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賡續軍民魚水情 書寫雙擁新篇章

發布時間:2023-05-15 09:41:00來源: 山西日報

  風展軍(jun) 旗如畫,崢嶸歲月如歌。今年是紀念延安雙擁運動80周年,我省新一輪省級雙擁模範城(縣)命名,臨(lin) 汾市在列。  

  臨(lin) 汾作為(wei) 革命老區,具有擁軍(jun) 優(you) 屬、擁政愛民的光榮傳(chuan) 統。無論是革命戰爭(zheng) 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軍(jun) 愛民、民擁軍(jun) 的光榮傳(chuan) 統根植這片土地。

  近年來,臨(lin) 汾市各級黨(dang) 委、政府和駐軍(jun) 部隊,始終把雙擁工作政治責任牢牢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形成製度,全麵落實,雙擁工作不斷邁上新台階。

  傳(chuan) 承紅色基因 熱土盛開雙擁花

  初夏時節,臨(lin) 汾市百花吐豔,萬(wan) 木爭(zheng) 榮。市區主城區內(nei) 行駛著一輛特殊的公交車,整個(ge) 公交車身外噴繪著卡通版軍(jun) 人畫像和“臨(lin) 汾雙擁 薪火相傳(chuan) ”“擁軍(jun) 優(you) 屬擁政愛民”的字樣,車身內(nei) 張貼著“軍(jun) 地相互辦實事開創雙擁新局麵”等標語,沿線的公交車站內(nei) 張貼著“雙擁共建軍(jun) 民情深臨(lin) 汾發展你我同心”的宣傳(chuan) 標語,這些與(yu) 雙擁主題相關(guan) 的元素全部匯集在臨(lin) 汾市的8路公交車上,雙擁氛圍滿滿。  

  這是全省首條“雙擁公交專(zhuan) 線”,噴繪圖案均選自全市中小學生“臨(lin) 汾雙擁·薪火相傳(chuan) ”主題活動征集的優(you) 秀作品,8路公交因此也成了臨(lin) 汾市的一道亮麗(li) 風景線。

  類似這樣的雙擁風景線,臨(lin) 汾市還有很多。市區有條特殊街巷——擁軍(jun) 巷,是20世紀80年代,駐軍(jun) 某部為(wei) 方便周邊群眾(zhong) 通行而專(zhuan) 門騰退出來的一條小路。當地為(wei) 了紀念這份情誼,組織周邊單位、學校、幼兒(er) 園,在小巷兩(liang) 側(ce) 圍牆上創作了59塊富有鮮明特色的擁軍(jun) 彩繪。別具雙擁特色的文化牆,成為(wei) 一代代臨(lin) 汾人的集體(ti) 記憶和軍(jun) 民魚水情的美好見證。

  濃厚的紅色基因營造了臨(lin) 汾這片熱土民擁軍(jun) 的氛圍。臨(lin) 汾市區內(nei) ,雙擁公園、雙擁廣場、永久性雙擁雕塑和標誌物融入尋常巷陌中,時不時看到的擁軍(jun) 服務站……臨(lin) 汾市民在濃濃擁軍(jun) 氛圍下,熱愛雙擁、參與(yu) 雙擁的意識也不斷增強,擦亮了臨(lin) 汾雙擁新“名片”。

  臨(lin) 汾擁有光榮的革命血脈和深厚的雙擁曆史傳(chuan) 承。這裏誕生了膾炙人口的《遊擊隊歌》《黃河大合唱》;1937年,八路軍(jun) 學兵大隊、八路軍(jun) 總部炮兵團在臨(lin) 汾成立;1947年,這裏走出了雷鋒生前所在部隊的前身——襄陵獨立團;1948年,晉冀魯豫軍(jun) 區八縱23旅被中央軍(jun) 委授予“光榮的臨(lin) 汾旅”稱號;解放戰爭(zheng) 時期,臨(lin) 汾戰役被譽為(wei) “開創了城市攻堅作戰的成功範例”;改革開放初期,臨(lin) 汾市首創“幫戰友”“企業(ye) 愛國擁軍(jun) 服務站”“退伍兵莊園”,紅色基因在臨(lin) 汾市代代相傳(chuan) ……一直以來,臨(lin) 汾市各級黨(dang) 委、政府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you) 勢,通過多種方式、多種媒介不斷營造濃厚的擁軍(jun) 優(you) 屬氛圍。

  雙向奔赴 魚水情更深

  在東(dong) 部戰區“光榮的臨(lin) 汾旅”營區和臨(lin) 汾烈士陵園矗立著兩(liang) 座一模一樣的雕塑——“臨(lin) 汾攻堅”,一麵鮮紅的戰旗把一支光榮的部隊和一座英雄的城市緊密聯係在一起,臨(lin) 汾旅官兵入營第一課就是講述臨(lin) 汾戰役和臨(lin) 汾人民擁軍(jun) 支前的故事,臨(lin) 汾旅官兵把臨(lin) 汾視為(wei) 永遠的家鄉(xiang) ,臨(lin) 汾市政府授予臨(lin) 汾旅全體(ti) 官兵“榮譽市民”稱號。大家有一種共識,臨(lin) 汾戰役鍛造了部隊的精神和城市的品格,隻有堅如磐石的軍(jun) 民軍(jun) 地團結,才能凝聚起同心逐夢、共創未來的磅礴偉(wei) 力。  

  堯都區烈士母親(qin) 張玉蘭(lan) ,兒(er) 子犧牲20年來,她先後10多次回到兒(er) 子生前部隊看望部隊官兵,共送去了1000餘(yu) 雙親(qin) 手納的鞋墊,寄托了自己的無限牽掛和祝福,展示了一位英雄母親(qin) 的博大胸懷與(yu) 無私大愛。

  吉縣住宅小區物業(ye) 管理企業(ye) 為(wei) 全縣現役軍(jun) 人和退役軍(jun) 人家庭減免物業(ye) 管理費。

  全市各級為(wei) 軍(jun) 人子女解決(jue) 入學入托問題,為(wei) 隨軍(jun) 未就業(ye) 家屬發放生活補貼,在堯都區、襄汾縣、霍州市、曲沃縣等地舉(ju) 辦片區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為(wei) 退役軍(jun) 人和軍(jun) 屬提供優(you) 質崗位。

  臨(lin) 汾市稅務局梳理4類8項擁軍(jun) 優(you) 撫稅收優(you) 惠政策,2019年以來,通過“納稅人學堂”“稅費政策宣傳(chuan) 服務進企業(ye) ”等方式,累計為(wei) 退役軍(jun) 人及家屬提供政策服務3000餘(yu) 次,減免稅費130餘(yu) 萬(wan) 元……

  一段段動人故事,一項項政策紅利,讓軍(jun) 人、軍(jun) 屬獲得感、幸福感滿滿。

  “最偉(wei) 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不管形勢怎麽(me) 變,對人民軍(jun) 隊的感情不能變。臨(lin) 汾市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始終將鞏固國防、支持軍(jun) 隊建設作為(wei) 義(yi) 不容辭的責任,堅持把擁軍(jun) 支前作為(wei) 一把手工程和黨(dang) 委班子重大政治責任,打出政策組合拳,確保雙擁工作規範化,研究起草《臨(lin) 汾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guan) 於(yu) 進一步規範提升全市公共服務場所軍(jun) 人及其他優(you) 撫對象依法優(you) 先優(you) 待服務工作的通知》《臨(lin) 汾市擁軍(jun) 優(you) 屬實施辦法(試行)》《臨(lin) 汾市現役軍(jun) 人立功受獎喜報送達和獎勵實施辦法(試行)》等規範性文件,進一步完善有關(guan) 工作規則、職責和製度,真正做到了將好資源優(you) 先給部隊、好政策優(you) 先給軍(jun) 人,實現了軍(jun) 地緊密配合、一體(ti) 推進的“雙向奔赴”新格局,推動雙擁工作向縱深發展。

  退伍不褪色 紮根基層續寫(xie) 精彩人生

  針對退役軍(jun) 人作用發揮,近年來,臨(lin) 汾市不斷改革“幫”的形式和方法,擴大“幫”的隊伍和內(nei) 容,製定了《關(guan) 於(yu) 開展退役軍(jun) 人“幫戰友”誌願服務工作實施辦法》,規範、引領退役軍(jun) 人積極投身城鄉(xiang) 基層治理。

  “全國模範退役軍(jun) 人”張建國是臨(lin) 汾市堯都區縣底鎮漫天嶺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兼村委會(hui) 主任,轉業(ye) 返鄉(xiang) 後,他把一個(ge) 渙散的村級組織,打造成一支有凝聚力、有戰鬥力的集體(ti) ;該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成了遠近聞名的省級生態文明村,村民收入也翻了好幾番。

  退役的戰士們(men) 雖脫下一身戎裝,卻不忘軍(jun) 人本色。如今,退役軍(jun) 人在基層工作中奮勇爭(zheng) 先,他們(men) 紮根泥土,在經濟社會(hui) 建設“新戰場”上繼續激揚活力。臨(lin) 汾市共有1000多名退役軍(jun) 人在村莊、社區擔任“兵支書(shu) ”和“兩(liang) 委”成員,長期活躍在基層一線。在“黨(dang) 建引領+誌願服務”的模式下,臨(lin) 汾市300餘(yu) 支退役軍(jun) 人誌願服務隊、突擊隊和黨(dang) 員先鋒隊隨叫隨到,2.4萬(wan) 餘(yu) 名退役軍(jun) 人主動參與(yu) 應急救援、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工作,真正成為(wei) 服務基層的“勤務員”和“排頭兵”。

  時代在變,不變的是拳拳擁軍(jun) 愛民之心;歲月流淌,積澱的是濃濃魚水深情。新時代臨(lin) 汾市雙擁工作必將以堅如磐石的軍(jun) 政軍(jun) 民團結,匯聚起萬(wan) 眾(zhong) 一心的磅礴力量,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要佳)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