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江蘇無錫推出“圍坐議事” 現場聽民聲實事惠民生
《人民日報》2023年5月13日4版 版麵截圖
原題:江蘇省無錫市“圍坐議事”解難題——
現場聽民聲 實事惠民生(全過程人民民主·在現場)
“公交站的規劃圖能不能更改?”“更改的流程是怎樣的?”近日,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北大街街道麗(li) 新路社區建華新村小區的“連心亭”裏,圍坐了30多名居民代表,他們(men) 就自己最關(guan) 心的問題提問,在場的職能單位負責人一一應答,大夥(huo) 兒(er) 溝通探討、有商有量。
這場“圍坐議事”活動,是無錫市人大常委會(hui) 推出的一項舉(ju) 措。活動廣邀人大代表、居民群眾(zhong) 、職能單位負責人等共同議事,麵對麵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
“建華新村小區800多名常住人口中,有一半是老年人。小區門口的吳橋西路原是一條‘斷頭路’,原先出了小區大門,就是202路公交車站。但去年底路打通後,公交車站進行了合並,新的公交站台距小區大門比之前遠了一些,老年居民出行不便。”梁溪區人大代表、麗(li) 新路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林水芳首先點出了這期“圍坐議事”的主題:優(you) 化公交站點。
話音剛落,77歲的居民代表朱麗(li) 珍站了起來:“修路是為(wei) 了便民,但公交車站怎麽(me) 越修越遠了?”74歲的張廣兆也講了自己的困難:“我每周兩(liang) 次乘坐公交去城南透析,車站距離遠了就十分費勁,刮風下雨天隻能由別人攙著……”
“大家的心情我們(men) 十分理解,但在方便出行的同時,交通安全也是考慮因素。”區人大代表董傑向居民們(men) 解釋後,又向在場的3家單位說道:“從(cong) 小區到公交站,這段路看著不是特別長,但卻是通往老百姓心裏的距離,越短越好。”
“不要著急,今天我們(men) 請來了公交公司、市政公司、設計公司的負責人,共同商量對策。”主持議事會(hui) 的無錫市人大代表呂長壽介紹,前段時間,他已分別到上述單位溝通,但公交公司接管市政施工好的站台運營,市政按照設計公司提交的圖紙施工,都不負責設置站台位置。而設計公司也是依照規範要求設計,從(cong) 專(zhuan) 業(ye) 角度講也沒問題。
“兩(liang) 個(ge) 站台之間需要相隔一定距離,小區門口出於(yu) 安全考慮也不能設站。”吳橋西路提升工程設計單位負責人從(cong) 專(zhuan) 業(ye) 的角度,向老年居民們(men) 作了解釋。但他來到現場後,也真切感受到老年居民們(men) 的實際困難和訴求。他隨即表態:設計公司會(hui) 根據實際情況重新設計線路,盡量讓居民們(men) 少走路。施工單位負責人緊接著也表示,新站台“搬家”後,將同步調整綠化和硬化,讓居民們(men) 安全便捷出行。
“好!”現場響起一陣掌聲。初步達成共識後,呂長壽又帶著居民代表去實地勘察,站點選址初步定在小區大門邊約18米的位置。“人大代表為(wei) 人民服務、替群眾(zhong) 著想!”朱麗(li) 珍對這個(ge) 結果感到很滿意。
“問題解決(jue) 了、群眾(zhong) 滿意了,‘圍坐議事’活動的目的才算實現。”北大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穀琳琳介紹,從(cong) 傾(qing) 聽民意、調研走訪,到組織座談、協調方案,街道和區級、市級人大攜手,一點一點解決(jue) 民生難題,將民生工程真正辦成了民心工程。
《人民日報》2023年5月13日4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