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負責、對世界負責的現代化新路(和音)
中國式現代化不走西方發達國家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追求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這是對中國負責,也是對世界負責
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量穩居世界第一,綠色越來越成為(wei) 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底色;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得到很好恢複,自然保護地已占陸域國土麵積的18%,一幅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畫卷在中華大地鋪展……中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點。中國式現代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you) 先、保護優(you) 先、自然恢複為(wei) 主的方針,堅定不移走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開辟了廣闊前景。中國式現代化用實踐證明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關(guan) 係,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不僅(jin) 可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you) 美生態環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
如何實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是各國在追求現代化進程中的一道必答題。在200多年的現代化進程中,西方發達國家普遍走過一條先汙染後治理的道路,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加速了對自然資源的攫取,帶來嚴(yan) 重的生態環境問題,人與(yu) 自然的深層次矛盾日益顯現。“一味追求經濟增長而破壞環境、過度索取資源的方式,已經不適合當前的全球發展階段。”阿根廷阿中研究中心主任帕特裏西奧·朱斯托表示,國際社會(hui) 更需要樹立起為(wei) 自然減負、對子孫負責的現代化思路。
中國式現代化不走西方發達國家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追求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這是對中國負責,也是對世界負責。在生態環境保護上,中國堅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ti) 賬、算綜合賬。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wei) 關(guan) 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係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美麗(li) 中國建設邁出重要步伐,推動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經過不懈努力,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態根基更加牢固,綠色底色不斷厚植,人民群眾(zhong) 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中國踐行的生態文明理念,展現出一種積極的、立誌於(yu) 為(wei) 所有人創造更美好世界的思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前執行主任埃裏克·索爾海姆認為(wei) ,中國建設生態文明的諸多成功實踐,為(wei) 國際社會(hui) 提供了具有借鑒意義(yi) 的寶貴經驗。
中國式現代化展現出立己達人的天下情懷。過去10年,中國是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超額完成到2020年碳排放強度下降40%至45%的目標,累計減少排放二氧化碳58億(yi) 噸,這是中國發展惠及世界的又一重要體(ti) 現。如今,中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和清潔發電體(ti) 係,正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與(yu) 此同時,中國大力推動建設綠色絲(si) 綢之路,援助實施綠色環保和應對氣候變化項目;率先出資15億(yi) 元人民幣,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支持發展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ye) ……“中國將生態理念放在發展戰略的核心位置,這種戰略眼光使中國成為(wei) 全球生態治理方麵的引領者。”墨西哥工業(ye) 發展和經濟增長研究所所長何塞·路易斯·德拉克魯斯表示。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中國堅定不移走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li) 中國,必將為(wei) 構建人與(yu) 自然生命共同體(ti) 貢獻更多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