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政策聚力 兜牢民生底線(堅定信心 開局起步)
原標題:宏觀政策聚力 兜牢民生底線(堅定信心 開局起步)
草木婆娑,鼓點鏘鏘。在雲(yun) 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曼聽公園裏的歌舞篝火晚會(hui) 上,遊客們(men) 跟隨演員們(men) 歡快起舞。
音樂(le) 響起,圍坐在篝火旁的遊客孫雪和大家一起放聲歌唱。“在建水縣坐了米軌小火車,看了多依樹景區的梯田,還‘打卡’了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和星光夜市。”孫雪說,“這一趟,值!”
公園的工作人員小玉介紹,前一陣子,公司資金鏈一度較為(wei) 緊張,多虧(kui) 了國家的稅費減免政策和當地的紓困補助政策,保障了300多名員工工作穩定。今年以來,旅遊業(ye) 快速回暖,“遊客從(cong) 每天2000人迅速增加到上萬(wan) 人,帶火了周邊幾百個(ge) 商戶,大家都在招人。”小玉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始終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幫助群眾(zhong) 解決(jue) 就業(ye) 、收入、就學、社保、醫保、住房等方麵的實際困難,紮紮實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工作。”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多措並舉(ju) 穩崗促就業(ye) ,增加民生投入、優(you) 化公共服務。惠民政策的融融暖意,讓鋪展在大地上的民生畫卷更加多彩動人。
提高經濟發展的就業(ye) 帶動能力
就業(ye) 是最基本的民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強化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健全就業(ye) 促進機製,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ye) 。”
各地區各部門持續發力,推出“加強版”助企紓困政策措施,讓更多經營主體(ti) 和新就業(ye) 形態能夠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拔節生長,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就業(ye) 帶動能力。
——政策協同發力,讓企業(ye) “輕裝前行”。
“縣裏的政策真及時。”浙江省嘉興(xing) 市嘉善縣久久丫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郭延鵬說,縣裏出台的惠企政策條條管用,特別是按每人500元的標準向企業(ye) 發放留工培訓補助這條,員工們(men) 都叫好。
與(yu) 時間賽跑!降低物流運輸和企業(ye) 辦電成本,加強重點擴產(chan) 企業(ye) 包靠服務……山東(dong) 省發布促進經濟“穩中向好、進中提質”第二批政策清單,距離第一批清單僅(jin) 僅(jin) 1個(ge) 月零5天。
拿出真金白銀!強化拖欠中小企業(ye) 賬款清理、降低企業(ye) 用房成本……深圳推出“一攬子”中小微企業(ye) 紓困專(zhuan) 屬政策,預計緩繳水電氣、社會(hui) 保險費、公積金資金規模12.5億(yi) 元左右。
日前,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ye) 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助力中小微企業(ye) 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幹措施》,明確通過延政策、增信貸、降成本等措施,有針對性地為(wei) 中小微企業(ye) 紓困解難。財政部表示,將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減稅降費措施,突出對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以及特困行業(ye) 的支持。人社部表示,將優(you) 化調整“降、緩、返、補”係列政策,助企紓困減壓、穩崗擴崗。
——普惠金融提速,為(wei) 企業(ye) “輸血給養(yang) ”。
油煙機拆洗、電冰箱殺菌……河南省鄭州市小夥(huo) 兒(er) 韓書(shu) 博通過“UU跑腿”APP接單,做起了家政服務員。他說:“活多的時候,一個(ge) 月能掙1萬(wan) 多元。”
“UU跑腿”公司公共事務部總監陳璐說,得益於(yu) 鄭州銀行推出的普惠科技貸,公司“輕資產(chan) 、無抵押”的融資難題迎刃而解,順利開展家政業(ye) 務,目前已幫助許多人實現靈活就業(ye) 。
各地拿出真招實招解決(jue) 中小微企業(ye) 融資難題。湖北設立規模5億(yi) 元的省級中小微企業(ye) 應急轉貸紓困基金,以財政資金“撬動”銀行對中小微企業(ye) 的信貸支持;廣西推動“桂惠貸”滿足經營主體(ti) 個(ge) 性化、差異化融資需求,促進中小微企業(ye) 融資持續增量、擴麵、降價(jia) ……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2023年繼續支持包括延期貸款在內(nei) 的普惠小微貸款穩步增長,同時要求各銀行業(ye) 金融機構推廣隨借隨還貸款模式和線上續貸產(chan) 品,滿足小微企業(ye) 靈活用款需求。金融“活水”暢流,滋養(yang) 經營主體(ti) ,澆灌千家萬(wan) 戶的希望。
加大投入兜牢民生底線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實實在在幫助群眾(zhong) 解決(jue) 實際困難,兜住民生底線”。
財政部門不斷加大財力下沉力度,與(yu) 各地區各部門一道,堅決(jue) 兜牢民生底線。各項工作紮實開展,護佑民生安穩。
——節用裕民,千方百計保證“三保”支出。
紮根山區小學5年多,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天華鎮平嶺小學教師徐學平心裏很踏實:“這份職業(ye) ,給了我夢想和責任,也讓我的生活有保障。”目前,他和在縣城任教的妻子每個(ge) 月工資合計1萬(wan) 多元。3年來,地方財政並不寬裕的太湖縣,把“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作為(wei) 財政工作首要任務來抓,確保教師、醫務工作者工資發放。“今年我們(men) 繼續壓減非重點項目支出1240萬(wan) 元,把更多財政資源騰出來用於(yu) 改善基本民生。”縣財政部門有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
“國家賬本”寫(xie) 滿民生牽掛。2022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近9.8萬(wan) 億(yi) 元,規模曆年最大;中央財政將與(yu) 縣區財政運行密切相關(guan) 的資金納入直達機製範圍,“一竿子插到底”,嚴(yan) 格監控資金流向和流速。
財政部負責人日前表示,2023年,將繼續推動財力下沉,持續增加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向困難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傾(qing) 斜,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
——接續有力,堅決(jue) 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河南省桐柏縣安棚鎮李灣村村民李修欽在自家茶園忙活:“國家政策好,不愁沒錢掙。”李修欽前些年家境窘迫,被認定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李灣村雙山茶葉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帶動下,他承包了一大片荒山,種植9畝(mu) 茶葉,去年收入4萬(wan) 多元,今年準備再擴種10畝(mu) 茶葉。
桐柏縣委和縣政府確立了“中原茶鄉(xiang) ”發展思路,到去年底,全縣茶葉種植麵積已達15.5萬(wan) 畝(mu) ,各類茶企、專(zhuan) 業(ye) 合作社100餘(yu) 家,2300餘(yu) 戶脫貧戶、被監測戶依靠茶產(chan) 業(ye) 戶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從(cong) 脫貧路走上富裕路,政策接續發力。桐柏縣今年將統籌整合各類資金,再投入3300多萬(wan) 元用於(yu) 茶產(chan) 業(ye) 發展……
2022年10月,中央財政提前下達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1485億(yi) 元,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圍繞“更多依靠發展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優(you) 先支持聯農(nong) 帶農(nong) 富農(nong) 產(chan) 業(ye) 發展,2023年用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銜接資金占比力爭(zheng) 達到60%。
——擴圍提標,織密困難群眾(zhong) 保障網。
福建省漳州市市民楊幼忠發現低保金賬戶多了90元。“發的是臨(lin) 時價(jia) 格補貼。我沒有勞動能力,一家三口都是低保對象,每個(ge) 月能領1470元低保金。”他告訴記者,去年夏天,兒(er) 子考上了大學,一家人正為(wei) 學費發愁時,5000元的區級臨(lin) 時救助款一解燃眉之急,“現在,我們(men) 一家人有溫飽、更多了盼頭。”
失業(ye) 保險政策擴圍,大病救助標準提高,《促進殘疾人就業(ye) 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頒布……對困難群眾(zhong) 等特殊群體(ti) 的救助保障製度體(ti) 係不斷完善。
山西省將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範圍擴展至低保邊緣家庭中的殘疾人,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範圍擴展至三、四級智力殘疾人;山東(dong) 臨(lin) 沂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取消大病保險年度最高支付限額;廣東(dong) 中山加快推進“市+鎮(街)+村(居)”三級網格化建設,為(wei) 特殊困難老人“一站式”提供托管、助餐、保健康複等服務……民生“底線”加緊築牢,政策溫暖直抵人心。
久久為(wei) 功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終點站,隻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
民生改善的腳步從(cong) 未停歇。
——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升,獲得感更充實。
76歲的吳秀美,已經跟隨丈夫從(cong) 福建省仙遊縣農(nong) 村老家搬到福州居住30年。當清潔工、做幫廚,在福州工作了十幾年。退休16年後,她的養(yang) 老金從(cong) 每月55元漲到了如今的每月287元。
福州自2019年開始實施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養(yang) 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yang) 老金正常調整機製,重點向高齡人員傾(qing) 斜,吳秀美每月的養(yang) 老金又多了一些。
基本養(yang) 老金水平持續上調,養(yang) 老保險全國統籌穩妥推進,第三支柱個(ge) 人養(yang) 老金製度啟動實施,生育支持政策體(ti) 係逐漸完善……這張覆蓋14億(yi) 多人口的保障網越織越密實,為(wei) 人民托起“穩穩的幸福”。
——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幸福感更有保障。
“每餐兩(liang) 葷一素,想吃多少吃多少。”江西省遂川縣枚江邵溪敬老食堂開飯,87歲的郭丙英對這一餐很滿意,“大廚們(men) 照顧老人牙口不好,消化能力差,飯菜都做得很軟爛。”
近年來,遂川縣積極拓寬資金籌措渠道,增加財政投入,蹚出了一條“民政出大頭、縣鄉(xiang) 社區出小頭、接受愛心人士捐贈”的新路徑,縣裏先後投資1000餘(yu) 萬(wan) 元,開辦(村)社區敬老食堂252個(ge) ,覆蓋率達到81.6%,解決(jue) 老人們(men) 的一日三餐問題。
2022年,全國普惠性幼兒(er) 園在園幼兒(er) 4144.05萬(wan) 人,普惠性幼兒(er) 園占全國幼兒(er) 園的比例為(wei) 84.96%;已建成縣域醫療共同體(ti) 近4000個(ge) ,縣域內(nei) 就診率達到94%,“大病不出縣”目標基本實現。為(wei) 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多樣化需求,各地通過政府購買(mai) 服務等方式促進政府、社會(hui) 、市場多元參與(yu) 、通力合作,豐(feng) 富托育、養(yang) 老等領域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
打造“15分鍾醫保服務圈”、新建文體(ti) 小廣場、送戲下鄉(xiang) 、搭建城鄉(xiang) 書(shu) 房……各地紛紛亮出“民生實事清單”,樁樁件件,解決(jue) 百姓急難愁盼,也滿足人們(men) 對更美好生活的需要。
矚望未來,要繼續做大經濟蛋糕,增加民生投入,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前進道路上,不斷交出令人民滿意的答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