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景”上添花 全域旅遊盡顯渾源好風光

發布時間:2023-04-18 11:03: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南渡衣冠多勵集,蕭灑蘭(lan) 亭三月。陶冶襟靈,留連光景,觴詠今無複。”1241年,詩人元好問流連於(yu) 山水之間,來到距其家鄉(xiang) 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不遠處的雁門關(guan) 外的渾源縣,正逢農(nong) 曆四月初八渾源傳(chuan) 統的恒山廟會(hui) ,提筆寫(xie) 下《念奴嬌》題序“飲渾源嶽神仙會(hui) ”。

  元好問,曆史上最少兩(liang) 次到達渾源。因渾河發源地而得名的渾源縣,擁有以險稱道的北嶽恒山,以奇聞名的懸空寺……也正是因為(wei) 這得天獨厚的稟賦,讓元好問在渾源流連忘返。

  渾源縣委書(shu) 記高瑩這樣推薦渾源:“渾源的好山好水好風光數不勝數,大多不事雕琢、渾然天成,幾乎是一域一景、景景生輝。”

  如今,這個(ge) 恒山腳下的北嶽大地上,正致力於(yu) 推進“舉(ju) 文化生態牌、建特色休閑城、走旅遊康養(yang) 路”戰略,構建全域全時全民的大旅遊格局。

  渾源,正吸引著千萬(wan) 個(ge) “元好問”紛至遝來,令人向往。

  從(cong) 進得來到留下來,曆史景點串聯成“鏈”

  渾源,舊稱“渾州”。自古以來鍾靈毓秀、人才輩出,厚重的文化底蘊與(yu) 秀麗(li) 山水,為(wei) 當地帶來豐(feng) 富的文化旅遊資源。“渾源曆史悠久、文化多元,光不可移動文物就有488處,更有國保單位7處、省保單位8處,是地上文物看山西最為(wei) 典型的代表”,介紹起渾源的好山好水好風光,高瑩底氣十足。

  塞外春光美,景色惹人醉。極具標誌性的大同藍天、姹紫嫣紅的桃花、雄宏險峻的山景,一幅美不勝收的恒山春景圖盡收眼底。恒山金龍峽西側(ce) 翠屏峰的峭壁間,“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離地78米的懸空寺淩虛懸於(yu) 半空。登寺遠望,俯視行人小,飄然意欲仙,麵前的險峻深淵與(yu) 綺麗(li) 景色融為(wei) 一體(ti) 。

  清晨的逆光下,渾源古城內(nei) 建於(yu) 公元1158年的圓覺寺磚塔,身影矯健。一隻銅製的飛翔狀鳳凰立於(yu) 塔頂,人稱“候風鳥”,隨風轉動,已在塔頂近千年,春秋盡逝候風候歸人。

  漫步在60米長、3米寬的西關(guan) 街南夥(huo) 巷裏,青磚灰瓦的明清建築,精美的磚雕門樓,古老的院牆花紋……曆經歲月的滄桑,古樸濃重的感覺深深地印在心上。

  與(yu) 這條靜謐的小巷相比,永安西街上小媳婦涼粉店內(nei) ,“咚咚”的案板響聲不絕於(yu) 耳。切涼粉、剁蔥薑、打調料、裝蠶豆……店員們(men) 各自埋頭工作,一切都是那麽(me) 自然、熟練。涼粉,對於(yu) 渾源人來說,是可以從(cong) 早吃到晚的美食。

  在渾源,渾源古城與(yu) 恒山、懸空寺形成了較為(wei) 完整的旅遊鏈條,永安寺、圓覺寺、渾源州署、文廟、麻家大院等遺存讓廣大遊客流連忘返。夜幕降臨(lin) ,夜色闌珊,遊客漫步在古色古香的渾源古城,看古城夜景、觀傳(chuan) 統演出,光陰慢煮,愜意安然。

  從(cong) 2019年開始,渾源以核心景區為(wei) 支撐,繪就“全境恒山、全景渾源”文旅康養(yang) 畫卷,加快培育文旅產(chan) 業(ye) 經濟,著力打造北嶽國際旅遊目的地。把發展全域旅遊作為(wei) 推動區域經濟社會(hui) 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納入全縣經濟社會(hui) 發展規劃。審議通過《渾源縣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實施方案》,出台《渾源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及驗收行動計劃》,確定25條80項內(nei) 容,逐項實施。2023年2月,渾源縣入列山西省打造10個(ge) 文旅康養(yang) 集聚區之內(nei) 。

  從(cong) 留下來到留得住,鄉(xiang) 村旅遊一路向“富”

  臨(lin) 近五一假期,渾源古城州署驛館40餘(yu) 間客房,從(cong) 4月30日至5月2日期間已預訂一空。“以北京、河北等地的客人居多。”前台負責人閆佳一直在忙著接打電話,給客人查詢房源信息。

  詩在州署,何必遠方。緊鄰渾源州署的渾源古城州署驛館於(yu) 2021年開業(ye) ,是國內(nei) 目前第一個(ge) 建在州署裏的驛館。離鬧市舉(ju) 步之遙,入住遊客可以在州衙內(nei) 宅沉浸式體(ti) 驗署衙,房屋環境優(you) 雅、古風十足。

  高瑩介紹說,渾源州署是渾源古城文化的重要承載物,定位為(wei) 遼、金、元文化背景下“聆聽渾源文脈、感觀渾源文化、體(ti) 驗州署文化”的文旅項目,不僅(jin) 展示著明清州衙建築形製布局,也展示著非遺、飲食、軍(jun) 事、商賈、民俗等渾源諸多文化元素。

  房間外的走廊裏,陽光正暖,微風習(xi) 習(xi) ,楚女士和姐姐正坐在圓桌前,看書(shu) 喝茶,怡然自得。“我們(men) 是從(cong) 北京來的,本來想著帶父母爬完恒山就離開,路過古城,沒想到這裏這麽(me) 好,果斷住下了。”楚女士驚喜地說。

  有著600多年曆史的文物遺存——渾源州署,如今已被打造成為(wei) 一處集官邸特色住宿、地方風味飲食、渾源文化展示、衙署場景演繹等全方位的多功能文化體(ti) 驗景區。

  正如高瑩所說:“曆史留給渾源的眾(zhong) 多珍貴遺存,都是我們(men) 堅定不移發展文旅的底氣和資本,再加上地處京津冀旅遊黃金圈腹地的區位優(you) 勢,共同造就了渾源,也必將成就渾源。”

  名聞天下的五嶽恒山,韻味十足的州署,巧奪天工的懸空寺,曆經風雨的圓覺寺……穿越曆史,講述著千年古縣“渾源”的過往。昔日繁華的痕跡隨時光流逝,如今的細水長流才顯珍貴。讓更多的遊客,留下來,能在渾源住一晚,成為(wei) 新的思考,也是渾源構築全域旅遊的真正目的。

  渾源縣將發展鄉(xiang) 村旅遊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機結合,深入調研、籌措資金、發展建設,激發起村民脫貧致富的內(nei) 生動力,在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的同時,迎來產(chan) 業(ye) 、生態、鄉(xiang) 風、生活的全麵提升。

  恒山腳下,一條逶迤盤旋的“天路”扶搖而上。一路行來,山川逶迤、樹木掩映。這是渾源全新打造的“探嶽之旅”鄉(xiang) 村旅遊線路,綿延近百公裏,串聯5個(ge) 鄉(xiang) 鎮25個(ge) 村莊。

  “我們(men) 希望通過這樣一條線路將圍繞恒山的多個(ge) 景點串聯起來,帶動沿線原本許多交通不便但是具有特色的村落的發展,真正讓渾源的人民都能吃上‘旅遊飯’。”渾源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局長趙湧濤介紹說。

  “探嶽之旅·天路”、二嶺村,還有深溪濕地、千佛嶺、王莊堡鎮……在渾源,優(you) 質的鄉(xiang) 村旅遊景點像雨後春筍一般湧現,2022年,東(dong) 葫蘆頭、二嶺等特色鄉(xiang) 村旅遊景點累計接待遊客近10萬(wan) 人。

  從(cong) 留得住到還想來,全域旅遊活力點“亮”

  四月的北嶽大地,春意盎然,生機勃發。

  4月2日,北嶽恒山腳下的嶽門灣景區三元宮鑼鼓喧天,彩旗飄揚,渾源縣推動文旅康養(yang) 集聚區建設促進高質量發展大會(hui) 在這裏隆重舉(ju) 行。渾源文旅高質量發展“黃金九條”呼之欲出,吹響了渾源文旅產(chan) 業(ye) 大發展的強勁號角,以政策賦能推動文旅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走旅遊路、吃旅遊飯、掙旅遊錢,建設文旅康養(yang) 集聚區成為(wei) 渾源上下的共識。目前,通過多個(ge) 項目的實施,已初步構建了以中部恒山、懸空寺和渾源古城為(wei) 核心、北部神溪濕地為(wei) 鳳頭、南部千佛嶺、湯頭溫泉為(wei) 鳳尾,天峰嶺——書(shu) 簡山——五峰山為(wei) 東(dong) 翼,翠屏山——龍山——淩雲(yun) 口為(wei) 西翼,交通路網為(wei) 筋骨,北嶽文化為(wei) 靈魂的“鳳凰展翅騰飛”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全區域、全要素、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潛力逐步凸顯,文旅康養(yang) 事業(ye) 揚帆起勢,迎來發展的春天。

  “今日之渾源華麗(li) 蛻變,已成為(wei) 了大眾(zhong) 向往的旅遊康養(yang) 勝地、投資興(xing) 業(ye) 的熱土。”渾源縣委副書(shu) 記、縣長趙昱清說。

  在高瑩眼裏,給遊客帶來難忘的旅遊體(ti) 驗,讓遊客來了還想來尤為(wei) 重要。

  “渾源縣傾(qing) 力將曆史街區打造成為(wei) 遊、購、娛一體(ti) 式旅遊目的地,使其在文物保護的基礎上更加有效地實現文旅融合,讓渾源古城與(yu) 北嶽恒山、懸空寺兩(liang) 大景區南北呼應,打造城市慢旅的新熱點。”渾源縣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張東(dong) 皞說。

  住宿幹淨整潔是第一標準,外來車輛要柔性執法、放寬尺度,規劃有條件的空地和閑置地建臨(lin) 時停車場,景區、旅行社、餐飲飯店要各盡其責……一個(ge) 個(ge) 細節,一個(ge) 個(ge) 應急方案,一個(ge) 個(ge) 部署,為(wei) 的是用專(zhuan) 業(ye) 的旅遊服務為(wei) 特色的旅遊資源添彩,讓遊客們(men) 在渾源之旅有看頭、有玩頭、有住頭,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再來帶著親(qin) 戚朋友一起來。

  爬一爬北嶽恒山,走一走仿古街,看一看老城夜景,喝一碗小媳婦涼粉,吹一吹渾源古城的風……總要來一次渾源,一個(ge) 讓人來了不想走的北方小城。(圖片由大同市渾源新聞中心提供)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