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健康水平顯著提升

發布時間:2023-02-27 15:4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專(zhuan) 家來義(yi) 診了!”2月16日,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螺髻山鎮的廣場上,來自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地的66名醫務人員舉(ju) 行義(yi) 診活動。當地群眾(zhong) 聞訊而來,接受義(yi) 診、進行谘詢。

  這是由國家衛健委組織的“名醫走基層——誌願服務行”暨“三下鄉(xiang) ”活動,涼山彝族自治州是今年活動的首站。當天,“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誌願服務總隊成立,並在當地開展基層義(yi) 診、帶教查房等。今後,這支隊伍將走向更多的革命老區、邊遠地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地區,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誌。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you) 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全麵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you) 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確立了新時代衛生與(yu) 健康工作方針,明確了建設健康中國的大政方針和行動綱領,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健康基礎。

  看病就醫更方便、醫藥負擔更輕了、健康管理更貼心……這是很多城鄉(xiang) 居民的切身感受。我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衛生體(ti) 係,人民健康水平顯著提升,人均預期壽命從(cong) 74.8歲增長到78.2歲,主要健康指標居於(yu) 中高收入國家前列,人民健康得到全方位保障。

  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持續深化,人民群眾(zhong)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加速破解

  2月15日,國內(nei) 一批知名兒(er) 科、婦科、產(chan) 科等專(zhuan) 家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寧夏婦女兒(er) 童醫院義(yi) 診。此前,義(yi) 診預約熱線一經開通,155個(ge) 號源“秒光”。來自寧夏、甘肅、內(nei) 蒙古、陝西等地的患者,早早來到候診區排隊。

  自2022年8月19日國家婦兒(er) 區域醫療中心——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寧夏婦女兒(er) 童醫院掛牌成立以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累計派駐專(zhuan) 家55人次,開展義(yi) 診活動8次,進行遠程會(hui) 診120餘(yu) 例,並成功實施了一批高難度手術,為(wei) 群眾(zhong) 解決(jue) 了實際困難。

  近年來,我國加快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努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看病就醫難題。設置13個(ge) 專(zhuan) 業(ye) 類別的國家醫學中心,批複76個(ge)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組建各種形式的醫聯體(ti) 1.5萬(wan) 個(ge) ,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下沉。“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建設120個(ge) 左右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大幅減少跨省份、跨區域就醫。

  我國深化以公益性為(wei) 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曆史性地全麵破除以藥補醫體(ti) 製,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和耗材加成。同時,推進國家組織藥品耗材集中采購和使用,已經開展的7批集采中選藥品平均降價(jia) 超過50%。居民個(ge) 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例降至27.7%,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加速破解。

  “十四五”時期,針對重大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醫療救治,全國將布局建設20個(ge) 左右的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和國家重大傳(chuan) 染病防治基地,滿足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需要。

  基層醫療衛生網絡更加健全,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持續提高

  日前,家住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lan) 縣的紮西胸悶咳嗽。他在家門口附近的衛生院拍了胸片,當地醫生無法確診。很快,他的胸片被上傳(chuan) 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該院醫生還與(yu) 西寧市的專(zhuan) 家進行了會(hui) 診。一天後,診斷結果和治療方案就傳(chuan) 回來了,讓患者避免了奔波之苦。

  近年來,我國著力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基層醫療衛生網絡更加健全,服務可及性進一步提升。90%的家庭15分鍾內(nei) 能夠到達最近的醫療點。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創新發展。截至2021年底,全國已實現所有地市和縣(市、區)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組建超過42萬(wan) 個(ge) 家庭醫生團隊,為(wei) 簽約居民特別是慢病患者、老年人等確有需求的重點人群提供長期處方、家庭病床等醫療衛生服務。

  加強醫聯體(ti) 建設和縣域綜合醫改,推進大病重病在本省解決(jue) 、一般病在市縣解決(jue) 、頭疼腦熱在基層解決(jue) 。先後在118個(ge) 城市開展城市醫療聯合體(ti) 試點,在827個(ge) 縣(市、區)開展縣域醫共體(ti) 試點。目前,雙向轉診結構明顯優(you) 化,分級診療製度建設取得成效,縣域內(nei) 常見病、多發病的就診率超過90%。

  深入開展健康中國行動,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新陽鎮建新村的鄭榮熙,患高血壓、糖尿病多年。不久前,他來到尤溪縣總醫院新陽分院治療,醫生為(wei) 他開出3張處方——藥品處方、飲食處方和運動處方。村醫定期上門隨訪,並根據他的血壓、血糖情況,調整藥物用量。很快,他的血壓和血糖就恢複正常。

  鄭榮熙的康複,得益於(yu) “一體(ti) 簽約、二師共管、三級聯動”的慢病管理模式。臨(lin) 床醫師與(yu) 公共衛生醫師共同為(wei) 慢病患者提供建檔、治療、隨訪、健教等服務,同時采取“村級下派、鄉(xiang) 級歸口、縣級會(hui) 診”,實現慢病分級診療。

  我國深入開展健康中國行動和愛國衛生運動,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進從(cong) 以治病為(wei) 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wei) 中心轉變,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質擴麵。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由2012年的25元提高到目前的84元,基層機構開展的項目從(cong) 10類擴展到12類,每年為(wei) 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等重點疾病患者和“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提供10多億(yi) 人次的健康管理服務。

  健康風險因素得到有效控製。建立國家健康科普專(zhuan) 家庫和資源庫、全媒體(ti) 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chuan) 播機製,圍繞健康知識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煙限酒、心理健康、健康環境促進等,全方位控製影響健康的風險因素。

  重大疾病得到有效遏製。堅持預防為(wei) 主,針對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係統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以及各類重點傳(chuan) 染病、地方病,強化綜合防控措施,有效遏製發病率上升趨勢,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低於(yu) 全球平均水平。

  健康生活方式成為(wei) 新時尚。居民健康素養(yang) 水平提高到25.4%。體(ti) 育場地麵積不斷增加。城市生活環境改善明顯,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持續提升。農(nong) 村衛生麵貌煥然一新,自來水普及率、衛生廁所普及率逐步提高。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26日 第 01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