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餘個項目“一網通辦” 湖南省工程審批製度改革成效顯著
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以下簡稱“工改”)既是打好經濟增長主動仗的重要保障,又是打好優(you) 化發展環境持久仗的題中之意。
2月21日,湖南省召開全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製度改革成效及下步計劃新聞發布會(hui) 。會(hui) 上發布,2022年湖南迭代完成全省工改2.0版,重在“重點領域專(zhuan) 項改革”,通過打造全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係統(以下簡稱工程審批係統),與(yu) 18個(ge) 全省層麵的係統“全聯通”,實現“線下無審批”。係統自2019年9月上線以來,已累計有83305個(ge) 項目“一網通辦”。
全覆蓋創新
工程審批事項減至45項
“區別於(yu) 全國其他省份以城市為(wei) 主導的改革模式,湖南省有關(guan) 省直部門出台了94份全省統一的製度文件,實現審批製度全省統一。”會(hui) 上,湖南省政府副秘書(shu) 長陳獻春介紹到。
就工改2.0版來看,湖南通過發布全省統一的工程審批事項清單,做到“清單之外無審批”,實現全省工程審批事項由71項壓減至45項。
通過在全省各級政務服務大廳統一設置工程審批綜合服務窗口,打造“一窗受理、線上審批、功能整合、統一出件”的新模式,打造線上“虛擬一窗”和線下“實體(ti) 一窗”,實現了線上“並聯辦”與(yu) 線下“幫代辦”有機融合。
不僅(jin) 如此,全國率先出台的《市政服務辦事指南》統一簡化了全省供水、排水、燃氣、供電、通信、廣播電視等市政服務辦事規則;針對測量測繪事項,創新推行“聯合測繪”,實現“多測合一”,目前全省工程測量測繪工期縮短40%以上,成本降低20%—30%以上。
全流程優(you) 化
審批總時限最少僅(jin) 需19個(ge) 工作日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涉及部門多,改革難度大,如何全麵疏通改革梗阻?
近年來,湖南在抓好國家規定的立項用地、工程規劃、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大審批階段改革的基礎上,主動將改革鏈條向前延伸至項目策劃階段,向後延伸至不動產(chan) 登記階段,實現項目從(cong) 前期策劃到交房交證的全流程優(you) 化。
2019年2月,湖南在全國率先發布全省統一執行的《工程審批工作指南》,實行全省統一的“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完成多項審批”的運作模式,做到全省同類項目和同一事項的無差別受理和同標準辦理。
目前,湖南省房建市政項目審批總時限分類壓減至政府投資項目82個(ge) 工作日、社會(hui) 投資項目58個(ge) 工作日、工業(ye) 廠房項目50個(ge) 工作日、老舊小區項目19個(ge) 工作日等,全流程提交的申報材料壓減了45%。
在後期辦證階段,湖南省各市州本級從(cong) 2022年7月1日起,縣市區從(cong) 12月31日起,所有城鎮規劃範圍內(nei) 新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預售商品房項目必須實施“交房即交證”。截至 2022 年底,全省共 703個(ge) 新建商品房項目28萬(wan) 多戶家庭“收房即拿證”,讓老百姓同享工改政策紅利。
線下無審批
83305個(ge) 項目實現“一網通辦”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係統(以下簡稱“工程審批係統”)是實現“一網通辦”“不見麵審批”的基礎支撐。
陳獻春介紹,湖南在打造全省工程審批係統上,通過與(yu) 18個(ge) 全省層麵的係統“全聯通”,實現了“線下無審批”。
其主要表現在實現與(yu) “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ti) 化平台互聯互通,統一身份認證、統一登錄入口、統一辦理平台、統一共享路徑;實現與(yu) 相關(guan) 審批業(ye) 務係統的融合聯通,與(yu) 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完全融合,賦碼端、申報端、審批端、監管端全統一。
另外,在與(yu) 相關(guan) 監管服務平台上也實現批管融通,通過與(yu) 工程建設項目動態監管平台、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台、中介超市、信用湖南等實時對接,推動“審批庫、監管庫、企業(ye) 庫、項目庫、人員庫、誠信庫”數據同源同步、全方位共享。湖南省工程審批係統自2019年9月上線以來,已累計有83305個(ge) 項目“一網通辦”。
從(cong) 2021年湖南省打造完成全省工改1.0版,重在“搭建統一體(ti) 係框架”,到2022年,湖南省迭代完成全省工改2.0版,重在“重點領域專(zhuan) 項改革”,湖南進一步疏通了工程審批流程不暢的“堵點”,消除了部分審批程序繁、時間長的“痛點”,克服了部門信息壁壘的“難點”。
陳獻春表示,下一步,將持續聚焦解決(jue) 企業(ye) 群眾(zhong) 在項目報建過程中的“急難愁盼”問題,打造全省“工改3.0版”,重在“深層問題集中攻堅”,將既有工程審批體(ti) 係做優(you) ,將短板弱項補上補全,凝聚部門合力,同心共達深化改革,推動湖南營商環境位列全國第一方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