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目標順利完成(新數據 新看點)

發布時間:2023-02-20 16:2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本報北京2月18日電 (記者劉毅、寇江澤)記者從(cong) 近日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hui) 議獲悉:2022年,美麗(li) 中國建設紮實推進,全國主要汙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目標順利完成,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來之不易的新成效。

  生態環境部介紹,2022年,全國新增25個(ge) 城市納入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支持範圍,累計完成2.1億(yi) 噸粗鋼產(chan) 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4.6萬(wan) 餘(yu) 個(ge) 揮發性有機物突出問題整改。持續推進長江、黃河、渤海入河入海排汙口排查整治,啟動黃河流域曆史遺留礦山汙染狀況調查評價(jia) ,推進縣城及縣級市黑臭水體(ti) 整治,劃定鄉(xiang) 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實施入海河流水質改善行動。開展農(nong) 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汙染源頭防治行動。全國新增完成1.6萬(wan) 個(ge) 行政村環境整治。全麵啟動“無廢城市”建設,將14種新汙染物納入重點管控清單。

  據介紹,10年來,我國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汙染防治攻堅向縱深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顯著。全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57%,地級及以上城市2020年至2022年連續3年PM2.5濃度值,都降到世衛組織所確定的35微克/立方米第一階段過渡值以下,2022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達86.5%,我國成為(wei) 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

  10年來,全國地表水優(you) 良水質斷麵比例提高23.8個(ge) 百分點,達到了87.9%,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長江幹流連續3年全線達到Ⅱ類水質,黃河幹流首次全線達到Ⅱ類水質。全國近岸海域水質優(you) 良比例提高17.6個(ge) 百分點。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ti) 基本消除。10年來,我國順利實現固體(ti) 廢物“零進口”目標,土壤和地下水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農(nong) 村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生態環境部表示,2023年將深入推進環境汙染防治。

  推進藍天保衛戰——推動天然氣管網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因地製宜有序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推進重點行業(ye) 超低排放改造和綜合治理,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深度治理,深化重點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實施噪聲汙染防治行動計劃。

  推進碧水保衛戰——推進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全麵實施入黃支流消劣整治,組織開展城市(含縣城)黑臭水體(ti) 整治行動,鞏固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全麵加強海水養(yang) 殖、海洋工程和海洋傾(qing) 廢、海洋垃圾監管。

  推進淨土保衛戰——強化土壤汙染源頭管控重大工程項目實施成效,加強在產(chan) 企業(ye) 和關(guan) 閉搬遷企業(ye) 地塊土壤汙染管控,開展地下水汙染防治重點區劃定,持續推進農(nong) 村環境整治。加強固體(ti) 廢物和新汙染物治理,深入推進“無廢城市”高質量建設,深入推進強化危險廢物監管和利用處置能力改革,啟動新汙染物治理試點工程,深入開展重點行業(ye) 重金屬汙染防治。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