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運行企穩 預期加快好轉(權威發布)
工業(ye) 和服務業(ye) 雙雙回升,消費和投資都在改善……1至2月,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you) 化,穩經濟政策的效果持續顯現,經濟循環加快暢通,生產(chan) 需求明顯改善,經濟運行企穩回升,市場預期加快好轉。下一步,我們(men) 有條件、有基礎、有信心實現預期增長目標。
3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今年1至2月主要經濟數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在15日舉(ju) 辦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1至2月,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you) 化,穩經濟政策的效果持續顯現,經濟循環加快暢通,生產(chan) 需求明顯改善,經濟運行企穩回升,市場預期加快好轉。”
生產(chan) 需求回升向好,就業(ye) 物價(jia) 總體(ti) 穩定
會(hui) 上,付淩暉從(cong) 4個(ge) 方麵分析了1至2月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生產(chan) 需求回升向好。
從(cong) 生產(chan) 看,工業(ye) 和服務業(ye) 雙雙回升。工業(ye) 方麵,1至2月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2.4%,比2022年12月回升1.1個(ge) 百分點,兩(liang) 年平均增長4.9%,回升幅度較大。服務業(ye) 方麵,1至2月服務業(ye) 生產(chan) 指數同比增長5.5%,實現由降轉增,8個(ge) 服務業(ye) 分行業(ye) 指數中有7個(ge) 加快回升,說明服務業(ye) 整體(ti) 改善比較明顯。
從(cong) 需求看,消費和投資都在改善。消費方麵,1至2月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限額以上18類商品零售額中有12類同比加快回升。投資保持平穩增長,1至2月投資同比增長5.5%,比去年全年增速加快0.4個(ge) 百分點。“生產(chan) 需求的改善對於(yu) 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付淩暉說。
——就業(ye) 物價(jia) 總體(ti) 穩定。
1至2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ye) 率平均為(wei) 5.6%。“從(cong) 數據看,就業(ye) 情況總體(ti) 穩定。2月失業(ye) 率比1月略有上升,是由於(yu) 季節性因素的影響。”付淩暉認為(wei) ,我國保持就業(ye) 總體(ti) 穩定具備許多良好條件:經濟運行有望整體(ti) 好轉,國內(nei) 需求有望逐步擴大,有利於(yu) 增加就業(ye) 崗位;就業(ye) 容量比較大的服務業(ye) 正加快恢複,有利於(yu) 穩定和擴大就業(ye) 。此外,今年擴大就業(ye) 政策的力度也會(hui) 加大。
1至2月,我國居民消費價(jia) 格同比上漲1.5%,這樣的溫和上漲與(yu) 國際高通脹形成鮮明對比。在付淩暉看來,我國保持全年價(jia) 格總體(ti) 穩定具備堅實基礎:一是近年來糧食生產(chan) 持續增長,庫存比較充裕。二是我國能源自給率超過80%,近年來石油、天然氣增產(chan) 水平比較明顯,有利於(yu) 穩定能源價(jia) 格。三是工業(ye) 消費品、服務供給比較充裕。“在保供穩價(jia) 各項政策措施作用下,能夠實現全年居民消費價(jia) 格漲幅3%左右的預期目標。”付淩暉說。
——經濟循環逐步改善。
從(cong) 生產(chan) 端看,規模以上工業(ye) 41個(ge) 大類行業(ye) 中有28個(ge) 行業(ye) 增速回升。從(cong) 消費端看,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18類限額以上單位中有12類增速在加快。從(cong) 交通運輸指標看,前兩(liang) 個(ge) 月貨運量由去年12月份的下降轉為(wei) 增長,鐵路、航空客運量也都出現大幅增長。這些情況表明經濟運行循環逐步改善。
——經營主體(ti) 活力趨於(yu) 增強。
2月份,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回升至52.6%,達到近年來較高水平,服務業(ye) 商務活動指數達到55.6%,為(wei) 近期高點,說明經營主體(ti) 發展預期改善。此外,1至2月,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中,小微型企業(ye) 的增加值同比增長2.4%,快於(yu) 大型企業(ye) ,表明市場活力逐步增強。
消費市場回暖,全年恢複向好具備有利條件
“今年前兩(liang) 個(ge) 月經濟運行一個(ge) 很大的亮點,就是消費的改善和回升。”對此,付淩暉進行了具體(ti) 分析。
接觸型消費、服務消費回升比較明顯。隨著疫情對消費場景限製的消除,加上這一時期正逢春節,居民出行旅遊、文化娛樂(le) 消費明顯恢複。春節期間,旅客發送量同比增長71.2%,國內(nei) 遊客出遊人次同比增長23.1%,旅行社及相關(guan) 行業(ye) 收入均出現大幅增長。春節聚餐活動明顯增加,1至2月餐飲收入同比增長9.2%,由去年12月份的下降轉為(wei) 較大幅度的回升。
商品零售多數在改善。基本生活類和部分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比如糧油食品類、金銀珠寶類都保持較快增長。
實體(ti) 店零售銷售明顯改善。1至2月,限額以上實體(ti) 店零售中,百貨店零售增長5.5%,明顯好於(yu) 去年。同時,網上零售保持穩定增長。1至2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3%。
“從(cong) 後期走勢看,全年消費恢複向好有很多有利條件,主要表現在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明顯,人均GDP已經超過1萬(wan) 美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蘊藏著巨大的消費潛力。同時,疫情對消費的限製作用會(hui) 逐步消除,各地積極出台擴大消費相關(guan) 政策,都有利於(yu) 釋放消費潛力。”付淩暉認為(wei) ,隨著經濟恢複、就業(ye) 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費能力會(hui) 逐步增強。
有條件、有基礎、有信心實現預期增長目標
《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中提出,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5%左右。會(hui) 上,付淩暉對此從(cong) 3個(ge) 方麵作了分析。
——這一目標,符合發展的實際和需要。
首先,過去3年中國經濟平均增速為(wei) 4.5%,5%左右的預期目標高於(yu) 這一指標,有利於(yu) 擴大就業(ye) 、穩定經濟、改善民生。再者,這一目標基本符合潛在增長水平,當前經濟運行情況和資源要素條件能夠支撐,也有利於(yu) 防範和化解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和風險,引導各方麵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經濟發展質量。
——實現這一目標,有壓力有挑戰。
看國際,全球經濟增長趨於(yu) 下行,主要國際組織紛紛下調預期,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月份預計今年世界經濟增長2.9%,比2022年低0.5個(ge) 百分點。此外,雖然一些主要經濟體(ti) 大幅加息,通脹水平有望比去年回落,但總的看還是處於(yu) 高通脹水平。
看國內(nei) ,去年我國經濟總量達到121萬(wan) 億(yi) 元,每1個(ge) 百分點的增長將帶來巨大增量,實現5%左右的增長十分不易。此外,長期積累的一些結構性問題比較突出,穩定經濟增長仍需付出努力。
——對實現預期目標充滿信心。
“中國經濟經過長期發展,物質基礎雄厚,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you) 勢、完善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豐(feng) 富的勞動力資源,勞動力素質還在不斷提高,創新發展的動能不斷增強。今年疫情對生產(chan) 需求的抑製性作用有較大幅度消除,有利於(yu) 釋放經濟增長潛力。”付淩暉表示,我們(men) 有條件、有基礎、有信心實現預期增長目標,“下階段,要認真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持續推進各項工作,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16日 12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