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由“大”向“強” 看江蘇靖江如何從“製造”邁向“智造”

發布時間:2023-03-14 10:42: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對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作出重大戰略部署。在數字經濟浪潮下,江蘇靖江把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作為(wei) 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引導企業(ye) 加大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力推智能示範車間、工廠創建,為(wei) 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增添了強勁動能。

  2月28日,在江蘇艾蘭(lan) 得營養(yang) 品有限公司粉劑工廠包裝車間,智能化設備忙碌地生產(chan) 著一批來自線上平台的個(ge) 性化訂製營養(yang) 品,客戶通過直播獲單後,向艾蘭(lan) 得公司下單。同時,這位客戶通過艾蘭(lan) 得的工廠透明化係統,還能實時了解到這批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進展。

  支撐這個(ge) 智能工廠正常運轉的,是艾蘭(lan) 得和阿裏雲(yun) 聯合開發的全國同行業(ye) 首個(ge) C2M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打通了消費端到生產(chan) 端的全流程、可視化、可追溯、可服務的全新商業(ye) 模式。艾蘭(lan) 得營養(yang) 品有限公司IT經理莊國強介紹,在消費端,企業(ye) 構建了消費者資產(chan) ,將根據消費者的喜好和市場流行趨勢,及時調整產(chan) 品結構和市場規劃;在生產(chan) 端,企業(ye) 構建了“透明工廠”係統,為(wei) 精益生產(chan) 提供數據支撐和有效指導,同時也能夠讓消費者能夠實時洞察其所下達的產(chan) 品訂單目前的生產(chan) 交付狀況,從(cong) 而實現生產(chan) 設備網絡化、生產(chan) 數據可視化、生產(chan) 過程透明化、生產(chan) 效率最大化。

  “數據驅動是這套係統的核心,我們(men) 希望通過C2M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構建由傳(chuan) 統的靠人去管理變為(wei) 數字驅動式管理的躍進。”莊國強介紹,艾蘭(lan) 得以支持業(ye) 務運營為(wei) 核心目標,建立了一批與(yu) 企業(ye) 業(ye) 務流程密切相關(guan) 的關(guan) 鍵性數據庫及應用係統,平台產(chan) 生的數據達到10萬(wan) 億(yi) 字節。企業(ye) 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深挖和廣泛應用,進一步提高了生產(chan) 、經營、管理、決(jue) 策的協調性、效率和水平,幫助企業(ye) 實現降本增效。

  靖江從(cong) 製造業(ye) 起步,以實體(ti) 經濟見長,擁有6500多家製造業(ye) 企業(ye) 。近年來,靖江市錨定“長三角智造市”目標定位,把智能製造作為(wei) 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引導企業(ye) 加大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大力推進智能示範車間創建,全市三分之一的規上企業(ye) 實施智能化改造,為(wei) 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增添強勁動力。

  “從(cong) 傳(chuan) 統賽道進入數字化智能化賽道,轉型能否成功,關(guan) 鍵在於(yu) 企業(ye) 全員思維理念能否成功轉型。”江蘇先鋒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大規模集成電路核心裝備零部件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ye) ,企業(ye) 信息技術部經理潘進元介紹道,近年來,在推進“智改數轉”的同時,公司對車間一線工人、班組長、中高管等群體(ti) ,展開了自下而上的分層分類培訓,通過思維理念、人才格局、管理模式的變革,引領企業(ye) 全方位深刻變革。

  “我們(men) 公司的半導體(ti) 加工設備產(chan) 品具有多品種、小批量、多工藝、多技術、高精確性的特點,有3000多個(ge) 品種、1萬(wan) 多份工單、30萬(wan) 道工序,智能化改造讓企業(ye) 30萬(wan) 道工序實現了高效無縫銜接。”潘進元介紹,如今,先鋒精密科技實現全部生產(chan) 環節和生產(chan) 過程可視化管理,帶動有效產(chan) 出提升40%,生產(chan) 計劃達成率保持在95%以上,訂單生產(chan) 周期下降30%,不良品率降低至1%。

  據靖江市工信局產(chan) 業(ye) 投資科科長陳彥夫介紹,當地將繼續營造智能製造良好氛圍,通過標杆創建,引導和帶動全市製造業(ye) 圍繞設計、生產(chan) 、管理、服務等環節加快信息化升級,切實提升企業(ye) 智能製造水平,加快推動靖江從(cong) “製造大市”邁進“智造強市”。截至目前,靖江已累計創成省級示範車間19家、市級示範車間25家,創成省級示範工廠3家、市級示範工廠6家。(王丹丹 徐鈺 賈秋敏 盛義(yi) )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