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綠色轉型 建設美麗河北
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
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環境汙染防治”“持續實施重要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
河北是首都水源涵養(yang) 功能區和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抓好生態文明建設責任重大。讓燕趙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出席全國兩(liang) 會(hui) 的河北代表委員紛紛表示,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推進生態優(you) 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li) 河北。
強化汙染防治 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2022年,河北抓生態治汙染,綠水青山展現新畫卷:全省PM2.5平均濃度降至36.8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地表水水質優(you) 良比例達84%;完成營造林637萬(wan) 畝(mu) 。
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河北代表委員認為(wei) ,要緊緊圍繞鞏固提升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退後十”成果,將持續增加優(you) 良天數、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作為(wei) 攻堅目標,深入推進環境汙染防治,全力推動實現更多“藍天白雲(yun) 、繁星閃爍”中國式現代化美麗(li) 河北新場景。
近日,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資源保護局工作人員在鳥類日常監測中,發現50隻小天鵝在湖麵上棲息。這群小天鵝的到來,標誌著衡水湖春季鳥類遷徙已經開始。接下來,青頭潛鴨、白琵鷺、大天鵝、白鷺等越來越多的鳥類將陸續遷徙而至。
“如今,衡水湖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鳥類達到333種。”全國人大代表、衡水市市長董曉航說,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今年衡水將進一步加大引水力度,實施入湖口水質淨化、小湖心生態修複、鳥類棲息地保護等工程,持續改善水質,放大生態優(you) 勢,努力建設北方平原地區水生態係統保護與(yu) 修複示範區。
良好的人居環境是人民群眾(zhong) 的殷切期盼。全國人大代表、廊坊市環境衛生事務中心清運管理站副站長馬希軍(jun) 表示,讓城鄉(xiang) 人居環境更加生態宜居,就要加強城鄉(xiang) 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生活垃圾處理能力,積極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完善農(nong) 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和處置體(ti) 係,推進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利用,讓良好生態為(wei) 幸福生活添彩。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旅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會(hui) 計師韓謙一直關(guan) 注“無廢城市”建設。他認為(wei) ,持續打好淨土保衛戰,河北要以固體(ti) 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wei) 主線,全域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ti) 係,打造功能互補、共享共治、梯次發展的“無廢城市”集群。
加強生態修複 提升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塞罕壩機械林場全麵轉入混交造林新階段!翻開2023年塞罕壩機械林場造林計劃表,一個(ge) 新變化足可載入林場發展史:8000畝(mu) 造林地塊,首次全部采用混交造林模式,加快形成樹種多樣、結構豐(feng) 富、功能穩定的森林生態係統,逐步使林分達到近自然狀態。
提升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全國人大代表、承德市市長王亞(ya) 軍(jun) 表示,今年,承德將聚焦生態強市、林業(ye) 強市等場景,加快實施北方防沙帶等生態工程,完成營造林120萬(wan) 畝(mu) ,修複草地15萬(wan) 畝(mu) ,治理水土流失500平方公裏,生態修複河道100公裏以上。開展國有林場“二次創業(ye) ”,大力推動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深化雨凇和病蟲害防治,以更高標準建設京津冀水源涵養(yang) 功能區。
“目前,邢台百泉、狗頭泉等多個(ge) 泉眼實現穩定複湧,日均出水量約2萬(wan) 立方米,引來白天鵝、黃嘴白鷺等十多種野生水鳥在此棲息、安家。”全國人大代表、邢台市市長宋華英興(xing) 奮地說,下一步,邢台市將圍繞保持“百泉複湧”“河河有水”,大力實施生態補水工程,突出打好汙水處理、水源置換、農(nong) 業(ye) 節水、河湖補水組合拳,加快推進重塑太行泉城項目建設,持續抓好國家水係連通及水美鄉(xiang) 村試點建設,繼續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著力厚植美麗(li) 邢台生態底色。
華北豹再現駝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遼河源發現瀕危物種輪葉貝母,衡水湖成為(wei) “鳥的天堂”……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河北生物多樣性“家底”愈加厚實。
“生物多樣性關(guan) 係人類福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全國政協委員、河北師範大學副校長郭毅建議,要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基礎研究和能力建設,摸清河北生物多樣性本底狀況,加強瀕危物種生境和種質資源保護工程建設;建立監測預警與(yu) 風險管理機製,增強應對生物多樣性保護新挑戰的能力,推進生物遺傳(chuan) 資源與(yu) 信息技術惠益共享,促進生物資源可持續開發和利用;加強公眾(zhong) 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參與(yu) 意識,推動共建萬(wan) 物和諧的美麗(li) 家園。
促進低碳發展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已經進入以降碳為(wei) 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汙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guan) 鍵時期。
在全國人大代表、保定市市長閆繼紅看來,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要始終把綠色作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閆繼紅代表表示,保定將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展“醫、車、電、數、遊”和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都市農(nong) 業(ye) 七大主導產(chan) 業(ye) ,紮實推進“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國家區域(城市)產(chan) 業(ye) 名片首批試點市”“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建設,突出打造“電力及新能源高端裝備集群”國家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加快建設“全國碳中和產(chan) 業(ye) 之都”。同時,把低碳理念融入城市生活,建設綠色建築,發展綠色消費,構建綠色交通體(ti) 係,營造人人愛護生態環境、人人追求低碳生活的社會(hui) 新風尚。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這為(wei) 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建設指明了方向。截至2022年底,張家口全市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總規模達到2647萬(wan) 千瓦,穩居全國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
全國人大代表、張家口市市長李克良表示,張家口將牢牢抓住河北建設新型能源強省的難得機遇,堅持大項目支撐、大企業(ye) 引領、大平台融合,加快推進光伏、風電、氫能、儲(chu) 能、抽水蓄能等新型能源融合發展,努力打造清潔高效、多元支撐的新型能源強市。
去年,河北提出利用3年左右時間,推進鋼鐵、水泥等7個(ge) 重點行業(ye) 環保績效創A,引領企業(ye) 深度減排,助推綠色低碳發展。
“推進重點行業(ye) 環保績效創A,是加快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舉(ju) 措。”全國人大代表、河鋼集團總經理王蘭(lan) 玉表示,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創A工作,河鋼集團堅持汙染治理、優(you) 化布局、綠色轉型。去年,唐鋼新區、邯鋼邯寶、石鋼新區先後獲評環保績效A級企業(ye) ,大大提升了企業(ye) 綠色低碳競爭(zheng) 力。
王蘭(lan) 玉代表表示,當前,河鋼集團正積極構建完善的綠色低碳科技創新體(ti) 係,探索和培育節能減排新工藝新技術,推進環保治理與(yu) 生產(chan) 過程深度融合、汙染物減排與(yu) 降碳技術協同發展,大力研發與(yu) 推廣先進適用的能效提升技術,加快氫基豎爐直接還原等突破性冶煉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實現生產(chan) 過程清潔化、能源利用低碳化、資源利用循環化,持續推動企業(ye) 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努力為(wei) 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li) 河北作出更大貢獻。(記者賈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