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兩創”探新路 好客山東增魅力
原標題:文化“兩(liang) 創”探新路 好客山東(dong) 增魅力
以文促旅 以旅彰文
文化“兩(liang) 創”探新路 好客山東(dong) 增魅力
“這隻泥老虎的肚子裏有枚竹笛,用手握住它的頭和尾巴一推一拉,它就能嗚嗚叫。”3月17日下午,山東(dong) 手造展示體(ti) 驗中心迎來入境遊市場開放後的首批客人,17名香港遊客被“高密泥叫虎”深深吸引,愛不釋手。
“對於(yu) 體(ti) 驗手造之旅的安排,遊客們(men) 反饋很好。”香港永安旅遊領隊陸明輝多次帶團來過濟南,相較以往,他表示這次濟南之行帶給他更多的新鮮感。此次,該團行程側(ce) 重體(ti) 驗“好客山東(dong) ”文化,從(cong) 青島、泰安到濰坊,遊客們(men) 深入感受山東(dong) 民俗文化,收獲了滿滿的體(ti) 驗感。
聽一曲沂蒙山小調;喝一杯莒南的綠茶;蕩舟水上,品味沂州美食……在位於(yu) 臨(lin) 沂市河東(dong) 區的沂州古城,非遺文化正以遊客可欣賞、可品嚐、可穿戴、可體(ti) 驗、可購買(mai) 的方式活力呈現。去年年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協會(hui) 公布了全國非遺與(yu) 旅遊融合發展優(you) 選項目名錄,濟南方特東(dong) 方神畫、沂州古城、山東(dong) 紅嫂家鄉(xiang) 旅遊區、五埠夥(huo) 大門景區、紅高粱小鎮、濰坊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蓬萊閣景區等7個(ge) 景區成為(wei) 第一批全國非遺旅遊景區。
“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指導下,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資源正通過文化‘兩(liang) 創’新路徑,為(wei) 山東(dong) 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省文化和旅遊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王磊表示,用文化豐(feng) 富旅遊內(nei) 涵、提升旅遊品位,用旅遊帶動文化傳(chuan) 播、促進文化繁榮,已成為(wei) 業(ye) 內(nei) 人士的廣泛共識。
放眼全國,秦始皇兵馬俑、三星堆等考古遺跡博物場館已經成為(wei) 熱門旅遊目的地。今年,“好客山東(dong) ”博物館奇妙遊也將啟動。山東(dong) 省將推動各級博物館全麵納入旅遊線路,合理配置館內(nei) 餐飲區、遊客休息區、文創產(chan) 品展賣區、書(shu) 店等,完善旅遊服務功能,提升遊客體(ti) 驗,打造一批精品線路。“今年能感到與(yu) 過去明顯不同,我們(men) 與(yu) 省內(nei) 多家博物館簽訂了旅遊送團協議,推出獨家策劃的線路產(chan) 品,博物館也將積極為(wei) 旅遊團隊提供大巴停靠、專(zhuan) 業(ye) 講解等服務。”山東(dong) 國信國際旅行社負責人李聖娥介紹,有些博物館甚至把暑期研學的夜間開放計劃也早早提上日程。
最近,對國家金牌導遊王建和同事們(men) 來說,每個(ge) 周末都很忙碌,他們(men) 義(yi) 務帶領市民、遊客走進煙台市博物館,講解煙台曆史文化。王建介紹,這兩(liang) 年,山東(dong) 的“考古+旅遊”,特別是研學項目正展現出良好發展勢頭,文博遊也在本地旅遊市場表現亮眼,但產(chan) 品還不夠豐(feng) 富。據了解,山東(dong) 省計劃在現有的6個(ge) 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基礎上,大力推進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支持具備條件的創建A級旅遊景區,開展考古工地開放日、考古研學遊等公眾(zhong) 考古活動。到2025年,將建成並開放20個(ge) 考古遺址公園,打造旅遊新名片。
去年以來,“山東(dong) 手造”“黃河大集”等文化“兩(liang) 創”新成果,賦能好客山東(dong) “景”上添花。今年春節期間,山東(dong) 手造展示體(ti) 驗中心共接待遊客25萬(wan) 人次。臘月二十八至大年初八,2023“淄味·高青”黃河大集單日客流量達到8萬(wan) 人次,共吸引20萬(wan) 遊客前來打卡,帶動旅遊綜合收入1800萬(wan) 元。
美好春日,山東(dong) 省全麵啟動沿黃河、沿大運河、沿齊長城、沿黃渤海、沿膠濟鐵路線“四廊一線”文化體(ti) 驗廊道和“十大展示帶”建設,推動山東(dong) 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走在前,打造山東(dong) 文化“兩(liang) 創”新標杆,構建全省全域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新格局。3月16日,首趟“行走百年膠濟 高鐵環遊齊魯”冠名列車從(cong) 濟南西站駛出,開啟“四廊一線”沿膠濟鐵路文化體(ti) 驗線的沉浸式體(ti) 驗之旅。(劉英 唐曉寧 徐佳)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