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法院建院兩年 累計收案標的金額近6500億元
人民網北京3月25日電 (記者鮑聰穎)3月23日,北京金融法院召開成立兩(liang) 周年新聞發布會(hui) 。北京金融法院黨(dang) 組成員、副院長李豔紅介紹,截至2023年3月18日,共受理案件15464件,審結、執結13140件,累計收案標的金額近6500億(yi) 元,結案標的金額4900餘(yu) 億(yi) 元。
據了解,作為(wei) 新設法院,北京金融法院法官人均結案數等效率指標、發改率等質量指標、在線庭審率等信息化應用指標均位居全市法院前列。過去兩(liang) 年,北京金融法院依法審結金融民商事案件9034件,成功辦結一批疑難複雜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典型案件,妥善化解金融糾紛,有效防範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市場秩序。
妥善審結金融行政案件685件,其中以中央金融監管部門為(wei) 主體(ti) 的約占97%,高質量辦理涉金融監管執法、金融政策實施的新類型案件,監督和支持監管部門依法履行監管職責,規範金融監管行為(wei) ,維護金融穩定與(yu) 安全。
高效執結金融執行案件2474件,深化事務集約和分權製衡,建立查扣凍證券電子平台,建立“保、多、立、審、執”一體(ti) 化辦案模式,積極推動證券執行法治協同平台建設,促進審執工作提質增效。
北京金融法院立足區域定位和專(zhuan) 門法院特點,充分發揮金融案件集中管轄優(you) 勢,圍繞服務實體(ti) 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務,忠實履行服務大局發展的職責使命。如將182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和全部新三板掛牌公司,通過係統智能提示實現案件精準識別,並全部納入重點案件管理範圍,確保案件穩妥辦理,全力服務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發展。
持續完善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製度運行的同時不斷優(you) 化證券糾紛示範判決(jue) 機製,全麵構建證券糾紛“雙軌雙平台”工作體(ti) 係,適用於(yu) 樂(le) 視網、華誼嘉信、東(dong) 方網力等520餘(yu) 起涉普通中小投資者的案件審理,其中代表人訴訟在線平台已累計支持超過2500名投資者在線完成權利人登記、代表人推舉(ju) 並實時推送程序事項通知;示範判決(jue) 服務平台已累計登記案件3000餘(yu) 件,涉及近20家上市公司,惠及中小投資者近4000人。
在推動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方麵,李豔紅介紹,北京金融法院對標世行營商環境評價(jia) 指標,推進全流程網上辦案,實現所有新收案件電子卷宗同步生成,目前,電子卷宗掃描率100%、裁判文書(shu) 自動生成率99.63%、電子送達覆蓋率98.12%,均居全市法院第一。
持續提升國際化金融法治保障,完善優(you) 化營商環境工作室建設,整合優(you) 質融資資源,引入知名顧問專(zhuan) 家,運用“市場精準評估+企業(ye) 全力自救+投融資天使他救”模式處理案件41件,結案標的223億(yi) 餘(yu) 元,積極促成72億(yi) 元係列營業(ye) 信托案、20多億(yi) 元集團執行案等達成和解,在實現債(zhai) 權的同時維護民營醫院、養(yang) 殖公司、光伏企業(ye) 等一大批中小企業(ye) 正常運營,保障3000餘(yu) 名涉案企業(ye) 職工穩定就業(ye) 。
此外,為(wei) 牢固樹立傾(qing) 斜保護金融消費者和中小投資者理念,北京金融法院打造金融司法領域的“治未病門診”,通過自助服務、一對一谘詢、金融糾紛多元化解等形式,創新提供金融法律服務、金融解紛引導、投資者教育等特色司法公益服務,切實提升訴源治理效能。
為(wei) 市民提供金融案件“一站式貼心服務”的同時,北京金融法院深化“午夜間法庭”建設,運用該機製審理案件760餘(yu) 件,保障上班族當事人1600餘(yu) 人次業(ye) 餘(yu) 時間參加訴訟。推動訴訟服務各平台身份信息一次認證、全網通辦,在全市首開數字人民幣訴訟費繳納渠道,暢通外幣案款收付渠道,主動回應群眾(zhong) 新需求、新期待。
當日,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長薛峰還發布了2022年度十大典型案例,既有涉及金融借款、委托理財、保險和涉金融股權糾紛的金融民商事案例,又有不服“一行兩(liang) 會(hui) 一局”行政行為(wei) 的金融行政案例,還有以新類型權益為(wei) 標的的金融執行案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