施。
據統計,2022年全年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土地使用權出讓、國有產(chan) 權交易等四大板塊,全年共完成交易項目數量32493項,總交易額達10225.62億(yi) 元。金融服務平台共為(wei) 各領域551個(ge) 項目的766個(ge) 投標人開具電子投標保函4053個(ge) ,同比增長29.36%,涉及保證金總額6.85億(yi) 元。
降成本優(you) 服務實現“全城通辦”
“推廣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金融服務平台應用,積極推進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擔保金融服務平台與(yu) 相關(guan) 金融機構的合作,還能夠降低交易成本。”上述負責人說,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推動實現了全市範圍數字證書(shu) (以下簡稱“CA”)互認,並協調第三方落實CA及電子印章線上辦理,實現了全市開評標場所資源“有限開放”條件下的“全城通辦”。
此外,本市探索了多層級、多部門、跨領域的集中采購機構競爭(zheng) 機製,豐(feng) 富了政府采購領域及公共資源交易業(ye) 務的多元化發展,維護了市場公平競爭(zheng) 秩序。
與(yu) 此同時,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的數字化、智慧化應用也在升級。據介紹,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發上線了“冒煙預警”功能,能夠依規則、按頻次、分等級為(wei) 監管部門提供項目招投標活動風險點預警,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向零時延“預警式”智慧監管發展。
在完善各類項目交易規則方麵,房屋建築、市政工程類項目加強了招投標過程服務監管;交通工程高速路新改建類項目、城市道路養(yang) 護類項目實行了全流程電子化交易;水務工程項目強化了招標文件、招標公告等環節事中事後監管……一樁樁一件件交易規則的完善,推動了相關(guan) 工作的落地見效。
建立交易服務“綠色通道”
順利完成2022年商品住宅用地集中供應工作,為(wei) 城市副中心、亦莊新城、石景山區等優(you) 化完善城市功能提供積極推動力量;完成涉冬奧的7個(ge) 項目評審工作,以及近100個(ge) 涉冬奧采購項目采購代理和服務保障任務;深入推動京津冀深化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合作……2022年,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成績不斷,2023年,改革仍將繼續。
據介紹,2023年開年,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已通過6項舉(ju) 措建立交易服務“綠色通道”。例如,服務保障工作專(zhuan) 班成立,統籌部署重點工程項目服務保障;專(zhuan) 人負責工作機製建立,將對納入市重點工程的項目安排專(zhuan) 員對接,提供“全過程”服務;開評標場所資源統籌調配,招標人可提前預約開評標場地;第三方業(ye) 務服務暢通,第三方服務機構24小時保障值守,讓公共資源交易第三方服務隨時辦、安全辦、省心辦……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將持續為(wei) 重大項目招標投標活動提供堅實保障,助力增強市場主體(ti) 投資預期,為(wei) 實現一季度經濟社會(hui) 發展“開門紅”加碼發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