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看長沙③湯家嶺社區:紮根法治沃土 厚植法治文化

發布時間:2023-03-14 15:20:00來源: 人民網-湖南頻道

  編者按:日前,司法部、民政部印發《關(guan) 於(yu) 命名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的決(jue) 定》,湖南省長沙市金洲村、譚家園村、河東(dong) 新村、環園村、湯家嶺社區等村(社區)光榮上榜。人民網湖南頻道與(yu) 長沙市司法局聯合推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看長沙》係列報道,展示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中的長沙風采。

  法治沃土,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韭菜園街道湯家嶺社區。

  湖南省公安廳、省司法廳、省監獄管理局,都聚集在麵積不足1平方公裏的湯家嶺社區,社區由此坐擁獨特的法治資源優(you) 勢。

  紮根法治熱土,厚植法治文化,打造出一批如“娃娃法庭”“胖嗲365誌願服務隊”等法治品牌,這是湯家嶺社區一舉(ju) 摘得“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的奧秘所在。

  街頭巷尾

  夯實普法陣地

  春到湯家嶺,沿途春光明媚,樹葉複綠,一路繁花。漫步向陽湖畔的竹園路,在領略這大好春光之餘(yu) ,法治文化也在悄然間浸潤市民們(men) 的心靈。

  在0.9平方公裏的範圍內(nei) 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法治文化宣傳(chuan) 陣地,湯家嶺社區可謂是下足功夫。房前屋後、街頭巷尾,都被最大限度利用起來。

  竹園路沿線便合理規劃36塊宣傳(chuan) 板打造法治長廊,通過選用與(yu) 居民生產(chan) 生活密切相關(guan) 的法律條文、以案釋法、法律知識問答、漫畫等內(nei) 容,在潛移默化中使人們(men) 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實現法律素養(yang) 的提升,進一步養(yang) 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行為(wei) 習(xi) 慣。

  以“弘揚憲法精神 共築法治長沙”為(wei) 宣傳(chuan) 主題的杜家園巷法治文化街,在有限空間裏,讓法治宣傳(chuan) 有新意,將法治元素、城市街道、互動體(ti) 驗深度融合,打造“一街三區”格局,通過憲法宣傳(chuan) 長廊、法治小景、互動小品等藝術載體(ti) ,賦予場地法治生命力,集普法、教育、互動、休憩功能於(yu) 一體(ti) ,達到堅持黨(dang) 建引領、體(ti) 現時代特色、宣傳(chuan) 法治文化於(yu) 一體(ti) 的藝術效果。

  閑庭信步間,居民群眾(zhong) 、過往行人都接受著法治文化的熏陶和洗禮。

  線上線下

  打造普法品牌

  “湯家嶺社區‘娃娃法庭’,現在開庭。”身穿法袍、手持法錘,一個(ge) 青少年法治教育項目,以每周一次的頻率在湯家嶺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內(nei) 開展。

  法錘起落間,已是10年光景。

  “剛開始,隻有社區裏的幾名學生參與(yu) 。”湯家嶺社區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姚煒回憶起“娃娃法庭”的成長,禁不住感歎。“現在微信群裏有學生420名,每期活動就有60名學生參與(yu) ,覆蓋了15所中小學,輻射範圍也從(cong) 社區拓展到整個(ge) 長沙。”

  青少年犯罪問題引起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但不少家長認識不足,單一的活動形式很難吸引青少年的關(guan) 注和參與(yu) 。2013年,湯家嶺社區打造了“娃娃法庭”青少年法治教育項目。

  “一個(ge) 孩子,就能帶動一個(ge) 家庭,影響一所學校。家庭‘小細胞’,照樣能影響社會(hui) ‘大環境’。”姚煒介紹,10年來,“娃娃法庭”培育了30名法治之星,服務青少年達6000人次以上,培育青年誌願者800餘(yu) 名,激發了未成年人學法的興(xing) 趣,以寓教於(yu) 樂(le) 的形式普及了法律知識。

  “娃娃法庭”是湯家嶺社區探索實施的“6+X”青少年法治教育模式之一。除了開展模擬法庭、推出普法課堂、普及行為(wei) 戲劇、打造法治遊學季、舉(ju) 辦法治論壇等線下活動,推出的線上活動同樣“吸粉”眾(zhong) 多。

  湯家嶺社區還打造了普法直播課堂,依托“愛尚湯家嶺”視頻號,開展“娃娃法庭”普法直播課堂,邀請專(zhuan) 業(ye) 律師、在職黨(dang) 員講解反對校園霸淩、婚姻家庭、物業(ye) 糾紛等與(yu) 社區居民息息相關(guan) 的法律知識,解決(jue) 了時間衝(chong) 突、場地和人數限製的矛盾,大大方便了居民群眾(zhong) 學法、知法。

  全員參與(yu)

  建強普法隊伍

  “法律護民民愛法,學法懂法才不亂(luan) ,全民行動最理想,不能亂(luan) 。”上午9點,當湯家嶺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的大門打開後,不用多久,2樓排練室便傳(chuan) 來普法“三句半”。

  吹、拉、彈、唱,12名銀發“藝術家”,排練得熱火朝天。

  “‘五四’青年節快到了,我們(men) 幾個(ge) 老頭子想準備個(ge) 普法節目,為(wei) 社區發揮餘(yu) 熱嘛!”60多歲的李建平,是當地一文藝團的退休員工。2020年,李建平繼續發揮多才多藝的特長,開始創作普法作品,並與(yu) 11名退休老同事組建了一個(ge) 藝術團,用表演的形式向居民們(men) 普及法律知識。

  為(wei) 加強普法隊伍建設邁出新步伐,湯家嶺社區組建了幾支有文化、有熱心、有水準的法治帶頭人和法律明白人隊伍,創作了寫(xie) 、畫、講、唱、演、奏等居民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普法宣傳(chuan) 作品近百篇。

  除了熱心居民的高聲普法,專(zhuan) 業(ye) 律師也積極加入到湯家嶺社區的普法隊伍。

  2021年3月,芙蓉區人大代表文琪律師成立“文琪工作室”,免費向居民群眾(zhong) 提供法律谘詢,自家的煩心事,都能在法律裏找到答案。並且,文琪還向居民群眾(zhong) 提供法律援助,切實解決(jue) 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湯家嶺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居委會(hui) 主任廖海梅表示,通過堅持黨(dang) 建引領,夯實陣地堡壘,落實民主政策,加強法治宣教,注重民生建設,不斷探索創建“民主法治示範社區”的新路子,初步形成了社區組織健全完善、民主製度規範完備、法治教育紮實有效、經濟社會(hui) 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麵。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