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大秦鐵路累計貨運量突破80億噸

發布時間:2023-02-22 15:29:00來源: 山西日報

  2月17日上午8時40分,山西大同,隨著滿載電煤的73055次2萬(wan) 噸重載列車駛出湖東(dong) 站,馳向渤海之濱,有著“中國重載第一路”美譽的大秦鐵路累計貨運量突破80億(yi) 噸。這也是目前世界上單條鐵路貨運量最高紀錄。

  大秦鐵路西起山西大同、東(dong) 至河北秦皇島,全長653公裏,煤炭運量占全國鐵路煤運總量的1/5,用戶群輻射26個(ge) 省、市、自治區,涵蓋我國六大電網、五大發電集團、十大鋼鐵公司、300多家主要電廠和6000多家工礦企業(ye) ,是一條伴隨我國改革開放而生的“西煤東(dong) 運”重要能源通道。

  自開通以來,大秦鐵路一直肩負著能源保供的重大責任。經大致測算,如果把大秦鐵路運送的80億(yi) 噸煤炭全部用來發電,可滿足全國城鄉(xiang) 居民用電約18年,可比公路完成同等運量節省能耗約8800萬(wan) 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16億(yi) 噸。無論是緩解改革開放初期的“一煤難求”、抗擊2008年的雨雪冰凍災害,還是實施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打贏藍天保衛戰,大秦鐵路都承擔著保供穩價(jia) 的重要一環。

  在剛剛結束的2023年春運中,大秦鐵路40天運輸煤炭4536萬(wan) 噸,較去年同期增長5.3%,這相當於(yu) 線路開通初期兩(liang) 年的貨運量。從(cong) 1988年底一期工程竣工、1992年底全線開通運營,大秦鐵路運輸能力伴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需求不斷突破。1989年年運量僅(jin) 2006.9萬(wan) 噸,2002年首次達到1億(yi) 噸設計目標。2003年起,大秦鐵路曆經3次大規模擴能改造、技術升級,年運量連續突破2億(yi) 噸、3億(yi) 噸、4億(yi) 噸大關(guan) 。2012年以來,大秦鐵路始終高位運轉,運送煤炭約47億(yi) 噸,超之前20多年運量近14億(yi) 噸,並於(yu) 2018年創下世界年運量最高紀錄4.51億(yi) 噸,達到世界公認單條鐵路運能極限的2.25倍。

  現在,大秦鐵路每天有近90對重載列車往返馳騁,長達2.6公裏、總重2.1萬(wan) 噸的列車就有63對。這些列車以10多分鍾的間隔接續駛出,組成了一條連接山西、陝西、內(nei) 蒙古西部“煤海”與(yu) 大海的“烏(wu) 金長河”。從(cong) 開通初期,每趟車隻能拉4000噸煤、每天最多開50多趟,到如今2.1萬(wan) 噸列車常態化開行,並於(yu) 2014年成功試驗3萬(wan) 噸重載列車,都是大秦鐵路堅持創新驅動、裝備不斷迭代升級的成果。

  在沒有成熟經驗可循的條件下,大秦鐵路經過長期創新探索,形成了一整套以“產(chan) 運需”對接、“集疏運”協同、“速密重”並舉(ju) 為(wei) 主要特點的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重載運輸體(ti) 係,並成功移植運用在瓦日、唐呼、浩吉等重載鐵路中。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高性能、長壽命、高強度的鋼軌、道岔、軌枕等基礎設備在大秦鐵路廣泛使用,國產(chan) 的大功率電力機車擔當主力,載重80噸的重載車輛成為(wei) 標配,先進的5T設備、信號通信係統和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調度集中係統全覆蓋應用,為(wei) 線路持續高負荷運轉提供著安全保障,創造並保持著單條鐵路重載列車開行密度最高、運輸能力最大、運輸效率最優(you) 等多項鐵路世界紀錄。

  如今,大秦鐵路新技術新應用不斷研發投用,重載列車自動駕駛、新型可控列尾運用試驗等取得突破性進展,智能重載技術研究全麵展開。(記者張毅)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