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護理師送服務上門
“先將老人調整到雙手抱胸的姿勢,然後幫助他雙腿屈膝,把頭轉過去,一手扶肩一手放在腿上,再一推,老人就能輕鬆翻身了……”近日,在天津市紅橋區鹹陽北路街道開源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來自當地一家養(yang) 老機構的專(zhuan) 業(ye) 護理師王春霞,正一邊耐心演示,一邊為(wei) 居民講解日常護理知識。
這是紅橋區組織開展的“關(guan) 愛失能老人,愛心送‘護’上門”敬老助老活動現場。專(zhuan) 業(ye) 護理師從(cong) 失能老人日常照料的注意事項、常用護理技巧及心理健康關(guan) 愛等方麵進行了詳細介紹,受到社區居民歡迎。活動結束後,專(zhuan) 業(ye) 護理師還到3戶失能老人家中進行了現場教學指導。
“之前照顧婆婆全憑自己瞎琢磨,淨用蠻力,自己受累不說,老人也不舒服。”社區居民張留鳳說,自己今年已經58歲了,平時要照顧83歲行動不便長期臥床的婆婆,多虧(kui) 有這種係統培訓的機會(hui) ,自己才能更好地掌握日常護理技巧,“按老師教的來,我能省點力氣,我婆婆也更得勁兒(er) 。”
“我們(men) 會(hui) 繼續常態化開展護理培訓課程,把測血壓、監測血氧、照顧臥床老人等日常用得上的知識都搬進課堂。積極推動長護險參保享受護理服務這項工作,通過‘日常居家照料’+‘專(zhuan) 業(ye) 機構上門服務’的形式,不斷提高失能老人居家養(yang) 老的幸福指數。”紅橋區鹹陽北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宋菲菲說。
紅橋區民政局副局長黨(dang) 秀龍介紹,為(wei) 幫助更多失能老人家屬掌握科學護理知識和技巧,通過聯合區內(nei) 的專(zhuan) 業(ye) 學校,依托街道綜合養(yang) 老服務中心、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開展養(yang) 老院院長和護理人員老年照護專(zhuan) 項培訓、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照護專(zhuan) 項培訓、養(yang) 老機構內(nei) 及社區老人“生理—心理—社會(hui) 一體(ti) 化健康生活”知識與(yu) 技能培訓和講座,讓居家失能老人獲得高質量、有尊嚴(yan) 的晚年生活。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23日 第 13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