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點亮心智障礙者家庭“心中明燈” 連雲港贛榆有個“秦爸爸”

發布時間:2023-04-19 15:48: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要慢慢來,扔進中間的紅圈裏。”在連雲(yun) 港贛榆區“彩虹橋”心智障礙者家庭互助中心,49歲的秦民正手把手教幾名兒(er) 童玩桌上冰壺遊戲。秦民耐心的教學,讓這些心智障礙兒(er) 童逐漸掌握了技巧。“投中了!”一名兒(er) 童笑著說。

  多年以來,秦民走訪幫扶了300多個(ge) 心智障礙者家庭,帶領他們(men) 走出陰霾、融入社會(hui) ;資助了30餘(yu) 名殘疾兒(er) 童,用自己的愛心溫暖了他們(men) 。

  “我自己的孩子也是一名心智障礙患者。”秦民說,讓自己繼續奮鬥的動力,就是帶著孩子四處求醫。

  因為(wei) 自己淋過雨,所以想做那個(ge) 撐傘(san) 的人。2018年5月,秦民無償(chang) 提供自家房屋,購置康複器材,創辦了贛榆區首家公益性質的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青城名邸殘疾人之家。2021年9月,由秦民牽頭,6名心智障礙孩子的母親(qin) 共同發起,“彩虹橋”心智障礙者家庭互助中心正式注冊(ce) 成立。麵向全區15個(ge) 鄉(xiang) 鎮,他們(men) 共同探索建設互助式托管中心,為(wei) 心智障礙者及家庭建立、健全關(guan) 愛網絡和支持體(ti) 係。在這裏,秦民用大愛成就了孩子們(men) 的“家”,孩子們(men) 都親(qin) 切地喊秦民為(wei) “秦爸爸”。

  “在這裏,他們(men) 第一次走出家門、擁抱大自然,第一次相聚在一起共祝祖國母親(qin) 生日快樂(le) ,第一次參加屬於(yu) 自己的聯歡會(hui) ,第一次坐在課桌前聆聽老師講課,第一次以運動員身份參加運動比賽。”在秦民眼中,這些心智障礙兒(er) 童並非異類。“他們(men) 和他們(men) 的家人都應該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秦民說。

  殘疾兒(er) 童小凱住在贛榆區石橋鎮,父親(qin) 因病去世,母親(qin) 改嫁,加上有智力障礙、肢體(ti) 殘疾,小凱隻能由年邁多病的爺爺照看。

  “我們(men) 走進祖孫倆(lia) 住的小屋時,看到爺爺正在做飯,鍋碗瓢盆散放在角落裏。小凱身上的衣服破舊單薄,凍得瑟瑟發抖。”說起與(yu) 小凱的第一次見麵,秦民十分感慨。後來,秦民根據小凱的身體(ti) 情況和醫生建議,選購了一輛手動輪椅送給他,並利用休息日對他進行康複訓練和心理疏導。

  “小凱的進步,讓他爺爺看到了生的希望。”秦民說,為(wei) 這些苦難家庭驅散陰霾的誌願者工作充滿意義(yi) ,他希望能將自己的未來投入到對心智障礙家庭的關(guan) 懷之中。

  殘疾兒(er) 童瑤瑤的父母聽說了秦民的互助中心,便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前來求助。憑借多年積累的康複訓練知識和求醫經驗,秦民聯係專(zhuan) 家根據瑤瑤的實際情況,精心製訂“個(ge) 性化”康複方案。瑤瑤在“新家”裏和秦民朝夕相處,結下了深厚的“父子情”,訓練之餘(yu) 就跟在秦民後麵喊“爸爸”,讓瑤瑤的爸爸看在眼裏、美在心裏。看到孩子一點點、一天天進步,瑤瑤爸爸高興(xing) 地說:“如果沒有‘秦爸爸’的幫助,兒(er) 子不可能進步這麽(me) 快。我也要加入到關(guan) 愛殘疾孩子的隊伍中,去幫助更多孩子和他們(men) 的家庭。”

  在秦民無私奉獻、堅韌樂(le) 觀精神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家長和誌願者加入進來,公益服務氛圍更加濃厚。秦民還廣泛發動社會(hui) 力量,聯係愛心企業(ye) 、事業(ye) 單位及社會(hui) 團體(ti) ,提供食品、生產(chan) 生活物資設備等,共同助力更多的困難家庭。

  一次選擇,一生堅守。秦民說,在關(guan) 愛殘疾孩子的路上,他會(hui) 義(yi) 無反顧地走下去,用愛點亮更多殘疾孩子心中的明燈,讓“平等、參與(yu) 、共享”真正走進他們(men) 的生活,讓他們(men) 和正常孩子一樣擁有一個(ge) 美好的未來。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