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民生資金隻增不減 民生項目隻多不少
日前,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2023年民生實事安排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決(jue) 定今年集中力量辦好10件惠民生、暖民心的實事,用心用情建立惠及全省的民生幸福清單,切實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大家關(guan) 心的10件實事主要內(nei) 容、特點和安排原則等,江西省財政廳一名負責同誌向記者作了解讀。
《方案》明確的10件實事:民生大事、百姓要事、關(guan) 鍵小事
該名負責同誌向記者透露,根據《方案》精神,今年確定的10件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具體(ti) 實事如下:
一是加大創業(ye) 擔保貸款扶持力度。全年新增發放創業(ye) 擔保貸款150億(yi) 元,財政預計貼息7.6億(yi) 元。
二是提高低保對象等困難群眾(zhong) 基本生活保障標準。主要幫扶對象為(wei) 城鄉(xiang) 低保戶、特困人員、上世紀60年代精簡退職老弱殘職工等困難群體(ti) 。
三是改善殘疾人生活和照顧服務。主要為(wei) 16周歲以上有長期照料護理需求的困難重度失能殘疾人提供照護和托養(yang) 服務,對10000戶以上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
四是關(guan) 心關(guan) 愛城鄉(xiang) 孤兒(er) 、事實無人撫養(yang) 兒(er) 童和留守兒(er) 童。主要政策是按不低於(yu) 省定最低標準確定機構養(yang) 育孤兒(er) 、城鄉(xiang) 散居孤兒(er) 、事實無人撫養(yang) 兒(er) 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並按新標準補發1月份以來生活費。
五是推進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主要工作目標是建成50家社區嵌入式養(yang) 老院,支持30家市縣福利院和200家鄉(xiang) 鎮敬老院建設。
六是加大嬰幼兒(er) 入托補貼補助力度。財政主要根據普惠托育機構實際招收的托育人數和月數,按每人每月300元的標準予以安排。
七是為(wei) 適齡女生免費接種人乳頭瘤病毒疫苗。主要惠及對象為(wei) 全省進入初中一年級、未滿14周歲、未接種過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的女學生,預計有24.8萬(wan) 人免費接種國產(chan) 二價(jia) HPV疫苗。八是免費提供出生缺陷防控服務。主要為(wei) 全省孕產(chan) 婦及新生兒(er) 開展產(chan) 前篩查和新生兒(er) 疾病篩查。
九是開展基層人工智能輔助智慧醫療係統建設。總體(ti) 預計投資4億(yi) 元,搭建江西健康雲(yun) 平台、省級醫學人工智能核心能力和省級運行監管係統。
十是加大自動體(ti) 外除顫器投放力度。重點在市民服務中心、火車站、地鐵站、大型商場等重點場所配備自動體(ti) 外除顫器(AED)600台。
10件民生實事總體(ti) 特點:更加溫暖、更有成色、更具質感
據介紹,江西從(cong) 2007年開始在全國率先係統實施民生實事工程,每年圍繞就業(ye) 和創業(ye) 等八個(ge) 方麵,辦好50件左右實事。
隨著國家保障和改善民生決(jue) 策部署的推進,今年對民生實事工程進一步優(you) 化完善,主要是把原來每年的50件左右實事分成三類貫徹落實:第一,對教育強國、文化強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國家戰略,省委、省政府重點部署、重點督查,由職能部門具體(ti) 抓好落實;第二,對國家部委有明確指導意見、實施方案或者執行政策的,由相關(guan) 職能部門納入常態化工作機製有力有效實施;第三,將人民群眾(zhong) 關(guan) 心關(guan) 切、江西省自主實施的政策措施納入年度民生實事方案。
據了解,今年的10件民生實事主要就是第三類事項,總體(ti) 安排聚焦三個(ge) “點”。
一是聚焦重點群體(ti) ,讓困難群眾(zhong) 日子更加溫暖。堅持“雪中送炭”,注重兜牢底線,保障人民群眾(zhong) 基本生活。
二是聚焦熱點關(guan) 注,讓百姓生活品質更有成色。在就業(ye) 、養(yang) 老、托育、衛生健康等領域集中發力、綜合賦能,積極回應群眾(zhong) 多層次多樣化的民生需求。
三是聚焦試點領域,讓民生幸福清單更具質感。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戰略、長期規劃,在鼓勵地方實踐和探索的領域大膽嚐試,讓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轉變為(wei) 百姓“幸福清單”。
10件民生實事安排原則:三個(ge) 堅持、三個(ge) 注重
從(cong) 2022年下半年開始,江西省財政廳會(hui) 同省直有關(guan) 部門,堅持開門納諫、問政於(yu) 民,通過門戶網站、微信公眾(zhong) 號、政務信箱等平台征集網友意見,並組織召開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zhuan) 家及基層代表評估論證會(hui) ,切實把社會(hui) 期盼、群眾(zhong) 智慧、專(zhuan) 家意見、基層經驗吸收到實事安排中。
主要考慮有三個(ge) 原則:
一是堅持“一件事、一方案”,注重係統施策。聚焦增強基本公共服務的均衡性和可及性,首次按照“一件實事一個(ge) 方案”的原則,由省直責任部門製定10個(ge) 具體(ti) 實施方案,明確實事的任務目標、實施內(nei) 容、實施步驟、資金安排、責任主體(ti) 、完成時限、保障措施,並公布責任部門領導以及經辦處室聯係方式,老百姓通過具體(ti) 方案即可直接了解政策內(nei) 容、弄懂申報流程、掌握評價(jia) 方式,提高獲得感和體(ti) 驗感;市縣基層更加清晰、明了掌握實事籌備、實施、驗收各環節職責和時間節點,通過加強上下聯動,民生實事責任更實、管理更嚴(yan) 。
二是堅持“邊謀事、邊排錢”,注重統籌謀劃。堅持“謀事”和“排錢”有機融合,在政策謀劃階段,科學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和財政承受能力評估,堅持盡力而為(wei) 、量力而行,防止脫離財力實際、超越發展階段搞過渡保障,確保財力可承受、製度可持續。按照財政事權與(yu) 支出責任劃分要求,強化省級在促進全省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職責,為(wei) 落實民生政策提供資金保障。
三是堅持“先試點、後複製”,注重品牌示範。錨定全麵建設幸福江西目標,立足江西實際、發揮特色優(you) 勢,主動把區域民生改善工作置身於(yu) 國家戰略中進行考量、謀劃,對於(yu) 痛點、難點、堵點,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勇於(yu) 探索、敢於(yu) 施策,積極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把試驗變成示範,化特點為(wei) 亮點,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幸福品牌”。
“不管怎麽(me) 調整,我們(men) 始終堅持民生工作的力度隻強不弱,民生資金的投入隻增不減,民生項目的數量隻多不少,堅決(jue) 把省委省政府對民眾(zhong) 期盼、民心牽掛、民生幸福的關(guan) 心關(guan) 懷落到群眾(zhong) 手上心裏。”江西財政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