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桐鄉推動農村文化禮堂社會化運作試點
近日,一場題為(wei) 《茂》的戲劇演誦會(hui) 在嘉興(xing) 桐鄉(xiang) 市梧桐街道城西村文化禮堂內(nei) 上演。台下座無虛席,附近村民、愛好文藝的市民紛紛趕來捧場。桐鄉(xiang) 農(nong) 村文化禮堂社會(hui) 化運作試點項目首次亮相,獲得了當地居民和文藝愛好者的廣泛好評。
此次活動由烏(wu) 青劇社牽頭舉(ju) 辦,整場戲劇演誦會(hui) 分為(wei) 4個(ge) 篇章。其中,《我們(men) 的荊軻》《青衣》《借我一個(ge) 男高音》《城南舊事》等原創戲劇、經典名篇等內(nei) 容,在演員的精心演繹下展現出精彩紛呈的舞台效果,引得台下陣陣掌聲。演出結束後,市民張競成感慨地說,沒想到,除了烏(wu) 鎮戲劇節,在桐鄉(xiang) 的農(nong) 村文化禮堂還能夠看到這麽(me) 高水平的戲劇表演和這麽(me) 多有表現力、感染力的戲劇演員。
如今,桐鄉(xiang) 各個(ge) 行政村早已實現農(nong) 村文化禮堂全覆蓋。怎麽(me) 做才能讓農(nong) 村文化禮堂成為(wei) 村民文化活動的重要載體(ti) ,如何才能發揮農(nong) 村文化禮堂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引領作用?為(wei) 此,桐鄉(xiang) 聚焦“文化禮堂精神家園”目標定位,圍繞“大門常開、活動常態、內(nei) 容常新、隊伍常駐、機製長效”的要求,探索創新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新模式,持續提升並保持文化禮堂的高活躍度,有效滿足群眾(zhong) 精神文化新需求,將文化禮堂“物理空間”升華為(wei) 農(nong) 村居民“生命空間”,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活動中,烏(wu) 青劇社揭牌入駐梧桐街道城西村文化禮堂,並啟動農(nong) 村文化禮堂社會(hui) 化運作試點。作為(wei) 中國·新戲劇之鄉(xiang) ,桐鄉(xiang) 擁有一大批愛好戲劇的觀眾(zhong) 群體(ti) 。作為(wei) 桐鄉(xiang) 本土戲劇團隊的烏(wu) 青劇社,曾亮相於(yu) 烏(wu) 鎮戲劇節,在發展戲劇文化方麵有著較強的群眾(zhong) 基礎。這是桐鄉(xiang) 邁出的探索農(nong) 村文化禮堂社會(hui) 化運作試點的第一步。通過烏(wu) 青劇社入駐農(nong) 村文化禮堂的形式,梧桐街道以戲劇為(wei) 載體(ti) 傳(chuan) 承禮堂文化,嚐試基層文化陣地“管辦分離、專(zhuan) 業(ye) 運作”,實現了試點多元主體(ti) 、優(you) 化資源配置、推進互惠共贏,用文藝力量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演員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擁有一個(ge) 劇場。”烏(wu) 青劇社負責人呂安迪坦言,能夠在自己的家鄉(xiang) 擁有一個(ge) 這樣的劇場,迎來喜歡劇社、熱愛戲劇的觀眾(zhong) ,這是一場“雙向奔赴”。在這場“雙向奔赴”的背後,是承載著青年創客、文化名師的社會(hui) 組織以農(nong) 村文化禮堂為(wei) 根據地,為(wei) 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的居民群眾(zhong) 定製“文化大餐”的一個(ge) 開端。
除梧桐街道外,桐鄉(xiang) 市崇福鎮利順村文化禮堂、石門鎮郜墩村文化禮堂的社會(hui) 化運作試點項目正在有條不紊推進當中。在桐鄉(xiang) 農(nong) 村文化禮堂這片“厚土”之上,契合農(nong) 村多元文化需求的種子已經播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