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青島:打造稅收引擎 助實體經濟提速換擋

發布時間:2023-03-14 15:12:00來源: 人民網-山東頻道

  當下,發展實體(ti) 經濟已經成為(wei) 拚經濟、抓發展、謀未來的“關(guan) 鍵一招”。

  引項目、建園區、強產(chan) 業(ye) ……在青島,一批引領性產(chan) 業(ye) 項目快速突破,虛擬現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3個(ge) 新型產(chan) 業(ye) 園區掛牌,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正在這片熱土上悄然生長。

  一批批大項目、一個(ge) 個(ge) 產(chan) 業(ye) 園的背後,是青島市越來越好的營商環境,也是青島稅務落腳於(yu) 實處的行動。

  擘畫高端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新藍圖

  產(chan) 業(ye) 是城市發展的脊梁,項目是產(chan) 業(ye) 升級的支撐。在青島西海岸新區,以京東(dong) 方、富士康等龍頭企業(ye) 為(wei) 引領的千億(yi) 級芯屏產(chan) 業(ye) 集群雛形初顯,填補了青島在光電顯示上遊材料領域的空白。

  得益於(yu) 稅收優(you) 惠政策的支持,高端光電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穩步推進。“由於(yu) 項目原材料主要依賴於(yu) 進口,采購成本居高不下,企業(ye) 收入增長速度一度減緩。去年,在稅務部門輔導下,我們(men) 申請增值稅留抵退稅7000餘(yu) 萬(wan) 元,為(wei) 我們(men) 注入了‘資金活水’,激活了發展動能。”青島新核芯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趙慶表示。

  服務項目落地,除了政策硬支撐,還離不開優(you) 化稅收營商環境的軟實力。自2022年6月青島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園集中開工以來,青島保稅港區稅務局專(zhuan) 業(ye) 園區服務團隊——“青島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園跟蹤服務工作專(zhuan) 班”多次護航重點項目落地,賦能企業(ye) 築強“中國芯”。

  工作專(zhuan) 班聚焦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園項目土地獲批、施工建設、設備采購等開工落地各環節,定向推出多部門事項“協同辦”、優(you) 惠政策“精準推”等專(zhuan) 業(ye) 化稅收服務,幫助項目盡快落地生根。

  “作為(wei) 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園的基礎設施建設單位,由於(yu) 基建周期長、前期投入多,我們(men) 麵臨(lin) 著較大的資金壓力。”中德聯合集團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陳曉說,“在稅務服務專(zhuan) 班的精準輔導下,去年我們(men) 累計收到3200餘(yu) 萬(wan) 元的留抵退稅,跨過了項目建設以來最難的一道坎。退稅款一到賬,我們(men) 就將其投入到重點建設項目中,為(wei) 項目發展注入了動力和活力。”

  瞭望智能化產(chan) 業(ye) 發展新前景

  著眼未來,搶占先機。在青島,智能化產(chan) 業(ye) 高地正加速隆起。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2月23日,青島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園揭牌成立,成為(wei) 2023年第一個(ge) 投入運營的市級專(zhuan) 業(ye) 園區。未來,這將是照亮長江以北智慧應用的算力燈塔,青島向新而行的興(xing) 業(ye) 熱土。

  青島高科產(chan)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管理著包括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園在內(nei) 超過95萬(wan) 平方米的樓宇,其用心打造的園區環境讓科技創新集聚效應充分釋放。

  “疫情期間,無論是項目建設還是資金流轉,園區與(yu) 企業(ye) 都麵對著較大壓力,還好有稅務部門及時將緩繳、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孵化器免征土地稅款等稅收優(you) 惠政策送上門來。近三年我們(men) 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稅額達到11萬(wan) 元,房產(chan) 稅減免140餘(yu) 萬(wan) 元,有效保障了項目施工建設以及園區招商管理的順利進行。”公司財務負責人劉路說道。

  創新是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第一驅動力。作為(wei) 視覺識別算法行業(ye) 的領軍(jun) 企業(ye) ,山東(dong) 極視角科技有限公司對此深有同感。“擁有最先進的技術才能在人工智能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公司政府事務總監王道林說道。

  視覺識別算法就像機器的“眼睛”,能像人眼一樣對目標進行識別、跟蹤和測量,對圖像進行處理。極視角科技掌握了1500種視覺識別算法,基本覆蓋了當前市場端主流算法應用場景——卓越成果的背後,是極視角占主營業(ye) 務收入23%以上的研發費用投入。

  “我們(men) 投入大量資金用於(yu) 算法研發和人工智能技術研究,得益於(yu)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you) 惠政策,2022年享受加計扣除超2400萬(wan) 元,節約稅款約400萬(wan) 元,這為(wei) 我們(men) 堅持科技創新道路注入一針‘強心劑’。通過稅收優(you) 惠節省下來的資金進入新一輪研發環節,推動研發加速前進。”王道林表示。

  極視角科技也是首批享受“稅務360度健康體(ti) 檢服務”的企業(ye) 之一。青島開發區稅務部門運用稅收大數據對企業(ye) 進行全生命周期“會(hui) 診”,對企業(ye) 納稅申報、稅費繳納、發票使用等14個(ge) 項目進行健康體(ti) 檢和風險排查,為(wei) 企業(ye) 潛心研發、開拓市場免除後顧之憂。

  描繪綠色化低碳環保新畫卷

  分揀、破碎、篩選、水洗……在青島綠帆建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chan) 業(ye) 園的生產(chan) 線上,每天有1萬(wan) 餘(yu) 噸建築垃圾變廢為(wei) 寶,成為(wei) 再生骨料及各類再生建材製品,期間所產(chan) 生的粉塵顆粒、廢水和多餘(yu) 蒸汽也被回收再利用。

  “我們(men) 將分三批引入新生產(chan) 線,對現有設備進行優(you) 化升級,預計投入資金2000萬(wan) 元。”據董事長陳勇介紹,擴大產(chan) 能規模、實用新型專(zhuan) 利創新研發、建築廢棄物處置綜合利用設備改造升級均需投入大量資金,而這離不開稅收優(you) 惠政策的支持。“我們(men) 連續5年享受企業(ye) 所得稅節能環保項目所得‘三免三減半’優(you) 惠政策,節省稅款500萬(wan) 元,近兩(liang) 年累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900餘(yu) 萬(wan) 元。”

  近年來,青島稅務部門著力打造稅收服務“雙碳”精誠共治新格局,明確稅務助力“碳達峰碳中和”18條舉(ju) 措,編製《支持綠色發展稅費優(you) 惠政策指引》,開展“綠色稅收大講堂”培訓。同時,環境保護稅“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征收機製,也通過正向激勵、反向倒逼的雙向調節,助推綠色轉型。

  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是青島老牌能源類工業(ye) 企業(ye) ,承擔著青島市電力、熱力生產(chan) 和供應任務。麵對新舊動能轉換的新形勢,如何有效控製大氣和水汙染物排放、促進清潔取暖,實現綠色低碳轉型,是華電近年來重點關(guan) 注的問題。

  “環保稅等一係列優(you) 惠政策的出台,緩解了我們(men) ‘超低排放’的資金成本壓力,我們(men) 將部分資金用於(yu) 環保工藝改造和技術研發投入,推動公司走上創新驅動、綠色發展道路,實現經濟效益與(yu) 生態效益雙豐(feng) 收。”公司財務負責人侯可磊介紹。

  2018年環保稅開征以來,在稅務部門的政策宣傳(chuan) 與(yu) 輔導下,華電積極推進天然氣供熱改造升級,加大超低排放設備改造投入,上線自動監測設備準確計算汙染物排放量……截至2022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等汙染物排放明顯降低,環保稅應納稅額降低了10%,減免稅額近300萬(wan) 元。

  “有了稅收優(you) 惠的支持,我們(men)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就更有動力了。”談到今後發展,侯可磊信心滿滿。(劉禕 薛彥媛 陳洋)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