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觀察】瞄準“高端” 聚鏈共贏
裝備製造業(ye) 是國之重器,是實體(ti) 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省裝備製造業(ye) 具有長期發展的深厚基礎,並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方向不斷邁進。2012年至2021年,我省裝備製造業(ye) 年均增長13%,快於(yu) 規上工業(ye) 7.6個(ge) 百分點;我省高端裝備製造業(ye) 總體(ti) 呈現良好發展態勢,2022年產(chan) 業(ye) 鏈營業(ye) 收入約750億(yi) 元。
立足推動高質量發展目標,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製造業(ye) 振興(xing) 為(wei) 重點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轉型,加快推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融合集群發展,做強高端裝備製造等千億(yi) 產(chan) 業(ye) ,做大做強“鏈主”“鏈核”企業(ye) 。
瞄準“高端”,聚鏈共贏,我省正奏響全力打造高端裝備製造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的雄壯樂(le) 曲。
鏈主引領帶動集群發展,全力打造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體(ti) 係
3月17日,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瀟河產(chan) 業(ye) 園區,太重集團智能液壓挖掘機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現場,焊接車間、機加工車間、裝配車間廠房圍護已完成,內(nei) 部設備基礎設施施工和安裝工程正在進行,建設者們(men) 以昂揚奮鬥的姿態,奏響“加速度”進行曲……
堅持以科技創新為(wei) 引領,太重集團不斷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麵。近三年,太重研發投入以平均每年27%的速度增長,累計投入26億(yi) 元。2022年全年研發投入11.2億(yi) 元,“十四五”期間將保持不低於(yu) 兩(liang) 位數的速度增長,依托國家級技術中心平台,組建高水平的工程起重機研發隊伍,專(zhuan) 職研發人員達到100人以上。與(yu) 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形成創新聯合體(ti) ,引導培育2家以上省級技術中心或省重點實驗室。
當前,太重大抓項目、大抓轉型、大抓發展的勢頭強勁,一大批新建項目快速推進,建成後將有力推動工程機械產(chan) 業(ye) 集群式發展,帶動我省形成千億(yi) 級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規模。
作為(wei) “鏈主”企業(ye) 之一,太重集團勇挑重擔、不辱使命。公司戰略投資部部長邱英傑告訴記者,去年,根據全省重點產(chan) 業(ye) 鏈鏈長製工作會(hui) 議精神,太重第一時間成立了由董事長負責的工作專(zhuan) 班,製定了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主動引領產(chan) 業(ye) 鏈集群發展,全力打造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
集團公司全麵梳理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環節,繪製了產(chan) 業(ye) 鏈“魚骨圖”“區塊圖”“全景圖”,細分出液壓挖掘機、工程起重機、軌道交通等產(chan) 品領域,深度摸排出產(chan) 業(ye) 鏈的弱鏈、斷鏈、缺鏈環節,並瞄準這些薄弱環節展開補充式、填空式招商。
以“強龍頭、延鏈條、建集群、夯基礎”為(wei) 發展思路,以增強產(chan) 業(ye) 鏈穩定性和競爭(zheng) 力為(wei) 目標,集團依托“鏈長製”工作機製優(you) 勢,圍繞“以項目建設承載產(chan) 業(ye) 發展,以科技創新驅動產(chan) 品提升,以品牌推廣拓寬渠道建設,以開放合作實現產(chan) 業(ye) 協同,以服務延伸帶動價(jia) 值增值”五條主線,發揮“鏈主”企業(ye) 引領帶動作用,不斷夯實產(chan) 業(ye) 鏈基礎,實現建鏈延鏈補鏈強鏈,整體(ti) 推動我省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鏈式集群發展。
在成為(wei) 鏈主企業(ye) 之前,太重集團同太原工具廠的合作幾乎為(wei) 空白。成為(wei) 鏈主企業(ye) 之後,太重主動同太工進行溝通交流。去年5月,經過多次交流論證,雙方就通用工具(絲(si) 錐、鑽頭)達成合作意向,隨後展開試用、評估、定項等一係列工作,最終於(yu) 當年8月簽訂了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合作力度逐步加大,截至今年2月雙方簽訂刀具合同2025件。
在我省確定的5家高端裝備產(chan) 業(ye) 鏈“鏈主”企業(ye) 中,除了太重集團,還有中車太原、中車大同、晉控裝備集團、天地煤機等4家企業(ye) ,“鏈核”企業(ye) 則有山西煤機、晉西車軸、華德冶鑄等21戶企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上共有130戶“鏈上”企業(ye) 。
3月20日,伴隨著最後一個(ge) 零部件裝配完工,山西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為(wei) 東(dong) 泰集團全新定製的新一代快掘係統即將完工下線,預計近日將奔赴呂梁礦區,為(wei) 我省煤礦智能化建設發揮作用。
山西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太原研究院)是國內(nei) 專(zhuan) 業(ye) 配置最齊全的煤機裝備科技創新企業(ye) ,主要從(cong) 事煤礦開采、掘進、運輸、支護技術與(yu) 裝備的研究和開發。多年來,作為(wei) 山西省煤機裝備領域的領軍(jun) 企業(ye) ,該公司立足山西、服務全球,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合作企業(ye) 遍布全球。
他們(men) 堅持以市場為(wei) 先導、以科技創新為(wei) 龍頭、輕資產(chan) 運營,兩(liang) 頭在內(nei) 、中間在外的“啞鈴式”經營模式——即核心技術(產(chan) 品設計、研發環節)和市場(裝配、檢驗、營銷、服務環節)在內(nei) ,中間零部件生產(chan) (外購、外協加工環節)在外。
目前,該公司煤機裝備生產(chan) 配套所需的原材料、元部件及係統總成年采購總額在10億(yi) 元以上,其中省內(nei) 供應商有近200個(ge) ,數量占公司供應商總數的30%,采購金額約占總采購額的30%。合作的產(chan) 業(ye) 鏈下遊企業(ye) 在省內(nei) 的銷售額約占公司總銷售額的20%。
下一步,企業(ye) 將在做好煤機裝備研發製造主營業(ye) 務的同時,探索創新經營模式,運用設備經營租賃、合作開發等新模式,積極拓展業(ye) 務範圍,延伸產(chan) 業(ye) 鏈,創新營銷服務方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更好地為(wei) 省內(nei) 煤炭企業(ye) 做好配套、優(you) 化服務。
高端裝備製造業(ye) 態勢良好,尚需加快鏈條培育鍛造
高端裝備製造業(ye) ,又稱先進裝備製造業(ye) ,是指生產(chan) 製造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先進工業(ye) 設施設備的行業(ye) 。其“高端”主要表現在三個(ge) 方麵:第一,技術含量高,表現為(wei) 知識、技術密集,體(ti) 現多學科和多領域高精尖技術的繼承;第二,處於(yu) 價(jia) 值鏈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特征;第三,在產(chan) 業(ye) 鏈占據核心部位,其發展水平決(jue) 定產(chan) 業(ye) 鏈的整體(ti) 競爭(zheng) 力。
中車大同成功自主研發首台氫燃料混合動力機車;中車永濟研製完成係列化中國標準地鐵列車核心及關(guan) 鍵部件——牽引輔助係統全係列產(chan) 品,核心控製部件實現100%深度自主化;智奇鐵路高速動車組輪對技術國內(nei) 一流;“高速飛車”項目完成了係統性試驗,填補了國內(nei) 空白……
加快培育高端裝備製造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是促進產(chan) 業(ye) 邁向全球價(jia) 值鏈中高端的關(guan) 鍵。在我省,高端裝備製造業(ye) 總體(ti) 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初步形成了產(chan) 業(ye) 集群基礎,培植了重點企業(ye) 比較優(you) 勢,掌握了多項關(guan) 鍵核心技術,全省湧現出一大批高端裝備製造業(ye) 龍頭骨幹企業(ye) 。據統計,2022年我省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鏈營業(ye) 收入約750億(yi) 元,計劃到“十四五”末,努力實現全產(chan) 業(ye) 鏈營業(ye) 收入突破1100億(yi) 元。
但與(yu) 此同時,也應清楚地看到,我省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鏈在上、中遊競爭(zheng) 優(you) 勢不明顯,“鏈上”企業(ye) 數量較少,產(chan) 值規模還不大,自主研發力量仍較弱。
在細分產(chan) 業(ye) 方麵,軌道交通裝備子產(chan) 業(ye) 鏈初步形成了自主研發、規模製造、規範服務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成為(wei) 全國電力機車、貨車、車輪、車軸、輪對、牽引電傳(chuan) 動係統重要生產(chan) 基地,但存在中遊企業(ye) 高端產(chan) 品較少、部分產(chan) 品同質化嚴(yan) 重、市場分工協作能力不強等問題;智能煤機裝備子產(chan) 業(ye) 鏈發展較早,整體(ti) 產(chan) 業(ye) 規模處於(yu) 國內(nei) 中上遊,產(chan) 品品種齊全,部分細分領域具有較強市場競爭(zheng) 力與(yu) 產(chan) 品技術優(you) 勢,但存在行業(ye) 集中度有限、整體(ti) 發展水平不高的情況;工程機械子產(chan) 業(ye) 鏈擁有太重集團、山西省工程機械、華德冶鑄為(wei) 代表的重點企業(ye) ,部分基礎配套件較強,具有良好的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但當前產(chan) 業(ye) 規模較小,整機企業(ye) 少,產(chan) 業(ye) 鏈數字化基礎薄弱,在製造、采購、物流等環節的數字化實踐較少。
山西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坦言,公司在省內(nei) 上遊供應商的配套能力不足,缺乏一些煤機裝備關(guan) 鍵元部件的生產(chan) 製造商。為(wei) 此,該公司將通過加強對現有省內(nei) 供應商的培育和輔導,進一步提高其配套能力,同時通過主動尋找拓展省內(nei) 配套供應商渠道,進一步提高省內(nei) 配套供應商的數量和質量。
為(wei) 推動實現高端裝備製造業(ye) 規模化、集群化發展,去年,我省出台了《山西省高端裝備製造業(ye) 提升競爭(zheng) 力2022年行動計劃》,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引領工程、全產(chan) 業(ye) 鏈培育工程、高成長性企業(ye) 培育工程等“三大工程”,開展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鏈培育鍛造行動,並在做好統籌規劃、加強政策支持、強化要素保障、抓好招商引資等方麵作了具體(ti) 部署。
建體(ti) 係強配套重服務解難題,全力推動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guan) 工程,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發展,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這為(wei) 我省加快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為(wei) 推動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我省構建了總鏈長統領、鏈長推動、5戶鏈主掛帥、21戶鏈核支撐、省工信廳牽頭主抓、市級專(zhuan) 班精準服務、工作專(zhuan) 班具體(ti) 組織的“六位一體(ti) ”工作機製;編製了全鏈條工作方案,印發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鏈《工作專(zhuan) 班工作守則》等,發放到產(chan) 業(ye) 鏈的各個(ge) 端口,印發《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鏈2022年工作方案》,省工信廳會(hui) 同發改委等8個(ge) 廳局組建高端裝備產(chan) 業(ye) 鏈工作專(zhuan) 班,完成產(chan) 業(ye) 鏈圖譜、魚骨圖、鏈主企業(ye) 需求清單、鏈上企業(ye) 供應清單、產(chan) 業(ye) 鏈“10本賬”等。
與(yu) 此同時,推進多層次協作配套。去年以來,我省針對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鏈的活動密集。6月21日,在太重集團召開產(chan) 業(ye) 鏈工作推進大會(hui) ,對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鏈各項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緊接著7月14日,在太原召開產(chan) 業(ye) 鏈協作配套對接會(hui) ,為(wei) “鏈上”企業(ye) 提供精準服務;11月4日,在太原召開高端裝備製造(工程機械)鏈上企業(ye) 協作配套會(hui) ,簽約供需合作金額5.66億(yi) 元(13項協議),並達成兩(liang) 項校企合作協議。今年3月9日,省工信廳組織召開第一屆山西省智能製造推進大會(hui) ,匯聚全國知名智能製造集成商資源,共同交流智能製造工作思路、分享典型經驗,其間,發布了《山西省智能製造係統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能力圖譜》;3月14日,由中車大同牽頭研發的我國首個(ge) 電氣化公路及礦山運輸係統示範項目在山西大同落成發布。
方向對了,就不懼山高路遠。全省“鏈長製”推進會(hui) 議上已經明確,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鏈要圍繞“原材料—關(guan) 鍵部件、係統總成—軌道交通製造、智能煤機、工程機械”成鏈,高端裝備製造要打造千億(yi) 產(chan) 業(ye) 規模。
“要進一步圍繞‘關(guan) 聯性強、契合性嚴(yan) 、協作性緊、盈利性好’的要求,強化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協作配套,不斷增強全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之間的扭矩。”省工信廳黨(dang) 組成員、副廳長張占祥這樣說道。
心之所向,未來可期。在新的征程中,我省將不斷引進行業(ye) 龍頭骨幹企業(ye) ,補鏈延鏈提升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鏈整體(ti) 競爭(zheng) 力;大力培育中小企業(ye) ,提高產(chan) 業(ye) 鏈本地配套率;按照“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jun) —上市企業(ye) ”的梯度培育路徑,打造一批有競爭(zheng) 力的企業(ye) 群體(ti) ,積極引導“小巨人”企業(ye) 爭(zheng) 當“鏈主”、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爭(zheng) 當“鏈核”、產(chan) 業(ye) 鏈鏈上企業(ye) 爭(zheng) 做“專(zhuan) 精特新”;堅持創新引領,加快提升產(chan) 業(ye) 鏈技術研發能力,推進企業(ye) 與(yu) 省內(nei) 外院校開展技術研發合作;強化政策要素保障,持續打好“技改資金+3毛錢電價(jia) +政銀企合作”政策組合拳,各方聯動實現全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協同共贏、共同發展。(記者劉瑞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