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文學如何擁抱城市?阿來、格非、麥家他們這麽說

發布時間:2023-04-13 09:24:00來源: 人民網-浙江頻道

  一座城市與(yu) 它的文學,有著千絲(si) 萬(wan) 縷的聯係。正如朱自清在浙江臨(lin) 海寫(xie) 下的《匆匆》,不僅(jin) 描寫(xie) 了江南小城的獨特風貌,也找到了屬於(yu) 他的藝術之路、哲學思想之路,他的“刹那主義(yi) ”就是在臨(lin) 海提出的;沈從(cong) 文在《邊城》中通過描繪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凸顯了他對人性善良和美好的向往……

  可以說,城市文學就像一種標記,映射了一座城市的價(jia) 值觀和與(yu) 眾(zhong) 不同的“溫度”。時值“朱自清文學周”,來自全國各地的作家們(men) 也對“城市與(yu) 文學”展開了討論。

  “城市的特色文學其實就是當地百姓的生活寫(xie) 照。”在作家阿來看來,對於(yu) 古代的百姓來說,城市是一個(ge) 宏觀的概念,他們(men) 所能記錄的隻能是他們(men) 所見、所聞、所感的,“所以說,具有城市特點的文學事實上就是這個(ge) 城市的風土人情。”

  作家格非則就現代城市跟古代城市的區別作了分析。他說,在古代的中國,城市和城市之間是互相交通的,品味、品級上並沒有所謂的孰高孰低,相反,它的基本倫(lun) 理全是由鄉(xiang) 村倫(lun) 理來統一的。這種情況在中國持續了上千年。

  “今天我來到臨(lin) 海,看到了它的江南長城,這裏山與(yu) 河之間的關(guan) 係非常清晰,既有人對自然環境的需求,也有軍(jun) 事、商業(ye) 上的考慮,甚至有防洪上的考慮。”在格非看來,臨(lin) 海雖然不大,但“五髒俱全”,且人與(yu) 城市的關(guan) 係也很親(qin) 切,這也就釀出了城市的“左手人文氣息,右手煙火味道”的文化“味道”。

  今天,中國的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但也滋生出了一些對於(yu) 外來者的排他性。

  格非認為(wei) ,大家在享受日新月異生活的同時,也可以抽出一點時間來重新思考,怎麽(me) 能讓人們(men) 心中對於(yu) 中國傳(chuan) 統城市的理念回歸本源。

  對作家麥家來說,當代大城市引力過度的問題已經顯現。所有人都向往著大城市,都想在大城市裏找到自己的前途。“甚至如我們(men) 這些有些小名氣的作家,也沒有離開大城市的勇氣。”麥家說,這其實是大家內(nei) 心對現代性的一種偏狹隘的理解。

  “這種勇氣的喪(sang) 失,其實體(ti) 現了我們(men) 內(nei) 心缺乏一種品質,這種品質可能屬於(yu) 人的品質,也可能屬於(yu) 知識文化的品質。”麥家說,獲取離開大城市的勇氣並不是那麽(me) 簡單的,因為(wei) “掙紮”的過程會(hui) 留下來或是需要遺棄很多溫暖的東(dong) 西。

  麥家認為(wei) ,創作者至少需要在一個(ge) 時段嚐試獲得這種勇氣。如臨(lin) 海這樣有深厚曆史文化積澱的城市有很多,在這裏生活會(hui) 增加人的藝術創造力,也會(hui) 給予創作者一定的從(cong) 容和勇氣去寫(xie) 作。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