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跨越三十餘載 冀豐心手相連

發布時間:2023-04-25 16:38:00來源: 河北日報

  為(wei) 三峽工程庫區移民大縣豐(feng) 都建設發展注入“河北力量”

  跨越三十餘(yu) 載 冀豐(feng) 心手相連

  悠悠長江水,濃濃冀豐(feng) 情。

  1992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guan) 於(yu) 開展對三峽工程庫區移民工作對口支援的通知》,要求河北省作為(wei) 對口支援幫扶單位對庫區移民大縣重慶市豐(feng) 都縣開展幫扶工作。

  河北省、豐(feng) 都縣,相隔1000多公裏的兩(liang) 地從(cong) 此攜手向前。數字顯示,河北通過產(chan) 業(ye) 項目、基礎設施建設等多種方式進行幫扶,累計無償(chang) 援助豐(feng) 都縣資金2.276億(yi) 元,實施各類幫扶項目185個(ge) ,受益人口25.1萬(wan) 人,為(wei) 推動豐(feng) 都縣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貢獻了“河北力量”。

  日前,記者跟隨省發改委調研組赴豐(feng) 都縣進行了實地探訪。

  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ti) 係,讓苦日子成為(wei) 曆史

  2月14日,豐(feng) 都縣花園村,坐在龍河豐(feng) 都段的濱河綠道旁,80歲的村民陳國奉和老伴感覺非常愜意。他們(men) 告訴記者,1992年之後,他們(men) 搬過兩(liang) 次家來到這裏。河邊原本是工廠,比較吵鬧。現在,工廠變成了休閑區域,就在自己家門口,沒事的時候他們(men) 就來公園坐坐。

  豐(feng) 都縣水利局副局長張天緒介紹,龍河濱河綠道屬於(yu) 龍河左岸生態綠道工程。該工程起於(yu) 豐(feng) 都縣城長江防護大堤東(dong) 端,止於(yu) 三合街道童仙寨村兩(liang) 會(hui) 橋,全長5.6公裏,於(yu) 2020年5月開工,總投資3000萬(wan) 元,其中河北對口支援資金700萬(wan) 元。項目明年建成,將成為(wei) 連接豐(feng) 都縣城和龍河濕地公園的慢行步道,成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盼望已久的休閑健身區域。

  “謝謝河北對我們(men) 的資助,讓我們(men) 能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xi) ……”2月15日上午,陽光灑向大地,給美麗(li) 的豐(feng) 都縣濱江小學披上了一件金色外衣,校園愈發顯得雅致。五年級六班裏,學生們(men) 齊聲表達對河北對口支援的感謝。

  平整開闊的運動場、煥然一新的教學樓、便捷先進的多媒體(ti) 、可升降的學習(xi) 桌、節能護眼的照明設備……該校校長雷渝一一介紹著河北對口支援的建設成果。他說:“濱江小學的師生是河北對口支援的直接受益者,平時我們(men) 也會(hui) 對學生們(men) 提及這些,孩子們(men) 對河北的感謝發自內(nei) 心。”

  漫步豐(feng) 都縣城,河北步行街、冀豐(feng) 建設大廈等含有河北元素的街道、建築等已經成為(wei) 當地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30多年來,河北幫助豐(feng) 都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ti) 係,援建中小學校舍、體(ti) 育場、希望學校、福利院、醫療點等一批民生項目,改善了豐(feng) 都的辦學條件和就醫環境,讓豐(feng) 都縣三峽移民苦日子成為(wei) 曆史,生活越來越紅火。”省發改委對口支援處處長王立剛表示。

  在河北對口支援工作的幫扶下,豐(feng) 都縣建設了移民培訓基地(豐(feng) 都縣職教中心)、平都中學冀豐(feng) 科技大樓、豐(feng) 都中學體(ti) 育場和雙路、名山、鎮江等希望學校,大幅改善了豐(feng) 都縣辦學條件;河北援建的福利院、醫療點等公益項目,緩解了基層群眾(zhong) 養(yang) 老難、就醫難等問題;河北援建的虎威鎮紅岩村、高家鎮汶溪村、名山鎮何家坪村等新農(nong) 村項目,極大改善了農(nong) 民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條件。

  從(cong) “輸血”到“造血”,發展產(chan) 業(ye) 助民增收

  設施好了,發展的機會(hui) 多了。

  “路通村美,人們(men) 眼睛裏也就有光了。經過比較,我們(men) 選擇了經濟效益較好的藠頭進行種植。藠頭成熟後出口韓國等地,供不應求,每畝(mu) 收入約1萬(wan) 元。村裏還有很多致富產(chan) 業(ye) ,吸引著原本在外的村民回來發展。”在豐(feng) 都縣建國村,該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餘(yu) 敬春介紹。

  以前的建國村,土地貧瘠、交通不便,經濟條件和人居環境都很落後。“2019年以前,村民大多靠種地、賣魚苗生活,收入微薄,很多人常年不回家。”該村村民楊愛軍(jun) 說。

  為(wei) 有效改善村莊落後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美鄉(xiang) 村,2019年和2020年,當地決(jue) 定向建國村投入資金,從(cong) 改善農(nong) 戶的人居環境、飲水安全、住房保障等方麵入手,補齊農(nong) 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短板”。

  在該村,河北對口支援了1741萬(wan) 元,實施了濕地公園建設、人居環境改善、人畜飲水池建設、人行便道建設、山坪塘整修、渠堰整修、自來水管網安裝等7個(ge) 項目。

  餘(yu) 敬春介紹,這些項目完工後,全村的人居環境有了顯著提升,保障了該村1500餘(yu) 人的出行安全,確保了全村2000餘(yu) 人的飲水安全。

  如今,這個(ge) 往日偏遠落後的山村麵貌煥然一新。綠水青山、青瓦白牆充分展現了該村“彩農(nong) 山鄉(xiang) ,厚慈建國”的獨特文化。該村也被評選為(wei) “全國鄉(xiang) 村治理示範村”“重慶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市級示範村”“重慶市農(nong) 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村”。

  “村裏環境美了,來的遊客多了,我還開了‘壩壩茶’和超市,吃上了旅遊飯!”對比以前的生活,楊愛軍(jun) 笑得合不攏嘴,“家裏幹淨,村裏漂亮,這樣的好日子以前真是不敢想,感謝河北對我們(men) 村實打實的付出。”

  更多的產(chan) 業(ye) 在豐(feng) 都縣落戶。

  “2016年,河北投資的蛋雞良種繁育西南中心項目落戶豐(feng) 都。現在這個(ge) 項目已經成為(wei) 西南地區最大的孵化中心,占據西南地區約30%的市場。”在豐(feng) 都縣華裕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看著剛完成孵化的蛋雞,該公司行政經理石現強自豪地說,除了用高科技解決(jue) 養(yang) 殖的環保問題,項目還帶動了當地6000餘(yu) 名農(nong) 民從(cong) 事上下遊產(chan) 業(ye) ,從(cong) “輸血”變“造血”,該項目帶動了附近蛋雞養(yang) 殖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形成了近20億(yi) 元產(chan) 值的產(chan) 業(ye) 鏈。

  中國大唐集團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投資30億(yi) 元的風力發電項目、河北華裕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投資4.5億(yi) 元的蛋雞良種繁育等項目已成功落戶豐(feng) 都。這些項目的實施,對豐(feng) 都縣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將產(chan) 生重要的支撐和帶動作用。

  省發改委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圍繞豐(feng) 都縣縣域特色農(nong) 業(ye) 、民俗文化、商貿旅遊、生態工業(ye) 等資源優(you) 勢,河北還因地製宜通過舉(ju) 辦會(hui) 展、製作發放宣傳(chuan) 資料、發布招商信息等方式引進66個(ge) 項目,協議投資額近83億(yi) 元,為(wei) 培育壯大豐(feng) 都各類產(chan) 業(ye) 提供了支持,促進了當地群眾(zhong) 增收。

  兩(liang) 地互動頻繁,積極搭建緊密交流學習(xi) 平台

  “很多第一次來到豐(feng) 都縣城的河北人打開地圖都會(hui) 驚訝:這裏有河北步行街。我們(men) 解釋了河北和豐(feng) 都的關(guan) 係後,他們(men) 都對這裏感到非常親(qin) 切。”豐(feng) 都縣副縣長李勇說。

  地處美麗(li) 的長江之濱,居三峽庫區腹心、重慶版圖中心的豐(feng) 都不僅(jin) 是移民大縣,還是國家首批對外開放縣、省級曆史文化名城、全國優(you) 秀旅遊城區、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最美生態旅遊示範縣。該縣有1900多年的曆史,境內(nei) 旅遊資源富集獨特,共有6類100餘(yu) 處旅遊資源。因為(wei) 接待國外遊客較多,當地重點景區的導遊熟練掌握中英雙語講解技能。

  2018年,為(wei) 加強河北與(yu) 豐(feng) 都兩(liang) 地旅遊業(ye) 間的溝通交流,促進合作共贏,重慶豐(feng) 都旅遊(河北)推介會(hui) 在石家莊舉(ju) 行,吸引了眾(zhong) 多河北遊客關(guan) 注。

  “如今,希望更多河北遊客來豐(feng) 都參觀遊覽。”李勇說。今年春節期間,豐(feng) 都共接待各類遊客196.5萬(wan) 人次,旅遊綜合收入4.83億(yi) 元。該縣今年結合當地文化舉(ju) 辦了祈福文化節,進一步提高了豐(feng) 都的知名度、社會(hui) 美譽度。目前,該縣重點建設長江曆史文化旅遊線、龍河峽穀生態旅遊線、南天湖高山度假旅遊線三條文旅線路,著力打造國際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

  30多年來,河北深入踐行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通過開展互訪交流、掛職鍛煉、支醫、支教、支農(nong) 等方式,積極搭建緊密交流學習(xi) 平台,引領增強造血功能。據統計,河北各級領導和企業(ye) 家考察團累計176批、980人次到豐(feng) 都縣考察指導工作和洽談項目,豐(feng) 都縣累計派出160批、810人次赴河北省學習(xi) 考察。河北還累計為(wei) 豐(feng) 都提供幹部掛職崗位56人次,培訓移民致富帶頭人1150餘(yu) 人、各類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900餘(yu) 人。

  2022年6月,省發改委對口支援調研組來到豐(feng) 都縣實地了解對口支援工作開展情況,並就新一輪支援規劃情況進行對接。

  從(cong) 省發改委獲悉,接下來,河北會(hui) 一如既往支持豐(feng) 都發展,在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支持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和民生保障能力、推進庫區城鄉(xiang) 區域協調發展、提升庫區對外開放合作水平等方麵發力,進一步加強對口幫扶、深化結對合作、落實好資金支持,全力以赴做好對口支援工作,著力提升支援合作水平和效益,助力豐(feng) 都高質量發展。(記者曹智)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