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永不消逝的電波》劇本66歲了 珍貴遺物被捐出

發布時間:2023-05-09 15:55:00來源: 解放網

  紀念李白烈士犧牲74年,其孫捐出李白妻子珍貴遺物

  這個(ge) 《永不消逝的電波》劇本66歲了

  ■本報記者 周楠

  “電台重於(yu) 生命!”鏗鏘有力的話語,從(cong) 中共四大紀念館小紅花少年團講解員王則堯和青年演員杜延輝的口中一同說出,他們(men) 扮演的是不同人生階段中的李白烈士。

  李白烈士是我黨(dang) 情報戰線上的一位無名英雄。他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1937年來到上海,長期從(cong) 事黨(dang) 的秘密電台工作,為(wei) 抗日戰爭(zheng) 和解放戰爭(zheng) 勝利作出重要貢獻。1949年5月7日,李白在上海解放前夕被敵人秘密殺害。昨天,中共四大紀念館舉(ju) 辦“電波不逝 信念永存”係列紀念活動,青年演員和孩子們(men) 共同演繹紅色非遺舞台情景劇《電波中永生》。

  時隔74年,李白烈士的形象再次在人們(men) 眼前鮮活起來。虹口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上海是黨(dang) 的誕生地、初心始發地和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孕育地。虹口區擁有豐(feng) 富的紅色遺址舊址以及紅色場館資源。中共四大紀念館、李白烈士故居要發揮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職能,銘記光輝曆史,緬懷革命英烈。

  銘記李白的故事

  當天,李白之孫李立立向李白烈士故居捐贈三本《永不消逝的電波》劇本。他表示:“希望更多人了解我祖父和許多隱蔽戰線無名英雄的故事,並為(wei) 相關(guan) 研究做出貢獻。”

  李白烈士犧牲74年來,人民一刻不曾忘記烈士,其事跡被搬上舞台,改編成話劇、舞劇,被拍成影視作品融入人民生活,烈士的精神更是廣為(wei) 傳(chuan) 頌。這次李立立捐贈的,是家裏珍藏的1957年經典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的文學劇本、分鏡頭劇本、電影配樂(le) 劇本。這些劇本距今有66年之久,也將成為(wei) 故居珍貴的文物。

  李白烈士故居館長何瑛透露,故居自建立之初至今,一直與(yu) 李白後人保持著密切的聯係,關(guan) 於(yu) 李白烈士的文物發現工作也在持續展開。這三本劇本,是近日李立立整理李白妻子裘慧英遺物時新發現的,上麵還留有劇組寫(xie) 給裘慧英的“慧英同誌指正”字樣。何瑛說:“許多人了解李白烈士的故事,都是從(cong) 經典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開始的。這些文物的發現,填補了我們(men) 有關(guan) 這部電影的曆史資料收藏。”

  當天,中共一大紀念館把館藏國家二級文物“李白烈士修理發報機的工具箱”借給中共四大紀念館,進行為(wei) 期2個(ge) 月的展出。中共四大紀念館館長童科表示:“中共四大紀念館所在的虹口區,正是李白烈士工作、生活的地方。能夠在這裏看到李白烈士使用過的工具箱,別具意義(yi) 。”

  本次活動還同時在李白烈士故居、世紀公園兩(liang) 個(ge) 分會(hui) 場開展。這兩(liang) 處分會(hui) 場,一處是李白烈士的生活地,一處是他的犧牲地。活動現場,兩(liang) 處分會(hui) 場所在的花木街道和四川北路街道也宣布進行共建,並成立“李白”文明誌願服務隊,追隨李白烈士的奮鬥足跡。

  李白烈士故居名譽館長吳德勝,從(cong) 1983年與(yu) 裘慧英、李白之子李恒勝以及李立立三代人成為(wei) 摯友,到如今已追尋李白足跡整整40年。現場,他以《我與(yu) 李白一家三代緣》為(wei) 題講述了這段情緣:“從(cong) 小時候看過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開始,我就成了一個(ge) ‘追星族’,隻不過我追的這顆星,是革命烈士們(men) 帽簷上的那顆紅星。”

  傳(chuan) 承李白的精神

  “小紅花”是中共四大紀念館於(yu) 2021年成立的少年誌願者團隊。此次活動中,“小紅花”少年們(men) 參與(yu) 演繹了以李白烈士為(wei) 人物原型的原創非遺舞台情景劇《電波中永生》。

  《電波中永生》以“少年傳(chuan) 承”為(wei) 主題,將李白烈士為(wei) 人物原型的舞台情景劇與(yu) 非遺皮影戲結合的藝術形式,銘記和傳(chuan) 承李白烈士用生命與(yu) 熱血書(shu) 寫(xie) 的信仰與(yu) 忠誠。讓現代青少年重溫經典,了解紅色曆史的同時也能了解傳(chuan) 統的非遺藝術。劇中李白和裘慧英皮影人物製作是由河北承德馬氏皮影的民間藝術家、非遺傳(chuan) 承人馬靜老師經過數日,親(qin) 手雕刻而成。

  飾演李白的王則堯,此前隻在書(shu) 上看到過李白烈士的簡介,如今自己演繹,才對他的犧牲奉獻真正感同身受:“這次表演就像是一堂課,讓我懂得信仰與(yu) 忠誠是用生命與(yu) 熱血書(shu) 寫(xie) 的。”

  曾在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中飾演李俠(xia) 而拿下白玉蘭(lan) 獎的上海歌舞團演員王佳俊也亮相現場,同大家分享了創作、演出過程中的感悟。因為(wei) 演繹這個(ge) 角色,王佳俊更堅定了對黨(dang) 的信仰,在演出過程中申請加入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他說:“我已經演出了500多場,但每次演出都是心靈洗禮。我要向更多青年講述這個(ge) 關(guan) 於(yu) 愛和信仰的故事。”

  此外,上海市敬業(ye) 初級中學“李白中隊”的學生為(wei) 大家獻上合唱《五月的鮮花》,用優(you) 美的歌聲緬懷烈士。有著“湖南省最美誌願者”稱號的耿靜好,也發來了祝詞。作為(wei) 李白烈士的“家鄉(xiang) 人”,她自2020年起,在湖南一直致力於(yu) 宣揚李白烈士的故事,傳(chuan) 承革命精神。

  李白烈士故居分會(hui) 場,由新一屆李白中隊誌願者講解員,上海久隆模範中學的崔順子帶領上海財經大學的學生參觀故居。世紀公園分會(hui) 場,虹口區教育學院實驗中學、虹口區中州路第一小學等學校“李白中隊”學生代表15餘(yu) 人在烈士就義(yi) 地,向李白烈士的塑像獻花,朗誦了詩歌《致敬英雄》。

  上海歌舞團的藝術家們(men) 還以“電波不逝——從(cong) 曆史記憶到舞台藝術”為(wei) 題,為(wei) “李白”誌願者服務隊、社區黨(dang) 員們(men) 上了一堂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的文藝黨(dang) 課。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