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河北確定14項重點任務

發布時間:2023-04-23 11:10:00來源: 河北日報

  鞏固提升脫貧地區產(chan) 業(ye) 幫扶成效

  河北確定14項重點任務

  日前,河北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商務廳等11個(ge) 部門聯合印發《河北省2023年脫貧地區產(chan) 業(ye) 幫扶工作要點》。河北將實施14項重點任務,鞏固提升脫貧地區產(chan) 業(ye) 幫扶成效,為(wei)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奠定堅實基礎。

  鞏固發展特色種養(yang) 業(ye) 。開展項目增收行動,在脫貧縣實施一批重大投資項目,重點補齊精深加工、科技服務、品牌打造等發展短板。開展科技支撐行動,實施脫貧地區農(nong) 技推廣技能提升工程,推動精品農(nong) 業(ye) 創新驛站創建。開展龍頭培育行動,每個(ge) 脫貧縣鞏固壯大1個(ge) 聯農(nong) 帶農(nong) 效果好、幫扶機製完善的產(chan) 業(ye) 化聯合體(ti) ,深入開展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提升行動和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促進行動。開展幫扶助力行動,舉(ju) 辦河北農(nong) 業(ye) 品牌萬(wan) 裏行、品牌創意大賽等活動,實施農(nong) 業(ye) 品種培優(you) 、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chan) 提升行動,開展消費幫扶助農(nong) 增收。

  鞏固發展特色林業(ye) 產(chan) 業(ye) 。推行“龍頭企業(ye) +基地+農(nong) 戶”的產(chan) 業(ye) 化經營模式,構建企業(ye) 與(yu) 農(nong) 戶之間長期穩定的利益聯結機製。以國家林業(ye) 重點龍頭企業(ye) 、國家林下經濟示範基地、國家林業(ye) 產(chan) 業(ye) 示範園區、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優(you) 勢區為(wei) 平台,打造現代化、標準化的生產(chan) 基地。

  鞏固發展鄉(xiang) 村旅遊業(ye) 。實施鄉(xiang) 村旅遊重點鎮提升行動,在規劃設計、運營管理、服務培訓等方麵實施“五幫扶”,結合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鎮評定,培育一批旅遊名村、名鎮、名宿、名吃等具有標誌性、引領性的旅遊龍頭產(chan) 品。實施鄉(xiang) 村旅遊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開展線上+線下精準培訓服務,全麵提升培訓效能,為(wei) 推動鄉(xiang) 村旅遊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鞏固發展農(nong) 村電商幫扶。持續鞏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帶動作用,培育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促進農(nong) 副產(chan) 品直播帶貨健康發展。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銷售。支持各脫貧縣整合當地郵政、快遞、物流等資源入駐各級公共物流配送中心,建立農(nong) 村物流網絡設施共享機製。

  持續做好光伏扶貧運維。管好用好扶貧項目資產(chan) ,鞏固光伏扶貧工程成效。持續做好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項目運維管理。完善全國光伏扶貧信息監測係統,指導各市縣開展村級光伏扶貧電站日常運行維護管理工作。

  鞏固幫扶車間成效,發展庭院經濟。探索推廣“企業(ye) +就業(ye) 幫扶車間”模式,因地製宜培育一批家庭工場、手工作坊,幫助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業(ye) 。鼓勵和引導農(nong) 戶特別是脫貧人口和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在符合用地政策前提下,利用自有院落空間及資源資產(chan) ,高質量發展特色種植、特色養(yang) 殖、特色手工等庭院經濟,促進就地就近就業(ye) 創業(ye) ,拓展增收來源途徑。

  做好產(chan) 業(ye) 防返貧動態監測。充分發揮河北省脫貧產(chan) 業(ye) 數據信息統計係統作用,對減收幅度超過20%的脫貧戶進行篩查預警,建立常態化分析研判和調度機製,精準做好產(chan) 業(ye) 幫扶工作。

  做好產(chan) 業(ye) 風險防範處置。防控自然災害風險,建立災害性氣候、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預警預報工作機製,指導生產(chan) 經營主體(ti) 做好應對自然災害的各種物資準備和防範舉(ju) 措。防控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波動風險,依托省級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創新團隊,建立常態化市場分析預警機製。

  完善產(chan) 業(ye) 聯農(nong) 帶農(nong) 機製。強化龍頭帶動作用,大力推行“龍頭企業(ye) +農(nong) 民合作社+基地+農(nong) 戶”四位一體(ti) 經營模式,帶動更多農(nong) 戶加入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大力推廣訂單生產(chan) 、托養(yang) 托管、產(chan) 品代銷等帶動模式,繼續推動完善脫貧戶、小農(nong) 戶與(yu) 各類帶農(nong) 主體(ti) 建立穩定利益聯結機製。

  加強產(chan) 業(ye) 幫扶項目管理。持續加強脫貧地區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項目庫建設,統籌納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項目庫,實現共建、共享、共用。

  強化財政扶持。優(you) 先支持聯農(nong) 帶農(nong) 富農(nong) 產(chan) 業(ye) 發展,逐步提高用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項目的資金占比,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zhong) 內(nei) 生發展動力。

  強化用地保障。落實自然資源部《關(guan) 於(yu) 過渡期內(nei) 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通知》要求,每個(ge) 原國定貧困縣每年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專(zhuan) 項用於(yu)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用地需要,指標不足的由所在市予以統籌調劑。

  強化金融服務。引導金融機構圍繞全省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的融資需求,創新特色金融產(chan) 品和服務。支持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開展金融支持鄉(xiang) 村振興(xing) 試點。

  強化保險保障。做好政策性農(nong) 業(ye) 保險和涉農(nong) 保險工作,不斷優(you) 化農(nong) 業(ye) 保險發展環境,提高農(nong) 業(ye) 保險服務能力,優(you) 化農(nong) 業(ye) 保險運行機製。(記者郝東(dong) 偉(wei) )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