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過關網購才能紅火(網上中國)
方便快捷、價(jia) 格優(you) 惠、種類豐(feng) 富……以網絡購物、直播帶貨、在線外賣等為(wei) 代表的數字消費新業(ye) 態、新模式,成為(wei) 社會(hui) 大眾(zhong) 特別是年輕人喜愛的消費方式。如何進一步規範網絡購物秩序,提高網售商品及服務質量,成為(wei) 許多消費者關(guan) 注的話題。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提出“促進網絡購物、移動支付等新模式規範有序發展”“強化網絡平台銷售商品質量監管,健全跨地區跨行業(ye) 監管協調聯動機製,推進線上線下一體(ti) 化監管”。專(zhuan) 家認為(wei) ,《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的印發,意味著中國正實施消費品質量提升行動,促進定製、體(ti) 驗、智能、時尚等新型消費提質擴容,滿足多樣化、多層級消費需求。
“中國製造”銷海外
前幾年,有中國遊客到國外旅遊時會(hui) 順便購買(mai) 電飯煲。如今,同類商品國產(chan) 品牌的質量已大大提升。中國的家電企業(ye) 紛紛推出電飯煲的高端產(chan) 品遠銷海外。小小電飯煲的變化,是中國製造提質升級的一個(ge) 縮影,折射出建設質量強國的鏗鏘步伐。
以“新國貨”為(wei) 代表的消費品牌不斷湧現。抖音電商日前發布的《2022抖音電商國貨發展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抖音電商上的國貨品牌銷量同比增長110%,其中老字號品牌銷量同比增長156%,新銳品牌銷量同比增長84%。
專(zhuan) 家認為(wei) ,包含新國貨在內(nei) 的各類品牌,已經成為(wei) 中國消費市場提質升級的重要引擎。隨著消費者物質需求從(cong) “有沒有”轉向“好不好”,高品質、高附加值、高技術的商品需求明顯增多。
在互聯網平台助推產(chan) 品質量升級的同時,還有一些行業(ye) 規範方麵的問題需要解決(jue) 。例如,有網友通過某電商直播平台購物,在收貨時遇到產(chan) 品“以次充好”的騙局,想要維權卻遭到商家的推諉。
專(zhuan) 家認為(wei) ,在平台企業(ye) 提供服務與(yu) 產(chan) 品過程中,相關(guan) 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消費者權益。推動平台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需要健全完善規則製度,及時彌補規則空白和漏洞,並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實現全鏈條監管。
2022年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聯合發布《進一步提高產(chan) 品、工程和服務質量行動方案(2022—2025年)》,提出督促平台企業(ye) 強化平台銷售和直播帶貨產(chan) 品的質量管控和追溯,依法承擔商品和服務質量保證、食品安全保障等責任,切實維護用戶個(ge) 人信息權益及隱私權。專(zhuan) 家認為(wei) ,這將有利於(yu) 提升平台企業(ye) 的發展質量,進一步激發數字經濟的內(nei) 生活力。
無憂售後更安心
網絡訂餐日趨紅火,與(yu) 此相伴而生的問題也開始顯現。當消費者在權益遭受損害時,時常會(hui) 因為(wei) 難以確定外賣平台是否應對此承擔責任而陷入迷茫。
對此,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guan) 於(yu) 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一)》明確規定電商平台應承擔責任,把好網購食品安全關(guan) ;“黑作坊”食品的生產(chan) 者和經營者都要承擔懲罰性賠償(chang) 責任。
有專(zhuan) 家認為(wei) ,實行網購食品電商平台承擔賠償(chang) 責任製度意義(yi) 重大,有利於(yu) 加強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監管,不讓網絡訂餐平台成為(wei) “黑暗料理”的避風港,讓消費者大膽消費、放心消費,促進網購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對於(yu) 外賣平台而言,加強自身合法合規經營也是應有之義(yi) 。為(wei) 紮實推進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穩步提升餐飲業(ye) 質量安全水平,外賣平台升級原有食品安全保障措施,整合放心商家、安心食材、明廚亮灶、密封配送、準時送達、無憂售後等多項標準形成服務標準體(ti) 係,旨在為(wei) 消費者營造更加放心安全的消費環境,進而提振消費信心,助力餐飲行業(ye) 全麵複蘇。
在一家外賣平台負責客戶服務的劉偉(wei) 正認為(wei) ,商戶使用的食材應從(cong) 商場、超市、電商平台、農(nong) 貿市場等正規渠道購買(mai) ,並保留至少30天的發票、收據、進貨清單等購買(mai) 憑證,其中,肉類還應索取檢驗檢疫合格證明,確保食品來源可追溯。食材質量應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ye) 標準,進口食材應具備出入境檢驗檢疫證書(shu) 。
常態監測不可少
強化網絡平台銷售商品質量監管,中國一直在行動。國家網信辦、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022年3月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規範網絡直播營利行為(wei) 促進行業(ye) 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強網絡直播銷售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監管,網絡直播發布者、網絡直播服務機構嚴(yan) 禁利用網絡直播平台銷售假冒偽(wei) 劣產(chan) 品;不得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直播帶貨委托方或其他第三方存在違法違規或高風險行為(wei) 的情況下,仍為(wei) 其推廣、引流;不得通過造謠、虛假營銷宣傳(chuan) 、自我打賞等方式吸引流量、炒作熱度,誘導消費者打賞和購買(mai) 商品。
各地政府也在持續響應。廣東(dong) 省市場監管局曾約談十餘(yu) 家電商平台,並在督促各電商平台開展網售產(chan) 品質量安全自查整治的基礎上,發布實施《網絡交易平台產(chan) 品質量信息展示管控規範》團體(ti) 標準。該標準解決(jue) 網售產(chan) 品普遍存在的廠名廠址、產(chan) 品標準、商標、生產(chan) 許可等基礎性產(chan) 品信息展示不規範不健全等問題,指引電商平台經營者更好履行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監督和保護消費者權益職責,更好促進網絡交易持續健康有序發展,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在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統籌協調網絡市場監管工作,強化常態化數據檢測,堅持網監專(zhuan) 員每日進行網上監測,重點加強對轄區內(nei) 網站、網店、微店、直播帶貨等網絡交易與(yu) 廣告宣傳(chuan) 行為(wei) 的監測、監管。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3年02月20日 第 0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