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市將建第二道水源環線

發布時間:2023-03-10 15:15:00來源: 北京日報

  由北京市水務局組織編製的《首都水網建設規劃(2023年-2035年)》(征求意見稿)近日公開征求意見。根據征求意見稿內(nei) 容,本市將以南水北調工程為(wei) 核心,構建東(dong) 南西北四個(ge) 方向四條外部水源線路組成的多元外調水源通道;完善五大流域間水網溝通和區域內(nei) 水係溝通,改善核心區的城市河湖過流能力。

  回補五處地下水儲(chu) 備區

  據了解,“南水”進京後,北京水資源緊缺狀況得到一定緩解,但全市水資源供需仍處於(yu) 緊平衡狀態。盡管近幾年平原區地下水位持續回升,但與(yu) 1998年末相比仍有虧(kui) 空,水資源戰略儲(chu) 備工程體(ti) 係尚存短板。對此,征求意見稿提出,在國家水資源頂層設計框架下,按照“用足南水北調中線,開辟東(dong) 線,打通西部應急通道,加強北部水源保護”的要求,構建東(dong) 南西北四個(ge) 方向四條外部水源線路組成的多元外調水源通道。

  同時,形成市內(nei) 兩(liang) 道輸水水源環線。據了解,本市現有第一道水源環線以輸送南水北調中線水和密雲(yun) 水庫水為(wei) 主,重點保障中心城區和門頭溝、房山、大興(xing) 、亦莊等地區用水需求。根據征求意見稿,在第一道輸水水源環線基礎上,本市將建設第二道輸水水源環線,並結合第二道輸水水源環線向外建設放射性輸水支線,與(yu) 已建工程一起形成“外部調水有通道、兩(liang) 環多支市內(nei) 輸水有保障、水廠供水多水源”的輸水係統格局。新建的第二道水源環線,將重點保障城市副中心及拓展區和順義(yi) 、懷柔、昌平等平原新城地區用水需求,推進平原區城鄉(xiang) 供水一體(ti) 化,並為(wei) 地下水儲(chu) 備和河湖水生態修複增加水源通道。

  此外,征求意見稿還提出,本市將通過溝通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為(wei) 地下水儲(chu) 備區配備多區域、多水源、多路徑的地下水回補通道,針對密懷順、西郊、昌平、平穀、房山等五處地下水儲(chu) 備區分別提出回補策略,規劃構建13個(ge) 回補區域,打造30條回補通道,確保“補得進”。

  建“通州堰”分洪體(ti) 係

  征求意見稿提出,本市將按照水利部工作部署,完成北京市防洪排澇規劃修編。根據流域洪水安排和區域防洪保護要求優(you) 化流域規劃蓄滯洪區布局;重點加快推進北運河流域的南口、白羊城、壩河口、南旱河等重要蓄滯洪區及配套設施建設,確保“分得進、退得出”,增加洪澇水蓄滯能力約2200萬(wan) 立方米。

  同時,進一步完善中心城區“西蓄、東(dong) 排、南北分洪”的防洪排澇格局,推進南旱河規劃蓄滯洪區建設,進一步減少西部洪水排入通惠河,減輕首都核心區防洪排水壓力。完成溫潮減河工程建設,建成城市副中心“通州堰”2+2+1分洪體(ti) 係,初步實現分流過境洪水,減少洪水穿城目標。

  梳理修複東(dong) 部南部水網

  近年來,本市探索建立了更加靈活多樣的河流生態補水體(ti) 係,河湖生態修複成效顯著,2021年,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泃河、拒馬河五大河流時隔26年全部重現“流動的河”,並貫通入海。根據征求意見稿,本市將繼續修複受損的河湖生態係統,恢複河湖良好連通性,恢複和改善河道有水狀態,力爭(zheng) 實現“五河複流清水綠岸潤京城”常態化。

  征求意見稿還提出,依托北京五大流域的自然河道,以恢複原有工程為(wei) 主、新增連通工程為(wei) 輔,完善五大流域間水網溝通,實現流域間的相互調節,互通有無。同時,完善區域內(nei) 的水係溝通,根據全市各區的水網布局,以骨幹水源通道為(wei) 主,梳理卡口堵點,打通“最後一公裏”,實現骨幹水源通道與(yu) 各區重點河道的連通,為(wei) 河湖的新水配置,以及雨洪水利用創造條件。例如,首都核心區維持現有“一環”“二環”水係格局,重點對紫禦灣船閘、文慧閘和新華閘等三處卡點進行改造,改善核心區的城市河湖過流能力。海澱區圍繞“三山五園”地區水係連通建設,以京密引水渠為(wei) 主輸水通道,完善密雲(yun) 水庫與(yu) 五一渠、清河等10條河道的水係連通。

  此外,本市還將梳理修複東(dong) 部、南部密集的水網體(ti) 係,利用流域水脈網絡帶動東(dong) 南部大型森林濕地公園發展帶的建設,打造藍綠交織的城市近郊生態空間。其中包括,建設東(dong) 部水綠交融的生態家園,在北運河、潮白河、溫榆河沿岸,繼續大力推進平原造林,形成水韻林海的特色風光;建設南部藍綠融合的森林濕地集群,推進永定河綠化工程,將永定河與(yu) 三海子地區通過林地相聯係;同時,恢複古代苑囿風光,通過曆史風貌再現,將南部片區建設成為(wei) 郊野遊憩公園集群,形成中軸線南端的藍綠明珠。

  相關(guan) 新聞

  循環用水設施未登記 執法人員忙提醒

  本報訊(記者 王天淇 通訊員 鄭宇 聶娜)《北京市節水條例》已正式施行。平穀區一家洗車企業(ye) 因未登記循環用水設施被水務執法人員及時提醒,要求其限期整改。

  市水務局組織執法總隊和各區水務綜合執法隊近日在全市範圍內(nei) 啟動節水專(zhuan) 項執法行動。執法總隊平穀分隊按照部署,逐一對轄區內(nei) 洗車企業(ye) 開展“取供用排節”全鏈條執法,重點查處擅自停用、拆除、未安裝使用計量設施等違法行為(wei) 。

  當天,執法人員在檢查平穀區峪口鎮某汽車美容裝飾公司時發現,該公司雖建設使用了循環用水設施,但未向水務部門報送已建成循環用水設施的登記表。該行為(wei) 違反了《北京市節水條例》第38條。

  “備案太麻煩了,一時偷懶,完全沒想到這是違法的。”洗車企業(ye) 負責人表示。執法人員向當事人發放《北京市節水條例》宣傳(chuan) 材料,耐心講解相關(guan) 流程,督促指導其改造現有排水溝、沉砂池等設施,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率。

  執法人員向當事人送達了《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shu) 》。“處罰不是目的,目的是幫助咱們(men) 節約用水,節約運行成本,依法合規經營。”經過執法人員勸導,店主表示願意配合,盡快完成備案,加強節約用水管理。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