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馬忠明委員:積極推動河西走廊玉米製種基地建設

發布時間:2023-03-10 14:53:00來源: 甘肅日報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穩定糧食播種麵積,抓好油料生產(chan) ,實施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 “深入實施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

  “要實現這個(ge) 目標,在穩定糧食播種麵積的同時,必須確保種子安全、選育推廣優(you) 良種子,在提高糧食單產(chan) 上下功夫。” 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農(nong) 業(ye) 科學院院長馬忠明說。

  馬忠明長期從(cong) 事農(nong) 作物肥水高效利用和節水高產(chan) 栽培理論與(yu) 技術研究和示範推廣工作。他認為(wei) ,作為(wei) 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的“芯片”,種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guan) 鍵,是支撐現代農(nong) 業(ye) 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應該把新品種選育推廣作為(wei) 提高單產(chan) 水平的突破口。尤其要重視加強糧食作物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為(wei) 重大品種選育提供戰略貯備。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培育高產(chan) 優(you) 質、抗旱抗病、耐密抗倒、宜機收的突破性品種。

  甘肅河西走廊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玉米製種基地,如何做好玉米製種工作,是馬忠明委員持續關(guan) 注的問題,“為(wei) 進一步推進玉米製種業(ye) 可持續發展,建議國家高度重視河西走廊玉米製種基地建設,盡快啟動第二期製種基地建設計劃。”

  馬忠明委員表示,要加大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作為(wei) 糧食產(chan) 能提升的主抓手。他建議國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改革體(ti) 製機製,吸引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國家設立專(zhuan) 項補貼資金,支持開展休耕輪作和地力培肥,通過綠肥種植、施用有機肥和全生物降解地膜規範化應用,保證土壤質量,提升耕地產(chan) 能。

  “提升農(nong) 機裝備水平是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重要環節。”馬忠明委員說,應把提升農(nong) 機裝備水平作為(wei) 提高種糧效益的著力點,加快推進種植業(ye) 機械化和智慧化,提升生產(chan) 經營的裝備水平。集成創新適應小農(nong) 戶生產(chan) 、丘陵山區作業(ye) 的小型農(nong) 機具、適宜灌區規模化作業(ye) 的智能化農(nong) 機裝備,不斷提高糧食作物全程機械化水平,實現降低勞動生產(chan) 成本,提高效率,達到高產(chan) 高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