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縣:把文明實踐嵌入群眾“急難愁盼”
近日,在東(dong) 平縣城“健康一起來”春季義(yi) 診進社區誌願服務活動上,來自縣中醫院的誌願者耐心解答提出的問題,根據居民體(ti) 質狀況予以穴位按摩、康複推拿等中醫適宜技術服務,同時還講解了督灸、葫蘆灸、拔罐等中醫理療知識,免費為(wei) 居民監測血壓、血糖等。
家住花千樹小區的王大娘因為(wei) 肢體(ti) 活動不靈活來查查,康複科、內(nei) 科、皮膚科的大夫都圍過來給她檢查身體(ti) ,現場就完成了多學科會(hui) 診。“我這個(ge) 毛病看了幾個(ge) 醫院都沒治好,想不到在咱這個(ge) 夜市上看好了!”她讚不絕口地說。
入春以來,東(dong) 平縣組織7家醫療衛生機構的1500餘(yu) 名誌願者在16個(ge) 服務點集中開展活動3次,接診1.8萬(wan) 人次,讓廣大市民享受到“家門口”的文明實踐服務。
群眾(zhong) 在哪裏,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裏。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就是文明實踐的突破口。東(dong) 平縣聚焦基層群眾(zhong) 所思所想所盼,整合人員隊伍、資金資源、項目活動,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有溫度、接地氣、入民心。按照有陣地、有機構、有隊伍、有製度、有標準的“五有”要求,搭建起集理論政策宣講、教育服務、科普技能服務、文化體(ti) 育服務於(yu) 一體(ti) 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文明實踐大講堂”“誌願服務崗”作為(wei) 規定動作,同時配備圖書(shu) 室、棋牌室、科普室活動室、 “紅鄰裏”社區調解室等多功能場所, 以喜聞樂(le) 見、寓教於(yu) 樂(le) 的形式,供群眾(zhong) 自由選擇,實踐站已成為(wei) 群眾(zhong) 學理論、得知識、受教育的綜合平台。
在實踐站(所)建設中,力求“建一個(ge) 成一個(ge) ”,開展每月一次的觀摩評比活動,督促建設進度,學習(xi) 借鑒提升。堅持以城帶鄉(xiang) 、共建共享,選取90個(ge) 省市級文明單位、文明校園與(yu)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資源融通,結對共建,使資金、項目、技術等持續下沉一線,完成資金投入430餘(yu) 萬(wan) 元,實施站牌標識、“3+x”功能室等活動用品、硬件設施升級改造,拓展服務功能。如今,東(dong) 平縣716個(ge) 實踐站遍布城鄉(xiang) ,成為(wei) 一處處最醒目、最靚麗(li) 的風景。
“農(nong) 閑時節,活動演出越來越多了,各個(ge) 村上都有,看看戲、聽聽歌,我們(men) 的心情也好了,生活也更幸福了。”在東(dong) 平縣新湖鎮文明實踐所演出現場,劉大爺高興(xing) 地說。
東(dong) 平縣充分發掘特色亮點,打造了“初心亭下話初心”“古樹·古稀” “東(dong) 平說”等誌願服務品牌,常態化開展理論宣講、主題教育、文體(ti) 活動等文明實踐活動。
“現在我們(men) 新建的這個(ge) 蔬菜大棚,真是不得了啊,過去種莊稼才能種幾茬?現在種蔬菜一年四季不斷溜……”在大羊鎮西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裏,“百姓名嘴”誌願者劉含運正用極具鄉(xiang) 土味的“東(dong) 普”向村民宣講西王蔬菜大棚的發展曆程和優(you) 勢。
東(dong) 平縣梯門鎮還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wei) 載體(ti) ,巧妙利用群眾(zhong) 喜歡在古樹下乘涼、聊天、消遣的習(xi) 慣,因地製宜精選宣講場地,精選8棵古樹,讓“古樹”變身百姓宣講新陣地,在“古樹課堂”開展各類誌願服務宣講活動,去年開展活動56場次,用群眾(zhong) 話講“家國事”,推動基層理論宣講既“有高度”又“接地氣”。
把解決(jue) 難點、痛點、堵點等問題作為(wei) 突破口,以困難的有效克服打通心理障礙。疫情期間,因隔離家中老人缺乏照顧、家人需要購買(mai) 特殊藥物、孩子需要特定學習(xi) 資料或食物、需要提供外文版資料等困難,誌願者盡心盡責協調,全部第一時間予以協調解決(jue) 。境外返回人員薛某某,在入境城市隔離治療,但由於(yu) 為(wei) 非住院患者,按政策不予報銷費用。與(yu) 其全程保持微信電話聯係的誌願者多次對接市指揮部、縣醫保局,最終爭(zheng) 取到報銷政策。截至目前,誌願者們(men) 累計為(wei) 600餘(yu) 人次協調解決(jue) 實際困難660件次。
“奶奶,這是今天給您送來的菜和水果,明天我會(hui) 再過來的,您有什麽(me) 需要就給我打電話。”為(wei) 保證村裏的老年人每天都能吃上新鮮的蔬菜水果,各實踐站的誌願者們(men) 每天都將生活物資送到村內(nei) 有需要的老人家中,讓老人在疫情之下享受到濃濃的關(guan) 愛。
麵對疫情防控的考驗,東(dong) 平縣招募疫情防控應急誌願服務隊2930支,誌願者就近就便開展“五為(wei) ”服務,為(wei) 困難家庭送去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資,為(wei) 孤寡老人送菜送藥……誌願服務達530萬(wan) 人次,讓愛的溫度彌漫在戰“疫”的每個(ge) 角落。(徐家文)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