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網評:強化執法司法協同 共護國家水安全

發布時間:2023-04-20 16:33:00來源: 人民網-觀點頻道

  在近日召開的首屆服務保障黃河國家戰略檢察論壇上,最高檢和水利部聯合發布一批檢察監督與(yu) 水行政執法協同保護黃河水安全典型案例,涉及黃河流域9省區。典型案例聚焦防洪安全、水資源保護、灘區治理、水生態修複、水土保持等黃河水安全領域問題,依法嚴(yan) 懲非法采砂等嚴(yan) 重危害黃河流域生態及河勢穩定的行為(wei) ,形成法治震懾,為(wei) 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生態之基。水安全是涉及國家長治久安的大事。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著眼於(yu) 生態文明建設全局,明確了“節水優(you) 先、空間均衡、係統治理、兩(liang) 手發力”的治水思路,開創了治水興(xing) 水新局麵。

  提升治水興(xing) 水效能和更好維護國家水安全,需要法治提供保障和支撐。從(cong) 長江保護法和黃河保護法先後實施,對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水資源管理、水生態保護、河湖管控、控製性工程統一調度作出重要製度安排,到地下水管理條例頒布實施,聚焦地下水超采、汙染兩(liang) 大突出問題,對地下水保護治理作出全麵規定……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由5件法律、19件行政法規、55件部門規章、逾千件地方性法規規章組成的水法規體(ti) 係,各項水事活動基本實現有法可依。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yu) 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yu) 實施。針對現實中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妨礙行洪,非法取水,侵占河湖、堤防、水庫庫容,人為(wei) 造成水土流失等違法行為(wei) ,需要在完善水法規體(ti) 係的同時,持續加強水行政執法體(ti) 係建設,不斷健全水行政執法跨區域聯動、跨部門聯合、行刑銜接等機製,進一步提升水行政執法水平。同時,水災害、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等新老水問題與(yu) 公共利益密切相關(guan) ,其治理管理工作具有很強的公益性特征。因此,在涉水領域開展檢察公益訴訟既有法理基礎,又有實踐需要,也是強化執法司法協同的重要抓手。

  值得注意的是,從(cong) 履職的順位上看,水行政執法是第一位的,承擔的責任是主體(ti) 責任。而檢察公益訴訟是督促之訴,重在觀察、職在督促。既要秉持“司法不越位,監督不缺位”的司法導向,也要堅持“訴前實現保護公益目的是最佳司法狀態”的監督理念,充分發揮訴前磋商、檢察建議等程序優(you) 勢,能夠磋商解決(jue) 的就不用發檢察建議,能夠發檢察建議解決(jue) 的就不用提起訴訟,促進行政機關(guan) 自我糾錯、依法行政。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中,其中有8件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均是在訴前推動問題解決(jue)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水”不僅(jin) 關(guan) 係到我們(men) 家園的美麗(li) 安寧,也關(guan) 係到中華文明的生生不息、永續發展。護航綠水長流,既要充分發揮水行政執法在水資源保護中的作用,也要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的監督、支持和法治保障作用,加強取水許可審批管理與(yu) 水行政執法的銜接,水行政執法與(yu) 檢察公益訴訟協作,開展問題專(zhuan) 項整治,健全管理長效機製,形成執法與(yu) 司法協同聯動“1+1>2”的治理效果,共護國家水安全,共治優(you) 質水環境。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