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探索數字化推動“雙碳”目標實現的路徑

發布時間:2023-02-27 15:02:00來源: 人民網-四川頻道

  2月25日,以“數字引領 綠色發展”為(wei) 主題的第二屆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在四川成都成功舉(ju) 行。

  會(hui) 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能源谘詢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副主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級科學顧問杜祥琬發表視頻演講,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yu) 工程學院院長朱彤,歐盟科學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hui) 名譽副理事長、電子科技大學講席教授任福繼,國際歐亞(ya) 科學院院士、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黨(dang) 委書(shu) 記、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大學應用經濟學院院長楊開忠等在現場發表主旨演講,與(yu) 會(hui) 嘉賓共同探索數字化推動“雙碳”目標實現的路徑。

  觀點——摸清數字經濟碳“家底”

  “雙碳”戰略和數字經濟都是廣泛而深刻的係統性變革,數字技術在助力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已經成為(wei) 塑造國際競爭(zheng) 合作新優(you) 勢的重要領域。

  會(hui) 議期間,與(yu) 會(hui) 嘉賓就麵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趨勢,如何提升對數字碳中和的認知,協同推動區域數字化綠色化可持續,從(cong) 5年、15年乃至更長的時間維度把握機遇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及區域協同發展,同時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通過示範引領更好地推動數字碳中和高質量發展,進行探討。

  嘉賓認為(wei) ,數字技術和實體(ti) 經濟融合需要很多配套條件,數字技術需要與(yu) 能源電力、工業(ye) 、交通、建築等重點碳排放領域深度融合,中國在市場、基建和人口方麵有著明顯的先發優(you) 勢。可以認為(wei) ,在區域協同發展過程當中,碳中和重塑了區域發展的地區競爭(zheng) 力,改變了區域之間競爭(zheng) 格局。因而,通過數字技術賦能“雙碳”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和新業(ye) 態發展,幫助各行各業(ye) 去解決(jue) 本身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碳排放的降低,有效地去助力整個(ge) 區域發展,從(cong) 而加快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

  2月25日,在第二屆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上,圍繞數字經濟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hui) 理事長王金南帶來數字碳中和領域的最新實踐經驗和精彩觀點。

  王金南表示,數字經濟是政府蓬勃發展的新經濟,數字技術是工業(ye) 低碳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數字技術有助於(yu) 促進數據要素與(yu) 現代工業(ye) 的廣泛深度融合,促進產(chan) 業(ye) 管理和監測,改造和優(you) 化工業(ye) 能效。未來,數字技術在我國工業(ye) 行業(ye) 和部門碳中和路徑上的應用潛力巨大。

  對於(yu) 數字經濟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王金南提出三方麵建議:一是大力推動數字經濟,提高數字化技術在產(chan) 業(ye) 節能減排領域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feng) 富應用場景優(you) 勢,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ti) 經濟的深度融合,賦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低碳轉型,實現工業(ye) 能效提升和碳減排的革命性變化;二是挖掘數字技術在各領域碳中和路徑優(you) 化中的巨大潛力,從(cong) 全局視野和全鏈條出發,通過提前布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混合等方式,實現數字技術與(yu) 能源、電力、工業(ye) 、交通等領域碳排放精準化管理與(yu) 減排深度融合,將數字技術的賦能作用貫穿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全領域;三是摸清數字經濟碳“家底”,夯實數字經濟低碳化零碳化基礎能力。

  實踐—— 數字低碳惠民看得見、摸得著

  四川是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數字轉型與(yu) 節能減排任務艱巨,相關(guan) 投融資需求巨大。據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黨(dang) 組成員、總工程師趙樂(le) 晨介紹,“十四五”以來,四川積極搶抓機遇,強化創新意識,突出數字賦能,著重從(cong) 加強政策供給、提升基礎能力、抓好試點示範、強化模式創新以及精準有效的投融資支持5個(ge) 方麵促進氣候投融資創新發展,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其中,在加強政策供給方麵,四川引導和撬動各類資金投入,出台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wei) 引領,推動綠色低碳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決(jue) 定;實施“東(dong) 數西算”、川藏鐵路、鏈路四川、電纜電網等重大工程,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圍繞減汙降碳新要求,優(you) 化國企、國資戰略布局和預算內(nei) 資金投資方向,製定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支持政策,出台財政金融互動政策,實施綠色金融專(zhuan) 項行動,數字經濟和氣候領域的投融資營商環境不斷優(you) 化。

  在精準有效的投融資支持方麵,四川推動數字化賦能和低碳發展,釋放清潔能源資源稟賦優(you) 勢,建成全國首個(ge) 碳中和綠色數據中心,發揮政府投資項目作用,建設溫室氣體(ti) 自願減排交易平台,依托天府信用通平台拓展碳征信、碳名單、碳政策、碳產(chan) 品等五碳功能,強化綠色金融數字化平台氣候投融資服務功能,上線碳中和綜合服務平台、碳匯天府公益服務平台,推動數字低碳惠民看得見、摸得著。

  而在試點示範方麵,四川則以點代麵促進氣候投融資,以成都市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四川天府新區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為(wei) 抓手,出台會(hui) 展活動碳中和指南、氣候投融資支持項目目錄和項目認定規範等標準,以17個(ge) 省級排放園區試點為(wei) 契機,推動一批優(you) 質低碳項目落地園區,一批百億(yi) 元企業(ye) 、千億(yi) 元園區加快成長,產(chan) 業(ye) 低碳化、低碳產(chan) 業(ye) 化邁出堅實的步伐。

  據了解,在推動公眾(zhong) 踐行綠色低碳理念方麵,成都在國內(nei) 首次提出“公眾(zhong) 碳減排積分獎勵、項目碳減排量開發運營”的雙路徑碳普惠機製,創新上線專(zhuan) 屬綠色公益平台——“碳惠天府”。“碳惠天府”利用數字技術帶動公眾(zhong) 減碳:通過注冊(ce) 燃油車自願停駛、新能源車使用、使用共享單車等減碳行為(wei) ,獲得碳積分,積分可換取商品或服務,引導公眾(zhong) 綠色出行、低碳消費、參與(yu) 低碳環保活動等,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理念;注冊(ce) 企事業(ye) 單位實施節能改造、低碳管理、生態保護產(chan) 生,可在網上進行交易,獲得支助。鼓勵社會(hui) 參與(yu) 碳減排量購買(mai) ,動員全社會(hui) 積極參與(yu) 碳中和公益行動。

  2022年底,“碳惠天府”平台累計上線公眾(zhong) 碳積分場景15個(ge) 、低碳消費場景44個(ge) ,用戶數已超過117萬(wan) 人。下一步,成都將積極推進“雙碳”目標深化落地,以智慧蓉城建設為(wei) 牽引,以碳惠天府平台為(wei) 依托,建設智慧環保“公眾(zhong) 踐行綠色低碳生活”場景,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xing) 技術,全力推動國家智能社會(hui) 治理實驗綜合基地和全國首批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綜合試點建設;並以數據為(wei) 驅動力,賦能城市空間、產(chan) 業(ye) 、交通、能源四大結構調整優(you) 化,助力超大城市科學敏捷治理。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