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都市圈建設加速
2月28日,西安鐵路樞紐中的三座車站正式更名:隴海線西安西站更名為(wei) 蓮湖站、西成線阿房宮站更名為(wei) 西安西站、西康線西安南站更名為(wei) 引鎮站。
這三座鐵路車站更名的消息早在2月初就已經發布,當時,消息一經發布,就引發了熱議。消息之所以引發如此大的關(guan) 注,不僅(jin) 是因為(wei) 更名的車站數量較多,還因為(wei) 大眾(zhong) 關(guan) 注著西安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
“更改三座車站站名,是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立足陝西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際,進一步完善西安鐵路樞紐的重要舉(ju) 措。”日前,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計統部副主任張毅說。
1 站名精準反映車站所在地指位性
據蓮湖站站長李喜安介紹,更名為(wei) 蓮湖站的隴海線西安西站,位於(yu) 西安市蓮湖區,距離鍾樓直線距離僅(jin) 3公裏,於(yu) 1953年建成、1956年正式投用,曾是西北地區吞吐量最大的綜合性貨運站、全路五星級優(you) 質貨場。
近年來,隨著區域經濟快速發展,西安城市發展空間不斷向四方拓展。特別是西鹹新區設立,西安鹹陽加速一體(ti) 化發展,西安城市發展空間向西拓展了幾十公裏。原隴海線西安西站所處位置已成為(wei) 西安市城區中心。
根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車站管理辦法,車站站名應反映車站所在地指位性。因此,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將隴海線西安西站更名為(wei) 蓮湖站。因同樣的原因,西成線阿房宮站同步更名為(wei) 西安西站,西康線西安南站更名為(wei) 引鎮站。
值得注意的是,西康線西安南站更名為(wei) 引鎮站,除站名地域指位更精準的原因外,還因為(wei) 它與(yu) 規劃中的新西安南站重名。西康線西安南站位於(yu) 西安市長安區引鎮街道,是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內(nei) 西康鐵路線上的一個(ge) 三等車站,主要辦理客運、貨運、裝卸和列車到發作業(ye) ,目前圖定旅客列車有17趟,客流主要集中在內(nei) 蒙古、齊齊哈爾、昆山、安康、成都、武昌等方向。同時,該站目前也是西安周邊重要的砂石骨料卸車基地,年卸車量達253.3萬(wan) 噸。而新西安南站是2017年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及陝西省政府聯合下發的《西安鐵路樞紐規劃(2016—2030年)》中規劃的一座主要車站。
“更名後,三座車站好找易記,方便群眾(zhong) 出行,而且能為(wei) 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大助力。”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客運部客運技術科科長劉桐飛說。
2 “五大”車站契合所在區域發展定位
此次三座鐵路車站更改站名後,西安鐵路樞紐“集齊”東(dong) 、南、西、北、中五座車站,車站名稱更加規整、統一,契合所在區域發展定位。
2023年西安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西安將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進一步優(you) 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快實施“南控、北跨、西融、東(dong) 拓、中優(you) ”戰略:向南,將嚴(yan) 控生態紅線,協同建好秦嶺國家公園;向北,全麵吹響城市“北跨”發展“集結號”,製定實施《西安市“北跨”發展行動方案》;向西,縱深推進西安鹹陽一體(ti) 化發展,支持西鹹新區創新城市發展方式;向東(dong) ,聚力抓好高鐵東(dong) 城片區規劃建設,打開做靚城市“東(dong) 大門”;同時,在中心城區,以文物保護為(wei) 先,實施立體(ti) 化、社會(hui) 化、市場化改造優(you) 化,實現差別化發展,留住城市煙火氣。
西安鐵路樞紐中的“東(dong) 南西北中”五座車站,正好標注西安城市發展空間格局,契合區域發展定位:位於(yu) 西安高鐵東(dong) 城中央商務辦公核心區的西安東(dong) 站,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建成後將成為(wei) 集高鐵、普鐵、地鐵、公交於(yu) 一體(ti) 的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新西安南站正在規劃中;位於(yu) 西鹹新區灃東(dong) 新城的西安西站(原西成線阿房宮站)已於(yu) 2017年12月6日投入運營,近年來客流量隨西鹹新區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而逐年增加;位於(yu) 西安城區北部中軸線上的西安北站,是西北地區最重要的、規模最大的鐵路客運樞紐,承擔鄭西高鐵、大西高鐵、西成高鐵、銀西高鐵等高鐵線路的運輸任務,已成為(wei) 帶動西安城北區域發展的一張名片;位於(yu) 城中的西安站(西安火車站)距離鍾樓不足3公裏,建成投用80多年,是西安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經過站改後,西安站與(yu) 坐落在車站北邊的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南邊的明城牆兩(liang) 個(ge) 景點融為(wei) 一體(ti) ,形成了獨特的‘站·宮·城’結構,是許多遊客喜歡的打卡地。”西安站客運車間主任張玉靜說。
除五大車站外,西康線西安南站更名為(wei) 引鎮站後,與(yu) 長安區引鎮街道的發展定位也更加契合。據了解,長安區引鎮物流園區是長安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板塊,也是目前西安南郊唯一具備公鐵聯運優(you) 勢的重要工業(ye) 物流樞紐。西康線西安南站更名為(wei) 引鎮站後,將為(wei) 該物流園區的發展提供招商引資、貨物運輸等方麵的助力。
3 “四主一輔”客運係統加速西安都市圈建設
“西安東(dong) 站站內(nei) 將引入西安地鐵5號線、12號線、15號線、21號線等城市軌道交通線路,並與(yu) 西安市繞城高速、三環快速路、210國道等公路交通通道銜接。”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站改指揮部總工程師馬永興(xing) 說,西安東(dong) 站建成後,將成為(wei) 西北地區特大型鐵路綜合交通樞紐,年旅客發送量預計達3650萬(wan) 人次,為(wei) 西安都市圈建設提供更大支撐。
都市圈也叫1小時通勤圈。加速建設西安都市圈,都市圈內(nei) 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基礎。西安都市圈地處我國“兩(liang) 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中陸橋通道橫軸和包昆通道縱軸的交匯處,規劃範圍包括西安市全域(含西鹹新區),鹹陽市秦都區、渭城區、興(xing) 平市、三原縣、涇陽縣、禮泉縣、乾縣、武功縣,銅川市耀州區,渭南市臨(lin) 渭區、華州區、富平縣,楊淩農(nong) 業(ye)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示範區。按照規劃,到2025年,西安都市圈內(nei) 網絡化、多層次、綜合立體(ti) 交通網基本建成。到2035年,西安都市圈內(nei) 同城化、全域一體(ti) 化基本實現。
實現這一目標,西安鐵路樞紐扮演著重要角色。根據《西安鐵路樞紐規劃(2016—2030年)》,西安鐵路樞紐將形成銜接包頭、太原、武漢、鄭州、重慶、成都、蘭(lan) 州、銀川、合肥、侯馬、平涼11個(ge) 方向,包西、大西、鄭西、西武、西渝、西成、西蘭(lan) 、銀西高鐵以及既有隴海、包西、寧西、侯西、西平、西康、鹹銅鐵路15條幹線和西安至法門寺、韓城、潼關(guan) 等關(guan) 中城際鐵路引入的大型環形放射狀鐵路樞紐,客運係統形成西安北站、西安站、西安東(dong) 站、新西安南站和西安西站(原西成線阿房宮站)“四主一輔”布局,其中輔站為(wei) 西安西站。
在這個(ge) 大型環形放射狀鐵路樞紐中,東(dong) 、西、南、北、中五座車站分工明確,各自承擔不同方向的高鐵、普鐵客運任務,並且銜接西安都市圈內(nei) 軌道交通線路及公路交通通道,提速都市圈內(nei) 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目前鄭西、西成、銀西等5條高鐵開通運營,西延、西康、西十等4條高鐵正在加速建設,以西安為(wei) 中心的‘米’字形高鐵路網主骨架已全麵落地。”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建設部副主任付新元說,“西安北站、西安東(dong) 站、西安站等主要鐵路車站已接入或規劃接入西安市政交通線路,西安鐵路樞紐日益完善,都市圈內(nei) 群眾(zhong) 出行將更加快捷、便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